一种支承致冷系统模块化组合底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1292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支承致冷系统模块化组合底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承致冷系统主机、辅机等设备的底盘的改进。
一般致冷系统包括压缩机组、冷凝器、贮液器,复杂的多级系统还有中间冷凝器,油气分离器以及连接管路系统、电气系统等主机,辅机 设备。使用安装时,常常采用系统主机辅机分离配置安装在建筑基础上,或者是将系统主机、辅机全套设备紧凑的安装在一个整体支撑底盘上。
采用紧凑型用一整体底盘支撑致冷系统。美国的约克(YORK)和荷兰的格伦科(GRENGO)等公司就提供这样的产品。这种结构它是将致冷系统的主机,辅机,联同其管线,配电等设备,全部配置,安装在主要由边梁和板块作另件经过焊或铆或螺丝副连接制造成一个整体支撑底盘上。这种紧凑型致冷系统共用一支撑底盘结构,相比分离配置安装,特别对于大型、复杂结构所带来的节省空间 便于运输,便于工厂化加工、安装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整体结构支撑底盘的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分拆成较小的制作单元,给制作、快速安装带来很多不便,特别在 系统设备承重、面积都较大平面配置形状复杂时,对于制作整体支撑底盘的加工安装设备以及环境条件提出较高的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用螺丝副连接的,以予制的边梁和板块作基本构件组成的单元底盘,其支撑致冷系统设备的底盘,可依配置平面、形状,用单元底盘做为模块组合拼装而成,使工厂容易制造,拆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它设计了组成单元底盘的基本构件边梁和板块,边梁和板块可制成标准化、系列化形状,尺寸,独立单元底盘由两个边梁和两个板块构成,单元底盘的串接、并接或其组合,通过其边梁和板块之间的螺丝副连接 拼装成支撑致冷系统设备的底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1.底盘连接定位,是通过边梁和板块间相对应的定位孔及与之配合的定位销,其定位销是圆柱筒或实心圆柱销。
2.边梁其横截面呈口字型。
3.板块外形呈盒状,纵,横截面呈扁口字型,其组成面可带有管道孔。
4.边梁和板块设有相对应的连接孔,各至少2个。
5.边梁和板块设有相对应的定位孔,各至少2个。
6.边梁设有至少2个承载孔,用于承载机器、设备。
7.边梁内侧设有纵向承载加强筋,以增加纵向承载能力。
8.板块内侧设有纵向承载加强。
9.板块设有安装孔,用于安装辅机或地角螺栓。
10.板块依用途分为端板块和中间板块。
附图和图面说明


图1为采用模块化组合底盘的致冷系统局部示意图。
图2为单元底盘拆卸图。
图3为2单元串接组合底盘斜视图。
图4为8单元组合底盘斜视图。
附图图号说明
100,边梁。
200,中间板块。
300,端板块。
400,定位销。
500,连接螺栓。
11,边梁承载孔。
12,边梁加强筋。
104,边梁定位孔。
105,边梁螺栓连接孔。
21,辅机安装孔。
22,中间板块加强筋。
23,中间板块顶面管路孔。
24,中间板块地角螺栓安装孔。
25,中间板块侧面管路孔。
204,中间板块定位孔。
205,中间板块螺栓连接孔。
31,端板块地角螺栓安装孔。
32,端板块侧面管路孔。
33,端板块辅机安装孔。
304,端板块定位孔。
305,端板块螺栓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依本实用新型设计、使用的模块化组合支撑底盘的“8ASJ17”双级28万大卡致冷系统局部示意图。
图2为采用两件标准边梁〔100〕,两件板块即一件标准端板块〔300〕和一件标准中间板块〔200〕组成的单元底盘拆卸图。单元底盘也可以采用两件标准边梁〔100〕和两件标准端板块〔300〕或两件标准中间板块〔200〕组成单元底盘。图2给出的实例其具体长、宽、高尺寸(长度单位为毫米),边梁〔100〕为3650×100×220,端板块〔300〕为500×1100×220,中间板块〔200〕为1000×1100×220。
如图2所示边梁〔100〕采用横截面呈口字型。边梁〔100〕设有垂直于侧面,横穿边梁的边梁承载孔〔11〕φ22,每个边梁〔100〕各两个,并且制造成每两个相对边梁承载孔〔11〕同轴心,它们的直径相同。两对承载孔〔11〕用于放置两个承载杠,把所需的机器、设备安装在由单元底盘组合的底盘上。如果承载杠是中空金属管,它又可作吊装孔用。
本实用新型设计用定位销和边梁、板块上的定位孔相配合,来保证单元底盘和组合底盘结构垂直和沿边梁长度水平方向的位置精度。图2所示的实例所使用的定位销〔400〕为外径φ28长度为50毫米的筒状销。单元底盘共用8枚,位于单元底盘即边梁〔100〕外侧各四枚。定位销〔400〕和定位孔是这样安排的边梁〔100〕设置的边梁定位孔〔104〕,每两孔为一组,靠近边梁〔100〕端部,四孔沿边梁长度方向成一直线,也可以不在一直线上。其边梁定位孔〔104〕垂直于并横穿边梁〔100〕。置于边梁〔100〕内侧端部的端板块〔300〕和中间板块〔200〕在宽度方向的外侧面开有与边梁定位孔〔104〕相应位置、数量的板块定位孔〔204〕〔304〕。如图2所示端板块定位孔〔304〕,中间板块定位孔〔204〕各4个。
紧固单元底盘或用单元底盘组合成所需形状的大底盘,都采用螺丝副连接。图2示出了用螺丝副连结单元底盘的情况。实例采用24枚连接螺栓〔500〕。靠近边梁〔100〕端部处各开有6个垂直于边梁〔100〕侧面的通孔即边螺螺栓连接孔〔105〕,与此孔相对应的在端板块〔300〕和中间板块〔200〕沿宽度方向两端的平面上各开有6个螺栓连接孔〔305〕〔205〕。用单元底盘组成组合底盘其情况也如此,只不过连接螺栓〔500〕长一些或采用螺柱而已。
边梁和板块纵向加强筋〔12〕〔22〕的作用是增加梁或是板块纵向承载能力,减少构件变形,增大刚度。
如图2所示在端板块〔300〕和中间板块〔200〕开有地角螺栓安装孔〔32〕〔24〕各4个便于将组合底盘上的机器与地面上工程基础的地角螺栓相连接。同时在端板块〔300〕和中间板块〔200〕上开有辅机安装孔〔33〕〔21〕以便于和辅机或配电设备相连接。图2端板块辅机安装孔〔33〕中,2个可用于安装配电柜等,中间板块辅机安装孔〔21〕φ100,5个可用于安装管道等。
从图2实例中可看出在端板块〔300〕及中间板块〔200〕沿边梁〔100〕长度方向上,即非连结接触平面上开有端板块侧面管路孔〔32〕φ100,2个,以及开有中间板块侧面管路孔〔25〕φ100,2个。还有在中间板块〔200〕顶面开有非规则圆,大口径的中间板块顶面管路孔〔23〕。
图3为2单元串接组合底盘斜视图。它用四根尺寸规格为3650×100×220的标准边梁〔100〕和两件尺寸规格为100×1100×220的标准中间板块〔200〕所组成。
图4所示的8单元组合底盘,是用10根标准边梁〔100〕和8个标准端板块〔300〕和6个标准中间板块〔200〕所组成,是三并接和五并接中间串接的方式。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1.它是用单元底盘作为模块,用单元底盘串接、并接或其组合拼装起来的,因此可根据致冷设备平面布置面积的大小,形状变化而灵活、方便的拼接。
2.单元底盘基本构件简单,它主要由边梁和板块组成。如果把板块分成端板块和中间板块也仅有两种三件。
3.单元底盘的基本构件,可以做成标准系列,尺寸、形状规格化的边梁和板块,组成标准化的单元底盘。
4.单元底盘基本构件标准化,可实现予制造、批量化生产,不受加工场地,设备条件的限制,又可改善支撑底盘的清洁条件。
5.这种模块化单元组合方式,是实现致冷系统机电一体化比较理想的底盘。
6.基本构件以及单元底盘标准化,简化了设计。可以实现快速安装,拆卸。
权利要求1.一种支承致冷系统模块化组合底盘,它主要由边梁、板块组成,用螺丝副连接,其特征在于以标准边梁和标准板块作基本构件组成单元底盘,独立的单元底盘是用两个边梁和两个板块构成,单元底盘串接、并接或其组合,拼装成支撑致冷系统设备的底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底盘连接定位是通过边梁和板块相对应的定位孔及其间配合的定位销,其销是圆柱筒或实心圆柱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边梁的横截面呈口字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块外形呈盒状,其纵,横截面呈口字形,其组合面可带有管道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边梁和板块设有相对应的定位孔各至少2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边梁和板块设有相对应的连接孔至少2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边梁设有承载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边梁内侧设有纵向加强筋。
9.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板块内侧设有纵向加强筋。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板块上面设有安装孔,用于安装辅机和地角螺栓。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板块依用途设计成端板块和中间板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致冷系统主机,辅机等设备的底盘的改进。它以基本构件标准化,系列化的边梁和板块组成单元底盘。单元底盘作为模块其间用螺丝副连接成支撑致冷系统的底盘。它可根据机器,设备的平面配置情况,灵活的串接、并接或其组合成所需要的底盘。具有结构简单,预制加工容易,安装方便,速度快等特点。是致冷系统机电一体化比较理想的底盘。
文档编号F25D23/00GK2087763SQ9120322
公开日1991年10月30日 申请日期1991年3月8日 优先权日1991年3月8日
发明者李鹏昆 申请人:北京华都肉食品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