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组合保险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1343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冰箱组合保险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家用电冰箱与保险柜,属于保险柜技术领域。
现代家庭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居室愈来愈追求美观舒适,家具材料大量使用纤维层板等薄材,防盗性能低,造成家庭收藏的有价证卷、钱、票据、证明等文件及小型贵重物品安全性差。现市场上销售的保险柜和铁皮组合柜,对家庭来说,保险柜存在着体积庞大,笨重,占地面积大,外形粗糙,色彩单调与室内家具不协调等问题;铁皮组合柜虽解决了与家具争场地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色彩、外形与家具的协调,再加上铁皮组合柜较轻,容易整体盗走的不足,使得现有保险柜、铁皮组合柜均不受现代家庭的欢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设计出一种既能防盗保安,无法盗走,又与室内家具协调,美观、大方的冰箱组合保险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由冰箱、位于冰箱底部(或顶部)的保险柜和固定联结保险柜与冰箱的固定螺钉组成。
冰箱与现公开的冰箱相同,在此不作详述。不同之处在于将现有冰箱的底部(或顶部)改制成平面,便于安装保险柜。
保险柜的外部周边(长、宽)形状及尺寸与冰箱的周边(宽、厚)完全一致,色彩相同,高度控制在150-350毫米之间,采用前单开门,门上装一弹子锁和一园盘号码锁双重控制开闭。柜内空间可用隔板左右或上下隔分为二独立空间,每个空间由一带弹子锁的小门开闭使用;也可不要小门,分别在两独立空间内装配一带抽屉锁的抽屉使用。保险柜可用角钢做支架,用钢板装配而成。
固定螺钉把冰箱与保险柜固定联为一体,为提高安全系数,选用固定螺钉4-8个,螺钉的拆装最好在保险柜的内部空间进行,以保证保险柜关闭,就无法拆装冰箱、保险柜,盗贼不能单独盗走保险柜。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防盗保安系数高,盗贼也无法将保险柜整体盗走;2、容易与室内家具配套协调,美观、大方;3、使用方便,节省占地面积;下面根据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B-B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螺钉装配关系放大图。
实施例一
参看附图(1、2、3),本实施例由冰箱(1)、保险柜(2)、固定螺钉(3)组成。冰箱(1)选用阿里斯顿185升家用冰箱,底部制成平面,保险柜(2)用角钢做支架,用4毫米厚的钢板焊装而成,它外部周边形状及尺寸大小与阿里斯顿185升家用冰箱一致,色泽相同,高度为300毫米。采用前单开门(4),前单开门(4)上装有一弹子锁(5)、园盘号码锁(6)双重控制前单开门(4)的开闭,保险柜(2)内部空间由一隔板(7)左右隔分为二独立空间,每一空间由一带弹子锁的小门(8)控制开闭使用。固定螺钉为4个M6×20的螺钉通过保险柜(1)内部空间将保险柜(2)与冰箱(1)固定联结为一体(见附图4)。
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保险柜(2)内二独立空间不安装带弹子锁的小门(8),而各装配一个带抽屉锁的抽屉构成。至于其它结构及尺寸完全与实施一相同,在此不作复述。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保险柜(2)内空间不用隔板(7)隔开,为一整体空间;保险柜(2)位于冰箱(1)的顶部。至于其它结构和尺寸完全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作复述。
权利要求1.一种冰箱组合保险柜,由冰箱(1)、保险柜(2)、固定螺钉(3)组成,其特征在于保险柜(2)位于冰箱(1)底部(或顶部),固定螺钉(3)固定联结冰箱(1)和保险柜(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保险柜,其特征在于保险柜(2)由一弹子锁(5)和园盘号码锁(6)双重控制开闭前单开门(4)。
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组合保险柜,其特征在于保险柜(2)内部空间由一隔板(7)左右或上下隔分为二独立空间,每一空间装一带弹子锁的小门(8)。
4.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组合保险柜,其特征在于保险柜(2)内部空间由一隔板(7)左右或上下隔为二独立空间,每一空间装配一带抽屉锁的抽屉。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组合保险柜,其特征在于通过保险柜(2)内部空间拆装的固定螺钉(3)为4-8个。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组合保险柜,其特征在于通过保险柜(2)内部空间拆装的固定螺钉(3)为4-8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家用电冰箱和保险柜,采用冰箱(1)、保险柜(2)、固定螺钉(3),保险柜(2)位于冰箱(1)的底部(或顶部),固定螺钉(3)固定联结冰箱(1)与保险柜(2)组成,它克服现代家具大量使用纤维层板等薄板材带来的防盗性能低,保安系数小和现市售保险柜外形粗糙,色彩单调与室内家具不协调,并容易整体被盗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美观、大方,易与室内家具协调,不能整体盗走,为居民住室安全防范提供了一项新的技术装备。
文档编号F25D23/12GK2088221SQ9121402
公开日1991年11月6日 申请日期1990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0年12月26日
发明者杨开清 申请人:杨开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