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艺综合型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7788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工艺综合型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中、小企业、住宅小区、宾馆、医院等单位的废水处理,属于环境保护,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随着环保事业的迅速发展,废水处理的多种工艺层出不穷。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物化处理技术和生化处理技术两大领域中,诸如化学一级强化处理、新型混凝沉淀技术、AB法活性污泥处理技术、水解(酸化)工艺、曝气生物滤池、A2/O脱氮除磷工艺、化学—生物联合絮凝沉淀工艺等废水处理工艺技术日臻成熟,在处理不同类型废水的过程中显示出了多方面的优势。由于废水、特别是工业废水性质的复杂多样性,通常都需要多种工艺综合运用。但有两个突出问题阻碍了这些先进工艺的综合运用1、随用户具体情况不同及同一用户生产阶段的不同,其处理工艺或运行参数需要相应调整,而传统的以各类池、井为主要构筑物的处理设施,可调性却极为有限;2、多种工艺的综合运行,通常都需较大面积的土地占用和较大的投资。用户、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往往难以承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工艺综合型废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以往废水处理设施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多工艺综合型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凝沉淀器、生化处理器两大部分,及相互连接的管道、阀门,其特征是混凝沉淀器I主要有如下部件组成可调高度的压差调节筒18,其下依次有搅拌机变速箱1、多个分罐构成的快速混和罐17、反应罐16、溶药罐14、流量污水泵12;在上述部件旁边有园柱形筒体的离心快沉罐23,其上外接有方柱形斜板沉淀池2,斜板沉淀池四角下端设有波形二次絮凝管27;从溶药罐依次至压差调节筒、快速混和罐、反应罐、离心快沉罐、波形二次絮凝管、斜板沉淀池、生化处理器II的高位水箱9,都连接有管道或直接相通;生化处理器II主要有如下部件组成可调高度的高位水箱9,其下从左至右依次为A段斜沉池6,可调容积的A段曝气池5,可调高度的备用池4及B段斜沉池3,底部有封闭式B段曝气池7;从高位水箱依次至A段曝气池、A段斜沉池、B段曝气池、B段斜沉池、备用池都连接有管道或管渠,鼓风机至A、B段曝气池连接有风管;从压差调节筒18至高位水箱9,高位水箱9分别至B段曝气池7、备用池4,备用池4至A段曝气池5,以及单独在斜板沉淀池2、A段斜沉池6、B段斜沉池3,都分别安有适应多种工艺变化要求的备用管道和阀门。
方柱形斜板沉淀池2内的下部至园柱形离心快沉罐23内的下部设有一锥桶19,锥桶壁上有布水孔21,锥桶外设有环形集水管20、导流渠29、集水管28及锥形导流夹层22构成的集排水系统。
A段曝气池5内,导流渠56与导流渠53的四块导流隔板、隔墙组成一活动的方框体,与曝气室52的第二层曝气软管51连接在一起,其上装有可调节曝气室52和兼氧反应室55容积的调节丝杆57。
封闭式B段曝气池7内有循环沟渠型结构,设有多组由阀门控制的曝气软管50,隔墙头部装有多个导推流器49,顶部没有汇集气体的憩室,连接有排汽管10。
本说明书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方块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主视图图3为图2俯视图图4为混凝沉淀器I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A-A阶梯剖视图图6为图5K向旋转视图图7为生化处理器II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A-A剖视图图9为图7B-B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及工作原理进一步说明。
附图中 为污水管道或走向。
为污泥管道或走向。
为空气管道。
为适应多种工艺变化要求的备用管道。
为与本实用新型配套或供选择的设施。
为阀门, 为机械泵, 为柔性管道。
下面给出了
图1~图9中主要组件、零、部件的标号一览表

图1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件,与本装置配套的设施及它们之间相互的管道连接关系,工艺流向。斜板沉淀池2、波形二次絮凝管27、离心快沉罐23、A段斜沉池6、B段斜沉池3、B段曝气池7与本装置配套的污泥池之间都连接有污泥管道。压差调节筒18与本装置配套的调节池也连接有污水管道。
废水经配套设施格栅井和调节池预处理后,泵入混凝沉淀器I,在此完成化学混凝和沉淀后,利用高差自流入生化处理器II的高位水箱,进入生化处理流程。生化处理器II的设计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成熟的AB法活性污泥工艺作为基本工艺,以此为基础可以方便地转换成其他若干处理工艺。
从图2~图3可看出本实用新型主要组件、部件的相互位置关系。
从图4~图6可看出混凝沉淀器I的内部结构。快速混和罐17由多个分罐组成,均带搅拌机且进、出水均有阀门控制,混和搅拌时间可根据工艺需要,按开通分罐个数的多少在0.5分钟至2分钟之间调整。
工作时,加有药液的废水从压差调节筒18经阀门控制流入快速混和罐17,再流入反应罐16,在此完成混凝反应后经带有阀门的连通管15沿切线方向进入离心快沉罐23。废水沿筒壁以一定速度旋流时,粗大絮凝团迅速下沉,形成污泥从排泥口25外排。经过初沉的废水上升至环形集水管20处,由管上均匀分布的小孔进入溢水孔26。然后自上而下流经波形二次絮凝管27,在此增大粒度的絮凝团下沉,形成污泥从排泥口32排入离心快沉罐23污泥斗内。废水经导流渠29引至溢水孔30,通过集水管28汇流至导流夹层22中。由均布在锥桶19上的布水孔21进入锥桶19,升流至斜板沉淀池2。在此,絮凝团经锥桶19下沉;澄清水经斜板沉淀池上部的锯齿形溢流板外排。24为集水管28与导流夹层22的排放管,供定期清理污泥用。31为波形二次絮凝管27的反冲水管。
整个混凝沉淀器I安装在支承座11上,支承座11加高了混凝沉淀器的高度,从而使斜板沉淀池2的出水可以自流进入高位水箱9。
从图7~图9可看出生化处理器II的结构。工作时,由混凝沉淀器I的出水自流进入可调高差的高位水箱9,通过装有柔性管道的进水管44自下部进入A段曝气池5的兼氧反应室55,沉淀在A段斜沉池6下部的活性污泥经蠕动式污泥泵33由污泥管38自上部流入曝气室52,空气由鼓风机经风管40送入曝气室52。废水进入兼氧反应室55后,在搅拌机58的搅动下与室内的污泥(含兼性微生物)混和反应,而后经导流渠56进入沉淀室54,污泥下沉经回流孔59回流至兼氧反应室,剩余污泥从排泥管60排出。澄清废水经导流渠53进入曝气室52,与活性污泥混和反应,混合液经曝气30~40分钟后升流至溢流渠34排出,经管渠36由中下部进入A段斜沉池6。在此污泥下沉,澄清废水升流至溢流渠35排出,经管渠37向下流入B段曝气池7,剩余污泥从排泥管39排出。
B段曝气池7是一个封闭循环系统,以确保水压能向上传递到B段斜沉池3。废水自A段斜沉池6流入,回流污泥由B段斜沉池3经污泥管41流入,空气由鼓风机经风管43送入并经由分管送入曝气软管(或曝气头)50。废水与污泥的混合液沿箭头所示方向以稳定的流速循环运行。为维持这一流速,在每道隔墙头部装有导推流器49。废水与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出口42附近不设曝气软管,避免大量污泥升流进入B段斜沉池3,以保持曝气池7内较高的污泥浓度并减轻污泥回流量。升流进入B段斜沉池3内的混合液,污泥下沉,澄清废水升流至溢流渠45,经管渠46由中下部进入备用池4,由清水排放口8外排,剩余污泥从排泥管47排出。与压差调节筒18、高位水箱9一样,B段斜沉池3和备用池4的高度也可调,以适应工艺变化的需要。
备用池4是为提高本装置对不同工艺适应性而设计的。可供选择的功能主要有一、通过连通管道48与A段曝气池5中的兼性反应室55相连并安设搅拌设备,实施完整的水解(酸化)+AB法工艺,其水力停留时间可达到工艺要求的2.5~3小时。管道48由上位出水、下位回流两管构成,上位出水管将废水送入兼氧反应室55,下位回流管供沉淀室54污泥回流到备用池4之用;二、安排如图7所示的涡凹式气浮池,以提高含疏水性物质废水的处理出水质量;三、作清水贮存池,以满足装置中有关部件反冲之用,并有一定的澄清功能。
本实用新型由于独特的结构及较好的可调性,可在不改变基本结构的前提下采取调整手段,适用以下七种废水处理工艺一、化学混凝沉淀——AB法活性污泥处理工艺。这是本装置的基本处理工艺,其运行情况已如上述。
二、化学一级强化处理。在废水浓度不高或出水质量要求较低或处理无机废水时,可关闭生化处理器II,使其处于备用状态。出水从斜板沉淀池2直排即可。
三、生物一级强化处理。处理有机废水,废水浓度不高或出水质量要求较低时,可关闭混凝沉淀器I的进水,并关闭生化处理器II中B段曝气池7的进水,废水直接泵入高位水箱9,经A段曝气池5、A段斜沉池6处理后直排即可。装置其他部分处于备用状态。
四、AB法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废水SS含量及磷含量不很高,生化性能较好时,可关闭混凝沉淀器I的进水,废水直接泵入高位水箱9,进入AB法处理流程。混凝沉淀器I处于备用状态。
五、化学一级强化+AB法B段处理工艺。需要对化学一级强化处理后余量不很大的有机物进行处理时,废水经混凝沉淀器I进行化学一级强化处理后,经高位水箱9直接进入B段曝气池7,经B段斜沉池3、备用池4后从排放口8外排。A段设备处于关闭、备用状态。
六、水解(酸化)+AB法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很多有机废水都可采用此工艺处理。关闭备用池4通B段斜泥池3的管路46及清水排放口8,开启与A段曝气池间的连通管道48。废水直接经高位水箱9注入备用池4,同时备用池4应投加厌氧污泥,在池内搅拌下水解(酸化)后,混合液经连通管48的上位出水管进入兼氧反应室55及沉淀室54,污泥下沉,由48下位回泥管回流至备用池4;澄清废水经导流渠53进入曝气室52,经AB法处理后,由B段斜沉池溢流渠45外排。混凝沉淀器I处于关闭、备用状态。
七、AB(A2/O)工艺。操作同第四条“AB法活性污泥处理工艺”。但B段曝气池7进水口后面,应关闭适当长一段渠道的曝气装置。废水在进行反硝化处理后再流入好氧处理段(适量加碱),经B段斜沉池、备用池后,从排放口8外排。混凝沉淀器I处于关闭、备用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优点是所适用的多种工艺都是二十世纪90年代至今成熟起来的新工艺,具有高度的先进性、可行性。由于采用机、电设计,结构独特紧凑、占地面积小,可调性强,操作方便,实现了内部自流配水、排泥,成本低,耗能低,运行费用低,与传统工艺设施相比投资可节约20~50%。且适用面极广,除少数特殊废水外,几乎适用于其它一切废水的处理,特别宜于广大中小企业、住宅小区、宾馆、医院等用户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中、小企业、住宅小区、宾馆、医院使用的多工艺综合型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凝沉淀器、生化处理器两大部份,及相互连接的管道、阀门,其特征是混凝沉淀器(I)主要有如下部件组成可调高度的压差调节筒(18),其下依次有搅拌机变速箱(1)、多个分罐构成的快速混和罐(17)、反应罐(16)、溶药罐(14)、流量污水泵(12),上述部件旁边有圆柱形筒体的离心快沉罐(23),其上外接有方柱形斜板沉淀池(2),斜板沉淀池(2)的四角下端设有波形二次絮凝管(27);从溶药罐依次至压差调节筒、快速混和罐、反应罐、离心快沉罐、波形二次絮凝管、斜板沉淀池、生化处理器II的高位水箱(9)都连接有管道或直接相通;生化处理器(II)主要有如下部件组成可调高度的高位水箱(9),其下从左至右依次为A段斜沉池(6)、可调容积的A段曝气池(5)、可调高度的备用池(4)及B段斜沉池(3),底部有封闭式B段曝气池(7);从高位水箱依次至A段曝气池、A段斜沉池、B段曝气池、B段斜沉池、备用池都连接有管道或管渠,鼓风机至A、B段曝气池连接有风管;从压差调节筒(18)至高位水箱(9),高位水箱(9)分别至B段曝气池(7)、备用池(4),备用池(4)至A段曝气池(5),以及单独在斜板沉淀池(2)、A段斜沉池(6)、B段斜沉池(3),都分别安有适应多种工艺变化要求的备用管道和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艺综合型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方柱形斜板沉淀池(2)内的下部至圆柱形离心快沉罐(23)内的下部设有一锥桶(19),锥桶壁上有布水孔(21),锥桶外设有环形集水管(20)、导流渠(29)以及集水管(28)、锥形导流夹层(22)构成的集排水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艺综合型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A段曝气池(5)内,导流渠(56)与导流渠(53)的四块导流隔板、隔墙,组成一活动的方框体,与曝气室(52)的第二层曝气软管(51)连接在一起,其上装有可调节曝气室(52)和兼氧反应室(55)容积的调节丝杆(5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艺综合型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封闭式B段曝气池(7)内有循环沟渠型结构,设多组由阀门控制的曝气软管(50),隔墙头部装有多个导推流器(49),顶部设有汇集气体的憩室,连接有排气管(10)。
专利摘要多工艺综合型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凝沉淀器、生化处理器两大部分,及相互连接的管道、阀门,特征是主要有如下部件组成可调高度的压差调节筒、快速混和罐、反应罐、离心快沉罐、波形二次絮凝管、斜板沉淀池、可调高度的高位水箱、可调容积的A段曝气池、A段斜沉池、循环沟渠型密闭式的B段曝气池、可调高度的B段斜沉池及备用池。突出优点是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成本低,投资省,适用多种先进工艺,适用面广。
文档编号C02F3/00GK2570253SQ02270848
公开日2003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3日
发明者黄永坚, 吴诗元, 林昌仙 申请人:黄永坚, 吴诗元, 林昌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