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系统、风冷式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_3

文档序号:8337080阅读:来源:国知局
四控制阀14关闭,第一冷凝单元3和第二冷凝单元4再次并联进行冷凝换热,如此循环控制。
[0067]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冷凝系统,具有入口(I)和出口(O),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系统包括并联在所述冷凝系统的入口(I)和出口(O)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冷凝通道(PI)和至少一个第二冷凝通道(P2);所述第一冷凝通道(Pl)上包括第一冷凝单元(3),所述第二冷凝通道(P2)上包括第二冷凝单元(4)、第一控制阀(11)和第二控制阀(12),所述第一控制阀(11)设置在所述冷凝系统的入口(I)与所述第二冷凝单元(4)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二控制阀(12)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凝单元(4)和所述冷凝系统的出口(O)之间的位置; 还包括回液管路(R),所述回液管路(R)的一端与所述冷凝系统的出口(O)连通,所述回液管路(R)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凝通道(P2)中第二冷凝单元(4)和所述第一控制阀(11)之间的位置连通,以使得当所述第一控制阀(11)和第二控制阀(12)关闭时,所述冷凝系统的出口(O)的液态冷媒的一部分经所述回液管路(R)回收至所述第二冷凝单元(4)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管路(R)上设置第三控制阀(13),所述第三控制阀(13)用于控制所述回液管路(R)的通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与外部的吸气回路(S)连通的旁通管路(F),所述旁通管路(F)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凝单元(4)的气体集中侧连通,所述旁通管路(F)上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旁通管路(F)的通断的第四控制阀(14),以使得所述第二冷凝单元(4)的气体集中侧的气体冷媒通过所述旁通管路(F)通至外部的吸气回路(S)中。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冷凝通道(P2)中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凝单元(4)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第二集气管(16)和第二分液头(18),所述第二冷凝通道(P2)包括多条第二冷凝子管路,该多条第二冷凝子管路位于所述第二集气管(16)和所述第二分液头(18)之间,使得当所述第一控制阀(11)和第二控制阀(12)关闭时,所述冷凝系统的出口(O)的液态冷媒的一部分经所述回液管路(R)回收至所述第二冷凝单元(4)和所述第二集气管(16)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与外部的吸气回路(S)连通的旁通管路(F),所述旁通管路(F)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集气管(16)连通,所述旁通管路(F)上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旁通管路(F)的通断的第四控制阀(14),以使得所述第二冷凝单元(4)及第二集气管(16)内的气体冷媒通过所述旁通管路(F)通至外部的吸气回路(S)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管路(F)与所述第二集气管(16)连通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二集气管(16)的上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旁通管路(F)上所述第二冷凝单元⑷的气体集中侧和第四控制阀(14)之间还设有旁通毛细管(1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旁通管路(F)上所述第二冷凝单元(4)的气体集中侧和旁通毛细管(10)之间还设有过滤器(9)。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通道(Pl)上的第一冷凝单元(3)和所述第二冷凝通道(P2)上的第二冷凝单元(4)位于同一冷凝器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通道(PI)上的第一冷凝单元(3)和所述第二冷凝通道(P2)上的第二冷凝单元(4)分别位于独立的冷凝器中。
11.一种风冷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个所述的冷凝系统。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冷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机(1)、蒸发器(7)、气液分离器(8)和四通换向阀(2),所述压缩机(I)经所述四通换向阀(2)与所述冷凝系统的入口(I)连通;所述冷凝系统的出口(O)依次经所述蒸发器(7)和所述四通换向阀(2)与所述气液分离器(8)连通;所述压缩机(I)与所述气液分离器(8)连通。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冷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旁通管路(F),所述旁通管路(F)的一端与第二冷凝单元(4)的气体集中侧连通,所述旁通管路(F)的另一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8)连通;所述旁通管路(F)上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旁通管路(F)的通断的第四控制阀(14),以使得所述第二冷凝单元(4)的气体集中侧的气体冷媒通过该第四控制阀(14)旁通至所述风冷式空调的气液分离器(8)中。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冷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器(20),所述储液器(20)位于所述冷凝系统的出口(O)和所述蒸发器之间的管路上。
1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冷凝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全负荷制冷运行工况时,打开所述冷凝系统的第一控制阀(11)和第二控制阀(12),使气态冷媒通过所述冷凝系统的第一冷凝单元(3)和第二冷凝单元(4)进行冷凝换热; 在部分负荷制冷运行工况时,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11)和第二控制阀(12),使气态冷媒通过所述冷凝系统的第一冷凝单元(3)进行冷凝换热,并使所述冷凝系统的出口(O)的液态冷媒的一部分经所述冷凝系统的回液管路(R)回收至所述第二冷凝单元(4)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管路(R)上设置用于控制所述回液管路(R)通断的第三控制阀(13),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全负荷制冷运行工况时,关闭所述第三控制阀(13); 在部分负荷制冷运行工况时,打开所述第三控制阀(13),如果所述第二冷凝单元(4)回收结束,则关闭所述第三控制阀(13)。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系统还包括一端与外部的吸气回路(S)连通的旁通管路(F),所述旁通管路(F)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凝单元(4)的气体集中侧连通,所述旁通管路(F)上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旁通管路(F)的通断的第四控制阀(14);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全负荷制冷运行工况时,关闭所述第四控制阀(14); 在部分负荷制冷运行工况时,打开所述第四控制阀(14),以使得所述第二冷凝单元(4)的气体集中侧的气体冷媒通过所述旁通管路(F)通至外部的吸气回路(S)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冷凝通道(P2)中还包括第二集气管(16)和第二分液头(18),所述第二冷凝通道(P2)包括多条第二冷凝子管路,该多条第二冷凝子管路位于所述第二集气管(16)和所述第二分液头(18)之间; 在部分负荷制冷运行工况时,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11)和第二控制阀(12),使所述冷凝系统的出口(O)的液态冷媒的一部分在经所述冷凝系统的回液管路(R)回收至所述第二冷凝单元(4)的同时,也回收至所述第二集气管(16)中。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系统还包括一端与外部的吸气回路(S)连通的旁通管路(F),所述旁通管路(F)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集气管(16)连通,所述旁通管路(F)上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旁通管路(F)的通断的第四控制阀(14);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全负荷制冷运行工况时,关闭所述第四控制阀(14); 在部分负荷制冷运行工况时,打开所述第四控制阀(14),以使得所述第二冷凝单元(4)及第二集气管(16)内的气体冷媒通过所述旁通管路(F)通至外部的吸气回路(S)中。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凝系统,具有入口和出口,冷凝系统包括并联在冷凝系统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冷凝通道和至少一个第二冷凝通道;第一冷凝通道上包括第一冷凝单元,第二冷凝通道上包括第二冷凝单元、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第一控制阀设置在冷凝系统的入口与第二冷凝单元之间的位置,第二控制阀设置在第二冷凝单元和冷凝系统的出口之间的位置;还包括回液管路,回液管路的一端与冷凝系统的出口连通,回液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二冷凝通道中第二冷凝单元和第二控制阀之间的位置连通。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风冷式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本发明能改善系统的部分负荷运行,增加系统部分负荷运行时的制冷效果及可靠性。
【IPC分类】F24F5-00, F25B41-00, F25B13-00, F25B41-04
【公开号】CN104654679
【申请号】CN201510077072
【发明人】贾翔, 包本勇, 余凯, 张仕强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2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