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制冰装置的给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2677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制冰装置的给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制冰容器供给一定量的水的自动制冰装置给水水装置。


图15表示了现有冰箱的这种给水装置的结构。该给水装置通过给水泵3将贮存在冷藏室1内的塑料制的盛水器2中的水供应到设在制冰室4内的用于制冰容器的制冰盘5,贮水箱6可拆装地安装在盛水器2的上部。该贮水箱6从具有给水阀7的给水口部8以下述的方式对盛水器2供水,即,使盛水器2内的水位经常堵住给水口部8的下端开口,并维持在一定的水位上。
上述盛水器2内由带通水孔9的隔板10分成盛水室和定量水室,贮水箱6的给水口部插在盛水室11内,给水泵3的吸入口部3a插在定量水定12内。给水泵3一起动,该给水泵3就向制冰容器5供应定量水室12内的水。此时,定量水室12内的水位逐渐下降,与盛水室11之间产生水位差,由于连通两室11/12的通水孔9的孔径很小,在泵3进行供水时,从盛水室通过通水孔9流向定量水室12内的水很少,所以,只能向制冰盘5内供给贮存在定量水室12内的一定量的水。
在这种结构的给水装置中,实现定量给水的前题是在由给水泵3比给水过程中,限制通过通水孔9从盛水室11流入定量水室12内的水量为极少。但是,通过水孔9的直径因盛水器2的成型误差等原因,往往不能完全一致,当通水孔9的直径大于设计值时,在由给水泵3供水的过程中,从盛水室11流出定量水室的水量不准,结果,出现流向制冰盘5的给水量使每批制品不等的问题。而且,因为在盛水器2内常时地贮存水,易发生内表面结水垢或发霉等现象,卫生状况不好。
近年来的给水装置由带出水阀机构的定量贮水器、配置在该定量贮水器上方的带给水阀机构的贮水箱和开关出水机构及给水阀机构的阀操作装置构成。利用阀操作装置来关闭出水阀机构而打开给水阀机构,就可以从贮水箱向定量贮水器供给一定量的水,之后,关闭给水阀机构打开出水阀机构,将存贮在定量贮水器内的定量的水供给制冰容器,利用这种方式,可以认为定量贮水器经常成为排定的状态。
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在贮水箱内配置一个带净水过滤器的净水器,利用该净水器从贮水箱内的水中除去铁锈和/氯等,再向定量贮水器供给水。
对于使定量贮水器经常为排空态向制冰盘给水时,大贮水箱向定量贮水器供给定量的水,之后,从定量贮水器向制冰容器供给水的结构,必须在用阀操作装置打开给水阀机构的较短时间内从贮水箱向定量贮水器供给一定量的水。而且,净水器的净水过滤器由纤维状活性碳以无织物状方式构成,为了除去水中所含的铁锈和氯等,过滤器的目制作得极细,以至于通水性极低。特别地,如果考虑贮水箱是安装在冰箱的冷藏室内的关系,使贮水箱内的水温下降,其粘性增高,则水更难通过过滤器。因此,在由阀操作装置打开给水阀机构的比较短的时间内,不能通过过滤器从定量贮水器向制冰容器供给所需量的水,往往流向制冰容器的水量就会不足。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可以等过滤器的目制得粗一些,但如果这样,就不能充分地吸着铁锈和氯,就失去了设置净水器的目的。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制冰装置的给水装置,在向制冰容器给水时,先将经净水器净化的水、从贮水箱流出贮存在定量贮水器内,之后,从定量贮水器向制冰容器供水的自动制冰装置,即使净水器的目不粗,也能够在短时间内从贮水箱向定量贮水器供给制冰容器所要用的一定量的净化水。
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自动制冰装置的给水装置具有定量贮水器,出水阀机构,贮水箱,给水阀机构,阀操作装置和净水器;其中定量贮水器位于制冰容器的上方,其底部有出水口,出水阀机构控制该定量贮水器的上述出水口的开闭,贮水箱配置在上述定量贮水器的上部、从底部的给水口向上述定量贮水器供给一定量的水,给水阀机构用于开关该贮水箱的上述给水口,阀操作装置通过升高给水阀机构的阀柱及上述出水阀机构的阀柱,关闭上述出水口而打开上述给水口,从贮水箱向上述定量贮水器供给一定量的水。之后,通过降低给水阀机构的阀柱及上述出水阀机构的阀柱来关闭上述给水口而打开上述出水口、将贮存在上述定量贮水器内的一定量的水经给水路供给上述制冰容器,净水器的净化箱设在上述贮水箱内并覆盖上述给水口,净化箱的周围部的水流入孔处有净水过滤器,同时在其上部立设泄气管,通过净水过滤器的流入净化箱内部的水从上述给水口流出,同时,随着从给水口流出水,将从外部侵入净化箱内部的空气从泄气管排出到上述贮水箱内的上部,上述净水器配置在上述贮水箱内的方式是使得泄气管位于上述给水阀机构的阀柱上方,同时,净化箱的内容积应大于每次从上述贮水箱向上述定量贮水器供给的一定量水容积以上。
此时,把贮水箱的内底面中的配置净水器的部位制成凹陷状,使净化箱的水流入部位比贮水箱的内底面还要低的下方。
当关闭出水阀机构,打开给水阀机构时,贮水箱内的水从给水口流入定量贮水器。此时,因为净化箱的内容积被确定为比每次向定量贮水器供给的给水量大,所以,在该净化箱内存贮的也就是已经过净水过滤器净化的水量应该大于向定量贮水器供给的水量,这些水要被供给定量贮水器。
当净化箱内的水从贮水箱的给水口流入定量贮水器时,随之,外部空气从给水口侵入净化箱内。一旦这些空气滞留在净化箱内,就会妨碍水的继续流入和空气的继续侵入,因为在净化箱的上部立设有漏气孔,侵入的空气不通过净化过滤器,而是从该漏气孔顺利地漏入贮水箱内,水也顺利地供给定量贮水器。
另外,贮水箱内的存贮的水量逐渐变少,为了能够保证有一定量的水流入净化箱内,必须将净化箱设在尽可能低的位置上,因为净化箱的漏气孔位于给水阀机构的阀柱的上方,所以,即使净化箱设在较低位置上,当阀柱被上推时,该阀柱就插入漏气孔内,该动作不会受到净化箱的妨碍。
此时,把贮水箱的内底面中的配置净水器的部位制成凹陷状,因净化箱的入水部位于比贮水箱的内底面更底的位置,所以,除了直到贮水箱变空前的最后一次,在净化箱内总能够贮存比向定量贮水器应该供给的规定量大的水量。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面图。
图2是表示与图1相当的由贮水罐向定量贮水器给水的状态图。
图3是表示与图1相当的由定量贮水器向制冰盘给水的状态图。
图4是出水阀机构的分解图。
图5是上、下阀柱的斜视图。
图6是同一阀柱的平面图。
图7是同一阀柱的成型后的上下阀柱的断面图。
图8是净化器的斜视图。
图9是凸轮机构的主要构成图。
图10是操作轴的上下运动位置与出水阀机构及给水阀机构的开闭关系的时间图。
图11是冰箱的制冰装置的纵向断面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部分纵向断面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部分纵向断面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部分纵向断面图。
图15是已有技术中的给水装置的一个与图11相当的示例图。
下面,参照图1至图11说明本发明适用于冰箱的自动制冰装置上的第一实施例。
如图11所示,在冰箱的制冰室21内设置了作为塑料制的制冰容器的制冰盘22,该制冰盘22内的水被供入到制冰室21内的冷气冷却成冰。在上述制冰室21上的冷藏室23内设塑料承载台24,圆形的盛水容器水接受容器25与该承载台24一体形成。盛水容器水接受容器25的前侧的一部分向前方延伸。
水接受容器25是接受计量出的一定量的水并将水供给制冰盘22的容器,如图1所示,在向前侧延伸的部位的底部上形成有流出口26。贯通制冰室21和冷藏室23的隔板27的管28与流出口26连通,水接受容器25接受到的水通过管28流入制冰盘22内。因此,水接受容器25及管28形成了一条接受计量出的一定量的水并将水供给制冰盘22的给水路29。在图11中,30是一个减弱从管28的流出水的势能并防止水从制冰盘22飞溅出的水势缓冲部件,26a是为防止附着在流出口26、管28的内表面上残留的水珠结成冰的加热器。
如图1所示,在水接受容器25的底部中央上形成有开口部31,在该开口部31的周围成一体地突设了向上方突出的筒状部32。筒状部32的内侧上配置封住开口部31的弹性材料的容器状密封部件33,该密封部件33被袋状螺母34经环35顶压固定在筒状部32的内侧上形成的环状台面32a上,袋状螺母34拧在筒状部32外周上的外螺纹32b上。
塑料制成的圆形定量贮水器36容纳在所述水接受容器25的内部。该定量贮水器36相对于水接受容器25是可装拆的,在容纳状态下,使上部外围的环状凸起36a受到水接受容器25的上开口部上的下侧扩径部25a的台阶面25b支承。
在上述定量贮水器36的底部中央形成一出水口37,由出水阀开关机构38来开关出水口37。出水阀机构38主要由阀柱39、阀体40构成。阀柱39分成上阀柱41和下阀柱42,上阀柱41的下端部上有一大直径凸缘41a,下阀柱42在下端部也有同样的大直径凸缘42a。阀体40是一个阶梯形圆筒,在下部有一向下开口的圆筒形的套筒40a。
上述上阀柱41插入在直立地设于定量贮水器36的内底面上的多个筋板36b的中央轴承36c内并可沿上下移动,由挡圈43阻止其进一步移动。在轴承36c和上阀柱41的凸缘41a之间设向下压上阀柱41的第一压缩螺旋弹簧44。
下阀柱42插入在阀体40的上部圆盘40b的中间,并可沿上下移动,由挡圈45阻止其进一步移动,在阀体40的上圆盘40b和下阀柱42的凸缘42a之间设第二压缩弹簧46,该第二压缩弹簧46使阀体40相对于下阀柱42向上移。在阀体40的上筒体40c上配置了为封住该筒体40c的上部开口的弹性材料制的容器状密封件47,该密封件47由袋状螺母48通过环49推压固定在筒体40c的上端部上,该螺母48拧在筒体40的外周上的外螺纹上。
这样组合是由分离的单元阀体40、下阀柱42、第二压缩弹簧46及密封件47与安装在定量贮水器36上的上阀柱41及第一压缩弹簧44构成,如图4所示,可与定量贮水器36分离。该出水阀机构38的下侧单元通过使阀体40的套筒40a与作为给水路29的突出部的上述袋状螺母34的外侧嵌合,支承在水接受容器25侧上并可上下移动。
然而,在把出水阀机构38的下侧单元安装在水接受容器25内之后,定量贮水器36就容纳在该水接受容器25内,如图1所示,在该容纳状态下,阀体40的上部插在出水口37的内侧,侧而上阀柱41和下阀柱42夹着密封件47地相互顶紧,第一压缩弹簧44成为向下推下阀柱42的状态。此时,因突设在密封件47上的突起47a和上阀柱41的下端部上的凹部41b嵌合,上阀柱和下阀柱调整至同轴位置。因此,阀体40在第二压缩弹簧46的作用下而向上方移动,从下方与套在出水口37周围的环状密封圈50接触而关闭该出水口37,另外,如后述的那样,一旦在第一压缩弹簧44的弹力作用下向下推阀体40,那么,阀体40从环状密封圈50处向下方移动而脱离密封圈50,从而,打开出水口37。
阀体40上的与环状密封圈50接触的部位形成向外周侧下倾的锥形倾斜面40d,因此,阀体40的倾斜面40d与环状密封圈50的整个圆周呈线接触。为了更可靠地保证倾斜面40d与环状密封50的线接触,环状密封圈50的下端部制成圆弧状。
然而,上述上阀柱41及下阀柱42是塑料制成,如图5所示,其为在两侧形成平面41b、42b的略为圆形的棒。该上下阀柱41、42的成型是多个分割形体组成,模具的对接面设定成位于平面41b、42b的中间位置处。因此,在模制成型的对位时,分割型即使有稍许错位,如图7所示,因为上下两阀柱41、42以平面41b、42b的中间为边界,两个半片部分相互错位,错位尺寸比没有平面41b、42b的情况小,与其外侧嵌合的第一、第二压缩弹簧44、46在伸缩时不会出现摩擦。另外,即使在分割型的模具对合面间发生张力,由于张力的发生位置是在平面41b、42b上,第一、第二压缩弹簧44、46伸缩时不会受张力的阻碍。
在上下两阀柱41、42的凸缘41a、42a的上面突设了一对突起41c、42c,该对突起相互间隔的距离与第一、第二压缩弹簧44、46的外径相等,在与这些突起41c、42c相差90度的部位上突设了一对突起41d、42d,该对突起相互间隔的距离与第一、第二压缩弹簧44、46的内径相等。如图6点划线所示的那样,使第一、第二压缩弹簧44、46的下端部突起41c、42c的内侧并位于突起41d、42d的外侧地放置在凸缘41a、42a上,这样,第一、第二压缩弹簧44、46就不会出现偏位,使上下各阀柱41、42保持同心状。
另一方面,在定量贮水器36的上方设置贮水箱51,贮水箱51是可装拆地安装在载置台24上。在该贮水箱51的底面上向下地突设有圆筒部51a,在该圆筒部51a的外周上设有外螺纹51b。内周面上有内螺纹52a的盘52拧在圆筒部51a上。在该盘52的中间形成有给水口53,而在盘52的下面形成有下伸很短的大直径环部52b。
由给水阀机构54使给水口53开与关。该给水阀机构54由阀柱55和阀体56构成,其中,阀柱55可上下移动地支承在装于罩52上的支承架52c的中间轴承52d上,而阀体56安装在阀柱55的下端部上。因此,阀柱55由设在阀体56和轴承52d之间的作为弹性装置的压缩弹簧57向下方压着,通常,关闭给水口53。贮水箱51除了连通给水口53,才与外部相连通外,一直是被密闭着。
上述贮水箱51的筒部51a向下方突出的长度足够长,而且,为了将其作为清扫贮水箱51内部时的放入手的入口,直径制得比上述定量贮水器36的直径大得多。因此,罩52的直径也比定量贮水器36的上面的直径大,其位于水接受容器25的上侧扩径部5c内与定量贮水器36的上端仅有稍许间隔地对着,并堵住该定量贮水器36的上面。给水口53的大直径环圈52b设定成比定量贮水器36的内径小一些地插入在该定量贮水器36内,并与定量贮水器36的内周面具有很小的间隔。给水阀机构54的阀柱55位于与出水阀机构38的阀柱39同一轴线上。
在上述贮水箱51内放置着净水器C。如图8所示,该净水器C的净化腔58为偏平状圆筒形容器,它的下面开口。在净化腔58的周围上形成供水流入的入水口58a,在该周围内侧上可拆地装着用纤维状活性碳以非织物状构成的圆筒形净水过滤器59。在净化腔58的上部立放着由锥形小圆筒构成的排气管58b。
上述净化腔58使其下端嵌合在上述罩52的内上面的圆筒状安装部52e上并可拆下,同时,盖住给水器53。此时,通过把筒部51a的向下方突出的长度设定的足够长,净化腔58的配置部位从贮水箱51的内底面向下达到很深的地方。因此,配置在陷没部分的底面,即罩52上的净化腔58处在该陷没部分即筒部51a的内侧而被接纳,入水口58a处于比贮水箱51的内底面不更下方的位置。而且,放置在筒部51a的内侧的净化腔58的直径比较大,低于贮水箱51的内底面的那部分的内容积要大于每次必须向定量贮水器36供给的水量的容积。
图11中,60是一个利用杠杆61来检测贮水箱是否放置在承载台上的开关。62是一根检测贮存制冰盘22所制的冰的贮冰箱(图中未示出)的贮冰量的杠杆。
开关出水阀机构38及给水阀机构54的阀操作装置63安装在上述隔板27上。该阀操作装置63由可上下移动地支承在外壳64上的作为操作部的操作轴65和图9所示的电机66,以及将该电机的转动变换成操作轴65的上下运动的变换装置,例如,凸轮机构67组成。该凸轮机构67由把凸板70安装在由电机66经减速机构68转动驱动的凸轮轴69上来构成,凸轮板70的凸轮面的上面为凹凸状。操作轴65的下端与该凸轮板70的上面接触,凸轮板70的转动一周,操作轴65做一次往复。
如图1所示,上述操作轴65从外壳64向上方突出,位于上述水接受容器25的底部开口31内,经密封部件33与上述出水阀机构38的下阀柱42接触。操作轴65经常停于上下移动范围的中间高度处。此时,出水阀机构38的上下两阀柱41、42通过操作轴65从下限位置上推到一定量的位置上,上阀柱41的上端与给水阀机构54的阀柱55不接触。在这种状态下,出水阀机构38的阀体40在第二压缩弹簧46的弹力作用下紧压在环形密封圈50上,从而关闭了出水口37,给水阀机构54的阀体56在压缩弹簧57的弹力作用被下压而关闭给水口53。因为出水阀机构38的上阀柱41和下阀柱42同时作上下移动,所以,下面,除必须作特别说明的以外,仅对阀柱39作了说明。
通过图9所示的凸轮板70(凸轮轴69)转动一周向制冰盘22供水,通过该凸轮板70转动一周使操作轴65作一个往复运动而开闭出水阀机构38和给水阀机构54。这时,如上所述,操作轴65平时停在上下运动范围的中间位置,操作轴65的一个往复运动是从中间位置开始,操作轴65随着凸轮板70的转动首先从中间位置上升到上限位置(第一行程),然后,从上限位置下降到下限位置(第二行程),然后从下限位置返回到中间位置停止(第三行程)。为了操作轴65上作上述第一到第三行程的动作,在凸轮板70上安装有磁铁71,在壳体64上设有引线开关72,由图中未示出的控制装置通过引线开关72的接通动作,检测出凸轮板70转动一周就切断马达66的电源。
下面说明上述结构的作用,首先,参照图10说明上述操作轴65的上下的移动和出水阀机构38及给水阀机构54的开闭关系,在图10中,用PC表示操作轴65的中间位置,用PU表示上限位置,用PL表示下限位置。
首先,操作轴65在中间位置时,出水阀机构38及给水阀机构54的阀体40和阀体56分别关闭出水口37和给水口53。操作阀65开始从中间位置PC上升到上限位置PU之前,出水阀机构38的阀柱39由操作轴65向上压。这时,因为阀柱39一边压缩第一和第二压缩螺旋弹簧44、46,一边上推出水阀机构38的阀体40,由于第二压缩弹簧46的弹力,阀体40被压紧在密封圈50上,也就是维持出水口37的关闭状态,而阀柱39相对于处于停止状态的阀体40滑动地上升。因此特别是由于阀体40随着阀柱39的上升随后压缩第二弹簧46,接着,紧压在环状密封圈50上,阀体40相对出水口37的密封更严。而且,因为出水阀机构38的阀柱39被压到所定高度时,如图2所示,阀柱39和给水阀机构54的阀柱55顶着压缩弹簧57的弹力接触并向上推阀柱55,所以,阀体56打开给水口53。
由于该操作轴65从中间位置PC上升到上限位置之前,给水阀机构54的阀柱55被向上压。这时,净化腔58为扁平状,其高度比较低,由于净化腔58的排出空气部58b位于在阀柱55的正上方位置,随着该阀柱55的上升其上端部分就伸入到争化腔58的排出空气部58b中。因此,即使净化腔58为了容纳在筒部51内而使其高度较低,但净化腔58对阀柱55的上升没有妨碍,所以对给水阀机构54的打开动作不会产生障碍。
当操作轴65从上限位置PU下降到下限位置PL的第二行程中,出水阀机构38和给水阀机构54的阀柱39和阀柱55由于压缩弹簧44、46和57的弹力而被压下,首先给水阀机构54的阀体56关闭给水口53。这时,因为出水阀机构38的阀体40不限制阀柱39的下降,在第二压缩弹簧46作用下被向上顶着而压住环状密封圈50,所以,出水口37仍然维持在关闭状态。此后,出水阀机构38的阀柱39离开给水阀机构54的阀柱55,而该阀柱39更进一步地下降时,由于下阀柱42的止动环45与阀柱40相接触,第二压缩弹簧46的弹力就由止动环45来承受。于是,如图3所示,因为由第一压缩弹簧44的弹力使阀柱39就与阀体40一起向下方移动,所以阀体40也由第一压缩弹簧44的弹力而向下方移动,便向环状密封圈50的下方脱离,打开了出水口37。
此后,操作轴65到达下限位置PL,当进行从该下限位置PL向中间位置PC上升的第三行程的移动时,出水阀机构38的阀柱39边压缩第一压缩弹簧44边向上升。操作阀65进而将阀柱39上升到所定的上升量时使阀体40与环状密封圈50相接触,止动环45从阀体40向上方作若干距离的移动,也就是图1中所示由于第二压缩弹簧46的弹力而与环状密封圈50相接触关闭出水口37时,操作轴65返回其原来的中间位置就停止运动。
上面是对随操作轴65的上下运动出水阀机构38和给水阀机构54的开闭动作进行说明。
然而,在制冰盘22完成制冰后,制冰盘22上下翻转,冰落下并存贮在如图中未示的贮冰箱中后,制冰盘22回到原来的位置时,应向制冰盘22给水的马达66通电。于是首先如图2所示,由于操作轴65从中间位置PC上升到上限位置PU上升(第一行程)之前,出水阀机构38的阀体40是关闭了定量贮水器36的出水口37的状态,给水阀机构54打开贮水罐51的给水口53。因此,贮水罐51内的水通过给水口53流入定量贮水器36中,并存留在该定量贮水器36中。而且,随着水从给水口53流出,定量贮水器36内的水位上升,由于该水面塞住在给水口53的部分的下端部的大直径环部52b的下端开口,水停止从给水口53流出。这时,为了使大直径环部52b一般支持在一定的高度位置上,在定量贮水器36中一般也要保证有一定水位,换句话说就是贮存一定量的水。
那么,在从贮水罐51向定量贮水器36给水开始时,已经从入水口58a通过净水过滤器59流入争化腔58中的水,也就是通过过滤器59除去了铁锈和氯后的净化水量要多于每次流入定量贮水器36中的水量。因此,从贮水罐51向定量贮水器36给水时,即使贮水罐51内的水完全不通过过滤器59流入到净化腔58中,在给水开始时仅由在净化腔58中贮存的净化水向定量贮水器36供给一定量的水。因此,即使过滤器59的孔较小,通水性较差,贮水罐51中的水因冷至低温而使粘度较高,通过过滤器59比较困难,也能够向定量贮水器36中供给一定量的净化水。
然而,当净化水从给水口53中流出时,会有相同量的外部空气进入净化腔58中。这些空气如不从净化腔58中排出就会妨碍水从给水口53中流出,则在给水阀机构处于打开状态的比较短的时间内不能向定量贮水器36供给定量净化水,因为,在净化腔58的上部设计排出空气部58b,所以,进入净化腔58内的空气从排出空气部58b平滑地排出。因此,这与没有空气排出部58b的、使空气从细目的净水过滤器59排出的结构不同,水可顺利地从给水口53中流出。
当上述的定量贮水器36内贮存了一定量的水后,操作轴65从上限位置PU向下限位置PL作第二行程的移动。随着操作轴65的下降运动,首先给水阀机构54的阀体56关闭贮水罐51的给水口53,此后,如图3所示,出水阀机构38的阀体40从定量贮水器36的底部离开,从而打开出水口37。这样,定量贮水器36内贮存的水和贮水罐51的给水口53内贮存的水如图2的箭头A所示方向从出水口37中流向盛水容器25,由于落差,通过管28从流出口26供到制冰盘22中。
另一方面,从贮水罐51向定量贮水器36开始供水,净化腔38中的水量减少时,贮水罐51中的水通过过滤器59流入净化腔58中。因此,在关闭上述给水口53后通过过滤器59连续向净化腔58内的供水,净化腔58内的水位达到贮水罐51内的水位时,水停止从过滤器59进入净化腔58内。因此,在净化腔58中,为准备下一次向定量贮水器36的供水,存贮了一定量以上的水。
那么,当操作轴65下降到下限位置后,操作轴65从下限位置向中间位置作回归的第三行程的移动,当操作轴65使出水阀机构38的阀柱39向上压一定的量时,则出水阀机构38的阀体40关闭出水口37。而且,此时结束了向制冰盘22的供水,此后,操作阀65如图1所示上升到中间位置PC并在该位置上停止,关闭出水口37。
由于制冰室23中的冷气把制冰盘22内的水冷却成冰时与上述制冰盘22相同,上下翻转使冰落下贮存在贮冰腔中,然后制冰盘22返回原来的位置时,马达64再次通电,反复进行上述的动作。因此,由于反复从贮水罐51向定量贮水器36供水,贮水罐51中所剩的水少了,但是由于净化腔58的入水口58a在贮水罐51的内底面的下部,且净化腔58在贮水罐51的内底面下部所占的容积比向定量贮水器36供一次水所要的量要大,所以,除了在贮水罐51流空之前的最后一次的给水之外,每次的给水都能够使净化腔58内贮存比向定量贮水器36供一次水所要的量大的净化水量。
根据上述实施例,也包括大直径环部52a内的水,在定量贮水器36中贮存的仅有一定量水而向制冰盘22供应。此时,与图15所示的已有技术的结构不同,在已有技术中其结构是通过泵3经通水孔9将连通盛水室11的定量水室中的水供给制冰盘5;而在本实施例中向制冰盘22给水时,除定量贮水器36内的水以外的水都不能流入,且一般是以一定量向制冰盘22供水,所以可以进行精度更高的定量供水。
而且,由于将净化腔58内的容积设计成比向定量贮水器36供一次水的容量要大,所以在给水阀机构54仅打开很短时间内经过净化过滤器59净化的水能够充足地供给定量贮水器36。
且,由于在净化腔58的上部设计了排出空气部58b,随着从贮水罐51向定量贮水器36的供水而进入净化腔58内的空气能够平滑地被排出,不会发生由于空气排出不畅而影响从贮水罐51向定量贮水器36的供水的流动性。还有,由于排出空气部58b在贮器罐51内的上面以很高的高度突出地设置,所以能够防止贮水罐51内的水通过排出空气部58b进入净化腔58中。
并且,由于净化腔58的排出空气部58b在给水阀机构54的阀柱55上方位置上,所以净化腔58不会对阀柱55的上升移动产生不利的影响。
还有,净化腔58是安装在盘52中的,所以能够取下杯52并取下净化腔58,对过滤器59的清洁就更方便。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能够得到下面的效果。
1)由于定量贮水器36中的水是通过落差供到制冰盘22中的,与使用泵供水不同,在给水中就不会发生泵的噪音等的大量噪音,能够更安静地进行供水。此时,仅用马达64作为阀操作装置61的区动源,所以能够有进行静音供水的效果。
2)定量贮水器36经常是空的,仅在向制冰盘22供水时的时间段内才贮存水,与为了向制冰盘22供水在定量贮水器36中经常贮存水的结构不同,在定量贮水器36中不会发生水垢难以发霉,且在冷藏室23内的食品发出的异味也不会被定量贮水器36中的水所吸收。在制冰盘22的制冰结束之前,需要2-5小时内在定量贮水器36中经常贮存水的情况下,冷藏室23内的食品的异味就会被水吸收。
3)一般情况下,因为给水阀机构54及出水阀机构38维持在关闭状态下,例如给水口53周围部分与阀体56之间产生了缝隙,而发生从缝隙漏水时,漏出的水贮存在盛水容器25中。从而,从贮水罐51中泄漏出的水不会通过管28供到制冰盘22中,能够防止发生水从制冰盘22中溢流的现象。且,从贮水罐51泄漏出的水贮存在定量贮水器36中,以便下次供水时供向制冰盘22。
4)因为出水阀机构38的阀体40在下阀柱42上可以上下运动,被设在与通过下阀柱42的下端凸缘部下阀柱42a之间的第二压缩弹簧46向上方顶推力,阀体40压在环状密封圈50上,所以,当操作轴65上升给水阀机构54开始打开时,由于第二压缩弹簧46进一步压缩,更加强了阀体40向环状密封圈50的压紧程度。因此,从贮水罐51向定量贮水器36供水时能够确实地密封出水口37,不会发生由于出水口37的泄漏而导致向制冰盘22的供水量失常的现象。
5)在出水口37关闭时,由于下阀柱42承受了第一压缩弹簧44的弹力,而阀体40仅受到第二压缩弹簧46的弹力压向环状密封圈50,而在出水口37打开时,由于止动环45承受了第二弹簧46的弹力,阀体40仅受到第一弹簧44的弹力而离开环状密封圈50,即使丝毫不考虑第一压缩弹簧44和第二压缩弹簧46的弹力强弱关系,能够通过第一和第二压缩弹簧44和46的弹力来开闭阀体40,而两个弹簧44、46在制造上很容易。
6)因定量贮水器36是可以取下的,由于长期使用,其上沾有不洁物时,能够方便地从盛水容器25中取下,通过用水洗就能方便地进行清洁。
这时,将出水阀机构38的阀柱39分成上阀柱41和下阀柱42,将上阀柱41安装在定量贮水器36的一侧,而能够下阀柱42侧从定量贮水器36中分离出的单元,与在一个根阀柱上安装阀体40及两个压缩弹簧44、46的情况相比,组装更容易。
7)通过将阀体40的个挡罩部40a装在袋状螺母34就可以把作为另一个单元的下阀柱42侧装在定量贮水器36上,组装很容易。并且,由于阀体40的上下运动受到袋状螺母34的引导,其上下运动就可以平滑地进行。而且,防止下阀柱42和阀体40之间的结合部出现漏水的密封部件47安装在定量贮水器36不同的另一个单元的阀体40的上部的筒状部40c上,所以密封部件47能够容易地安装。
8)相对于在出水口37的周围部分安装的环状密封圈50,阀体40的倾斜面40e与之是线接触,与面接触时作比较,对环状密封圈50在阀体40的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就大。因此,环状密封圈50与倾斜面40e的接触部分容易发生弹性变形,即使倾斜面40e上有许多凸凹处,由于环状密封圈50的弹性变形,与凸凹处相互贴合,从而在出水口37关闭时,阀体40与环状密封圈50之间的密封能够保证,能够确实地防止水的泄漏。在这之上,阀体40以倾斜面40e与环状密封圈50接触时,阀体40的倾斜面40e相对环状密封圈50即使有偏心,由倾斜面40e的引导作用修正阀体40的位置到同心位置,阀体40的倾斜面40e相对环状密封圈50确实为全周向地接触,能够得到很严密的密封效果。
且下阀全42的止动环45有限制相对于阀柱39的阀体40的上限位置的止动功能,也可以变化成使用销钉,或是在下阀柱42上设置一体的突起部。
图12-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第四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仅仅表示密封定量贮水器36的出水口37和出水阀机构38的阀体40之间的密封件的不同结构。
在图1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在定量贮水器36的出水口37的周壁下端部外侧突出地设置凸缘37a,环形地形成密封件73的同时其内周部形成的73a,并使沟73a与凸缘37a的结合,密封件73就装在出水口37上。在该实施例中,阀体40不用形成第一实施例中的倾斜面40e而是形成平坦面40f,阀体40通过该平坦面40f与密封件73相接触。
在图13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在定量贮水器36的出水口37的周壁下端部突出地设置反L形的环状突出部37b,并形成环状密封件74的同时,在共内周侧形成沟74,通过沟74与出水口37的反L形环状突出部37b的结合,密封件74就装到出水口37上。
在图14所示的第四实施例中,在阀体40的倾斜面40e上形成沟40g,以O形密封圈作为密封件使该O形密封圈与沟40g结合,在定量贮水器36的出水口37的下端部突出地设置锥部37c,由该锥部37c与O形密封圈相接触来构成。
而且,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图中所示出的实施例,可以在此基础上作出各种变化和发展。
凸轮机构67是相当于将马达66的转动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的转动运动-直线运动变换装置,可以用相当的办法来代替,如螺旋机构,或曲轴机构。
作为阀操作装置63的驱动源,可以用电磁铁来保持操作轴65的在上限位置、中间位置、下限位置。
由以上说明,使用本发明可以得到以下的优点。
在权利要求1中的自动制冰装置的给水装置中,能够在净化腔内贮存经过净化过滤器净化的水,且贮存比向定量贮水器供一次水的量要大的水量,即使净化过滤器的通水性较差,且贮水罐内的水在低温下粘度较高,也能在所定的短时间内从贮水罐中向定量贮水器供应一定量的水。而且,在净化腔中设计了排出空气部,能够平滑地排出在向定量贮水器供水时进入的空气,且该排出空气部设置在给水阀的阀柱的上方位置,阀柱在上升时就伸入该排出空气部,所以阀柱的上升不会对净化腔产生不好的影响。
在权利要求2中的自动制冰装置的给水装置中,由于净化腔是在贮水罐的底部下呈下陷状的部位上安装的,所以除了在贮水罐空了之前的最后一次供水时,能够在经常贮存可向定量贮水器供应一次的一定量以上的量的净化水。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制冰装置的给水装置,给水装置具有定量贮水器,出水阀机构,贮水箱,给水阀机构,阀操作装置和净水器;其中定量贮水器位于制冰容器的上方,其底部有出水口,出水阀机构控制该定量贮水器的上述出水口的开闭,贮水箱配置在上述定量贮水器的上部、从底部的给水口向上述定量贮水器供给一定量的水,给水阀机构用于开关该贮水箱的上述给水口,阀操作装置通过升高给水阀机构的阀柱及上述出水阀机构的阀柱,关闭上述出水口而打开上述给水口,从贮水箱向上述定量贮水器供给一定量的水,之后,通过降低给水阀机构的阀柱及上述出水阀机构的阀柱来关闭上述给水口而打开上述出水口、将贮存在上述定量贮水器内的一定量的水经给水路供给上述制冰容器,净水器的净化箱设在上述贮水箱内并覆盖上述给水口,净化箱的周围部的水流入孔处有净水过滤器,同时在其上部立设泄气管,通过净水过滤器的流入净化箱内部的水从上述给水口流出,同时,随着从给水口流出水,将从外部浸入净化箱内部的空气从泄气管排出到上述贮水箱内的上部,上述净水器配置在上述贮水箱内的方式是使得泄气管位于上述给水阀机构的阀柱上方,同时,净化箱的内容积应大于每次从上述贮水箱向上述定量贮水器供给的一定量水容积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把贮水箱的内底面中的配置净水器的部位制成凹陷状,使净化箱的水流入部位位于比贮水箱的内底面还要低的下方。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结构是在向制冰盘给水时,贮水罐中的水经过净化过滤器过滤后可一次地贮存在定量贮水器中,此后,由定量贮水器向制冰盘给水,即使净化过滤器的孔并不粗,但能够在短时间内从贮水罐向净化过滤器供应一定量的净化水。在净化腔58内,存有向定量贮水器36供应一次以上的量的水。在此状态下出水阀机构38关闭出水口37,给水阀机构54打开给水口53。这样净化腔58内存的净化水从给水口53中流出使定量贮水器36中存一定量的水。此后,关闭给水口53,打开出水口37,定量贮水器36中的水通过管28供应到制冰盘22中。
文档编号F25C1/24GK1123396SQ9511843
公开日1996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2日 优先权日1994年9月2日
发明者村田泰清, 幡中秀治, 平敷健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