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矩形斜管及高效复合斜管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8067阅读:8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矩形斜管及高效复合斜管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沉淀是水处理固液分离的重要单元工艺,目前在净水处理中采用的工艺形式主要有平流沉淀池、斜板与斜管沉淀池等,其中斜管沉淀池的效率最高,充分体现了浅池的优势,但在近年来的实际应用中发现,斜管沉淀池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处理效率与出水水质明显下降,斜管间排泥不顺畅,发生严重积泥与堵塞,甚至压塌斜管的现象。因此,我国南方很多水厂多已弃斜管而选用占地大、效率低,但运行相对稳定的平流沉淀池。
造成上述情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蜂窝斜管的六边形结构不利于排泥所致。我国多采用蜂窝斜管是因其结构受力合理,省材料,运输与组装方便。但这种蜂窝结构对于沉淀排泥却不是有利的。蜂窝斜管的一个底面与两个侧底面都是沉淀面,而只有底面一个滑泥面,两个侧底面的沉泥要先滑到底面才能继续下滑,因此会在侧底面与底面的交接折角处形成沉泥堆积拥挤,且由于受两个面的下滑摩擦阻力,沉泥下滑不畅,更会加重这种堆积,而斜管通道内一旦形成角落沉泥堆积,就会减小过水断面,提高上升流速,更增加了对沉泥下滑与颗粒沉淀的顶托作用,因而会进一步导致沉泥堆积情形的严重。如此进入恶性循环,最终必将导致斜管堵塞,出水水质变差。因此,这里采用矩形断面斜管来克服蜂窝斜管在排泥问题上的严重缺陷。
另外,沉淀效果的好坏与出水的优劣在通常取决于轻的、细碎、不易沉淀的小矾花絮体能否被有效截留下来。这些微小的矾花絮体在水中跟随性很好,在重力场作用下的下沉速度很低,因此在逆向流斜管沉淀池中,由于受到水流的上向顶托,很难沉淀下来。
技术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改变斜管及沉淀池结构以达到提高沉淀效果的高效矩形斜管及高效复合斜管沉淀池。
本实用新型是由穿孔墙、集水槽、泥斗、排泥管、出水管、沉淀池等组成,沉淀单元的斜管断面为矩形,斜管单元上下面间垂直距离大于25mm小于100mm之间。
按其矩形斜管单元的沉淀滑泥底面结构,分为连续型与间断型两种,其间断型的间断距离在10~100mm之间。
斜管可以单层设置于逆向流斜管沉淀池中,也可双层复合设置于逆向流沉淀池中。
本实用新型采用矩形断面斜管来克服蜂窝斜管在排泥问题上的严重缺陷,有助于更有效地截留细碎的与不易沉淀的小矾花絮体,提高沉淀效率与效果,强化沉淀与排泥效果。可大幅度提高沉淀池表面负荷与出水水质。通过典型实施例的实际应用,单层的高效矩形斜管沉淀池斜管区上升流速可达到2.5~3.5mm/s,层的高效矩形斜管沉淀池可达到3.0~4.0mm/s,且沉淀后出水浊度可稳定在3NTU以下。因此,本发明的推广应用将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斜管平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I-I向连续型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I-I向间断型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单层斜管沉淀池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层斜管沉淀池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由穿孔墙2、集水槽3、泥斗4、排泥管5、出水管6、沉淀池7等组成,沉淀单元的斜管1断面为矩形,斜管1单元上下面间垂直距离大于25mm小于100mm之间,与蜂窝斜管相比,可避免蜂窝结构排泥不畅的缺点,强化沉淀与排泥效果。按其矩形斜管单元的沉淀滑泥底面结构,分为连续型与间断型两种,其间断型的间断距离在10~100mm之间;连续型与传统蜂窝斜管类同,斜管中沉泥连续下滑,直到尾部排出斜管;间断型则与此不同,斜管中沉泥下滑到间断区则跌落到下面的斜管中,由此形成卷扫与接触絮凝作用,有助于更有效地截留细碎的与不易沉淀的小矾花絮体,提高沉淀效率与效果。斜管1可以单层设置于逆向流斜管沉淀池7中,也可双层复合设置于逆向流沉淀池7中,以大幅度提高沉淀池表面负荷与出水水质。通常上层斜管1可选用连续型斜管,而下层斜管1可采用间断型斜管,也可采用长度较短、倾角较小的连续型斜管,二者均可增加下层斜管空间中悬浮泥渣的浓度,使不易沉淀的小矾花絮体通过这一区域的接触絮凝作用,被有效截留,提高沉淀池表面负荷与出水水质。进水(通常来自絮凝池)通过穿孔板2进入沉淀池下部布水区,水流尽量均匀分布地通过高效矩形斜管1,沉淀后的水流通过集水槽3进入集水渠,再通过出水管6排出;斜管区排出的沉泥落入泥斗4,再经排泥管5排出沉淀池。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矩形斜管及高效复合斜管沉淀池,是由穿孔墙(2)、集水槽(3)、泥斗(4)、排泥管(5)、出水管(6)、沉淀池(7)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沉淀单元的斜管(1)断面为矩形,斜管(1)单元上下面间垂直距离大于25mm小于100mm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矩形斜管及高效复合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按其矩形斜管单元的沉淀滑泥底面结构,分为连续型与间断型两种,其间断型的间断距离在10~100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矩形斜管及高效复合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斜管(1)可以单层设置于逆向流斜管沉淀池(7)中,也可双层复合设置于逆向流沉淀池(7)中。
专利摘要一种高效矩形斜管及高效复合斜管沉淀池,为了解决现有蜂窝斜管结构不利排泥、沉淀效率不够稳定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改变斜管及沉淀池结构以达到提高沉淀效果的高效矩形斜管及高效复合斜管沉淀池。本实用新型是由穿孔板、集水槽、泥斗、排泥管、出水管、沉淀池等组成,沉淀单元的斜管断面为矩形,按其矩形斜管单元的沉淀滑泥底面结构,分为连续型与间断型两种,斜管可以单层设置于逆向流斜管沉淀池中,也可双层复合设置于逆向流沉淀池中。本实用新型采用矩形断面斜管来克服蜂窝斜管在排泥问题上的严重缺陷,有助于更有效地截留细碎的与不易沉淀的小矾花絮体,提高沉淀效率与效果,强化沉淀与排泥效果。可大幅度提高沉淀池表面负荷与出水水质。
文档编号C02F1/52GK2560634SQ02274408
公开日2003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25日
发明者王鹤立, 李相峰 申请人:长春联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