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蒸发器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22104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冷冻蒸发器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冻蒸发器及冰箱。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直冷冰箱使用的冷冻蒸发器多为丝管式,这种丝管式的冷冻蒸发器是采用将钢丝整条直接焊接在换热管上的方式实现;其中,换热管有多排,每一排换热管上设置有多根呈长条形的钢丝,该钢丝与每一换热管之间采用点焊的方式进行连接,并通过焊接点将换热管上的热量传热至钢丝上,以实现散热。但是,由于钢丝与接触的每根换热管之间都采用点焊连接,接触面积较小,换热效率低,要增加换热效率,就只能增加钢丝排数,缩小钢丝之间的间距,但是,这样需要大量的钢丝,不仅增加了材料成本,而且会增加焊接人员的工作量,增加劳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冻蒸发器,旨在提高冷冻蒸发器的换热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冻蒸发器,该冷冻蒸发器包括由一管体折弯形成的多个换热单元及沿所述管体的轴向呈螺旋式缠绕于所述管体上的钢丝,多个所述换热单元并排设置;所述钢丝的外壁与所述管体的管壁贴合设置。
[0005]优选地,所述管体包括制冷剂进口和制冷剂出口,所述制冷剂进口和制冷剂出口分别连接有铜连接管,所述铜连接管的管径小于所述管体的管径。
[0006]优选地,所述换热单元的数量为五个,分别为第一换热单元、第二换热单元、第三换热单元、第四换热单元及第五换热单元,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第二换热单元、第三换热单元、第四换热单元及第五换热单元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和第二换热单元贴合设置,所述第三换热单元与第二换热单元之间形成有空气间隙层,所述第四换热单元与第三换热单元之间形成有空气间隙层;所述第五换热单元与所述第四换热单元之间形成有空气间隙层;所述管体的制冷剂进口设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上,所述管体的制冷剂出口设于所述第五换热单元上。
[0007]优选地,每一所述换热单元中的管体呈蛇形设置。
[0008]优选地,每一所述换热单元中的管体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直管部,所述直管部与其相邻的另一直管部通过U形弯管连接。
[0009]优选地,每一所述换热单元中的相邻两直管部之间的管中心距离大于或等于6毫米,且小于或等于100毫米。
[0010]优选地,所述钢丝包括与所述管体的管壁贴合的第一侧面和与该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钢丝沿所述第一侧面至第二侧面方向的截面呈矩形。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侧面至第二侧面的长度距离大于或等于3毫米,且小于或等于50晕米。
[0012]优选地,所述钢丝在所述管体的螺距大于或等于I毫米,且小于或等于20毫米。
[0013]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冰箱,该冰箱包括如上所述的冷冻蒸发器;所述冷冻蒸发器包括由一管体折弯形成的多个换热单元及沿所述管体的轴向呈螺旋式缠绕于所述管体上的钢丝,多个所述换热单元并排设置;所述钢丝的外壁与所述管体的管壁贴合设置。
[0014]本实用新型冷冻蒸发器通过将钢丝采用螺旋式缠绕的方式设置于管体上,装配方式简单,无需焊接,减少了装配时间,并且钢丝采用与管体面接触式传热来实现换热,与焊接的点接触式换热方式相比增加了换热面积增加,使得单位时间内换热量增加,提高了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冻蒸发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所示的冷冻蒸发器的另一视角图;
[0017]图3为图1所示的冷冻蒸发器中一换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8]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冻蒸发器。
[0021]参照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冻蒸发器包括一管体折弯形成的多个换热单元10及沿所述管体的轴向呈螺旋式缠绕于所述管体上的钢丝20,多个所述换热单元10并排设置;所述钢丝20的外壁与所述管体的管壁贴合设置。
[0022]本实施例中,该管体包括用于输入制冷剂的制冷剂进口 101和排出制冷剂的制冷剂出口 102,该制冷剂进口 101和制冷剂出口 102可设于任意一换热单元10上,需要保证的是,从制冷剂进口 101流入的制冷剂在流过所有换热单元10之后从制冷剂出口 102流出,以形成一完整的管路换热系统。
[0023]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冷冻蒸发器通过将钢丝20采用螺旋式缠绕的方式设置于管体上,装配方式比较简单,无需焊接,减少了装配时间,并且钢丝20采用与管体面接触式传热来实现换热,与焊接的点接触式换热方式相比增加了换热面积增加,使得单位时间内换热量增加,提高了换热效率。
[0024]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单元10的数量并不限定,一般根据不同程度的制冷需求配置相应数量的换热单元10,且各排换热单元10之间可相互接触或者相隔一定距离。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通过五个换热单元10的实例来详细说明各换热单元10之间的结构关系,具体地,如图1及图2,所述冷冻蒸发器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第一换热单元11、第二换热单元12、第三换热单元13、第四换热单元14及第五换热单元15,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1和第二换热单元12贴合设置,所述第三换热单元13与第二换热单元12之间形成有空气间隙层,所述第四换热单元14与第三换热单元13之间形成有空气间隙层;所述第五换热单元15与所述第四换热单元14之间形成有空气间隙层;其中,管体的制冷剂进口 101设于第二换热单元12上,管体的制冷剂出口 102设于所述第五换热单元15上。在该实施例中,制冷剂从制冷剂进口 101进入管体内后,从第二换热单元12开始,并依次经过第一换热单元11、第三换热单元13、第四换热单元14及第五换热单元15后从制冷剂出口102流出,而形成换热管路系统。工作时,钢丝20通过管体的管壁与管体内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实现蒸发制冷。需要说明的是,制冷剂从制冷剂进口 101刚进入管体内时,温度比较低,而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以及在传输过程中的热交换后,温度会慢慢升高,为了避免冰箱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