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吸收式制冷机机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1142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扩散-吸收式制冷机机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制冷机机芯结构的技术改造,其名称为扩散--吸收式制冷机机芯。
在现有技术中,无氟里昂、无噪音的扩散--吸收式制冷机,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制冷温度偏高,一般只能制冷到0~10℃,耗电量大,近几年来不少人正潜心研制扩散--吸收式制冷机,如申请号为90209612.5的实用新型专利温控电热膜扩散-吸收式冰箱,它包括发生器、提升管、精馏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贮液器、连通管、液-液热交换器及加热装置组成,其提升管安装在筒状发生器的内腔,这种冰箱的机芯部分结构设计不合理,使提升管的提升量小,发生器液体阻力小,因而气体上升力不足,加热功率大,耗电量大,影响了制冷效果,在发生器部位,由于管子套管子,组装及定位繁琐,出现故障难以维修,因此至今没有被广泛应用。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扩散--吸收式制冷机机芯,直接使用热源为原动力推动制冷剂循环而达到制冷目的,该系统无机械泵,而是利用热虹吸的原理,使制冷系统在没有任何机械传动的情况下连续运行,无噪音,无振动、无摩擦,寿命长,并可使用燃油,液化气、煤气、太阳能、电等热源,其提升管的提升量大,液面增高,阻力增大,气体上升力充足,加热功率大耗电重小,保证了制冷效果,管子与管子之间尽量采用外连接,出现故障一目了然,方便维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如下措施来实现,所述的扩散--吸收式制冷机机芯是由加热装置、提升管、精馏器、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贮液器、加通器、液-液热交换器组成,提升管的下端呈螺旋状,发生器包括一个以上的连接管、稀氨溶液回流管、提升管和加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措施来实现,精馏器为下端底面封闭的筒状体,精馏器的侧壁通过一个以上的连接管稀氨溶液的回流管的侧壁相通,回流管为上端顶部封闭的筒状体,提升管的两个端面,分别固定在回流管的上端和下端的侧壁上,加热装置环绕在提升管的外壁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措施来实现,所述的提升管的下半截为螺旋状管,为液体阻力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措施来实现,所述的加热装置位于阻力管的上部提升管的外壁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措施来实现,所述提升管的长度大于220mm,加热液体的深度大于55mm。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说明附


图1是实用新型所述的扩散--吸收式制冷机机芯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1-阻力管,2-连接管,3-加热装置,4-提升管,5-回流管,6-精馏管,7-冷凝器,8-气体平衡管,9-蒸发器,10-吸收器,11-贮液筒,12-连筒管,13-液-液热交换器。
来自贮液筒(11)的浓氨溶液制冷剂经液-液热交换器(13)后,进入稀氨溶液回流管(5)和提升管(4)随即受到加热装置的加热产生汽化,由于热虹吸的作用,带气泡的氨水溶液自提升管(4)上行,进入稀氨溶液回流管(5)上部空间,继续受加热装置(3)加热生产蒸汽,由于阻力管(1)的作用,蒸汽不可能从提升管(4)向下走,只能往上走,再通过稀氨溶液回流管(5)进入到精馏器(6)里面,由于氨蒸汽的冷凝温度低,水蒸汽的冷凝温度高,(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氨蒸汽在低于-33.4℃时可能液化,水蒸汽100℃时即可液化)所以氨以气态进入冷凝器(7),而蒸汽则以液体返回到稀氨溶液回流管(5)里,进入冷凝器(7)的氨蒸气,在其内液化成液态氨,同时放出热量,液态氨进入蒸发器(9),并由吸收器(10)的上方流入蒸发器(9)中形成低温的氢氨混合气,因比重大于氢随即下行,通过贮液筒(11)上部空间进入吸收器(10)中,同时,稀氨溶液回流管(5)中氨蒸发以后剩余的稀氨溶液,在液位差的作用下,经连通管(12)进入吸收器(10)的上部,并从上向下流动,与由下向上流动的氢氧混合气相遇,因为稀氨水溶液吸收氨气的能力很强,所以在吸收器(10)中氨气被吸收同时放出吸收热,剩下的氢气经吸收器(10)上部进入蒸发器(9),在吸收器(10)中氨气被吸收到稀氨溶液中,稀氨溶液逐渐提高了浓度,变成浓氨溶液,再通过提升管(4)和稀溶液回流管(5),如此循环往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具有下列优点由于阻力管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具有起动时间短,提升管的提升量增大,液面增高,后阻力大,气体上升力充足,保证了制冷效果,由原来的制冷0~10℃,而提高到0-5℃,管子与管子之间尽量采用外连接,出现故障一目了然,方便维修,还具有无噪音,无振动,无摩擦、寿命长,并可使用燃油、液化气、煤气、太阳能、电能等热源,受环境限制小。
权利要求1.一种扩散--吸收式制冷机机芯上由加热装置(3)、提升管(4)、精馏器(6)、发生器、冷凝器(7)、蒸发器(9)、吸收器(10)、贮液器(11)、连通器(12)和液-液热交换器(13)组成,其特证在于提升管(4)的下端呈螺旋状,发生器包括一个以上的连接管2、烯氨溶液回流管(5)、提升管(4)和加热装置(3)。
2.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吸收式制冷机机芯,其特证在于精馏器(6)为下端底面封闭的圆筒状体,精馏器(6)的侧壁通过一个以上的连接管(2)与稀氨溶液的回流管(5)的侧壁相通,回流管(5)为上端顶面封闭的筒状体,提升管(4)的两个端面,分别固定在回流管(5)的上端和下端的侧壁上,加热装置(3)环绕在提升管(4)的外壁面。
3.一种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散--吸收式制冷机机芯、其特证在于所述的提升管(4)的下半截为螺旋状管,为液体阻力管(1)。
4.一种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散--吸收式制冷机机芯,其特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3)位于阻力管(1)的上都提升管(4)的外壁面。
5.一种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扩散--吸收式制冷机机芯,其特证在于所述提升管(4)的长度大于220mm,加热液体的深度大于5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冻系统类,是对现有制冷机机芯结构的技术改造,其名称为扩散—吸收式制冷机机芯,是由提升管(4),精馏器(6)、冷凝器(7)、蒸发器(9)、吸收器(10)、贮液器(11)、连通器(12)液—液热交换器(13)组成,其起动时间短,提升管(4)和提升量大,液面增高,后阻力大,气体上升力充足,保证了制冷效果,结构合理维修方便,无噪音,寿命长。
文档编号F25B15/00GK2333971SQ9822109
公开日1999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13日
发明者郭金明, 杨继玉, 徐连登 申请人:山东淄博春晖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