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9843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具体说,涉及一种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多年来,大部分的工厂有机废水和诚市生活污水,均采用传统式生活污泥处理法来处理废污水的有机污染物,但传统式活性污泥处理法容易发生污泥膨化现象,造成处理系统失效;采用0.5kg/m3日程度的低容积负荷运转,占地面积大;能耗高,不耐冲击负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知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生物载体层,安装在壳体内壁的支撑架上的曝气管,该曝气管位于载体层之中,在壳体内,上部设置有清洗装置,其下部具有经处理后的水的出水装置。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污水入水管和曝气进气管。
所述出水装置包括避免载体进入出水管的环形罩,位于环形罩下的多根立管,与各立管连接的环形管,该环形管通过截流阀连接有水位控制阀和通过截流阀连接的出水管。
所述曝气管包括圆环形的主气管和位于圆环内并与之连通的分气管,各气管上均匀地分布有气孔。
所述水位控制阀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阀体,位于阀体内的阀芯和与阀芯固定连接、并与壳体螺纹连接的调节手柄,所述阀芯具有中心盲孔,阀芯体上与盲孔的里端对应处具有与盲孔相垂直的溢流孔。
所述清洗装置包括引流管和位于引流管中的进气管,所述引流管的内孔壁上相隔一段距离设置有波文槽,其上端具有分离装置,下部具有漏斗形的分散体,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形状为球面形的、具有若干通孔的撒布器、位于撒布器下方的水槽和水槽连通的出水管。
所述出水装置的出水管上连接上流式生物载体硝化脱氮处理器,该处理器具有处理腔和逆洗腔的箱体,在处理腔的下部设置有污水进水管,上部具有排水装置和与污水进水管连通的循环水管,其腔内设置有曝气装置、生物载体层和滤水装置。
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气泵,通过管道与气泵连接的处理曝气管和清洗曝气管及安装在管道上的第一截流阀和第二截流阀,处理曝气管和清洗曝气管分别安装在与箱体固定连接的上、下支撑粱上,各自包括两根主气管和连接两主气管的多根分气管,处理曝气管位于生物载体层之中。
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溢流堰,该溢流由隔板分隔为两个槽,第一槽内设置有具有阀门的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槽中设置有第二排水管。
所述逆洗腔的上部设置有出泥装置,下部设置有水位限制板和通过抽泥管与出泥装置连接的1-3个布气器,该布气器通过进气管与气泵连接,所述出泥装置包括固定在箱体上的溢流槽,槽中设置有出泥管和第三出水管,在出泥管的上方设置有具有溢流口的缓冲板,该板将出泥管与第三出水管隔开,抽泥管的出泥口位于缓冲板的下方。
所述布气器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其上具有多个均匀分部的吸气孔的吸气管,壳体的上端与抽泥管连接,其下端可连接具有喇叭形入口的吸泥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同时进行生物反应处理,载体过滤,载体清洗的生化反应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该处理装置不需最终沉淀池,进行洗尽时可以连续运转,不需另行设置清洗水槽,大幅度节省空间;2、空气溶解效率高,所需曝气量少,大幅降低曝气所需的消费动力;3、生物膜保持安定,高浓度的生物量,对负荷变动的应变能力极强;4、高浓度附着生物量,保持过滤机能,负荷变动应变力强,保持安定良好的处理水质;5、不需沉淀池、流污泥,不用管理MLSS,不发生污泥膨化现象;6、完美的利用气升原理,有效利用鼓风机,达到节能的效益,大大降低机械故障发生的几率。
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求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得以更深入的理解。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俯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反应器的水位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处理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处理设备的上流式生物载体硝化脱氮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图6的俯视图;图8是图6中A-A剖视图;图9是图6中B-B剖视图;图10是图6中F处放大图;图11是图6中的C向视图;图12是图7中的D-D剖视图;图13是图12的俯视图;图14是图7中的E-E剖视图;图15是图1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4、位于壳体内的生物载体层5和安装在壳体内壁的支撑架17上的曝气管6,该曝气管位于载体层5之中,在壳体内,上部设置有清洗装置,其下部具有经处理后的水的出水装置。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污水入水管2和曝气进气管16。
所述出水装置包括避免载体进入出水管的环形罩7,位于环形罩下的多根立管8,与各立管连接的环形管11,该环形管通过截流阀14连接有水位控制阀15和通过截流阀9连接的为清洗底部的进水管10。所述立管8的数量根据反应器的型号确定,一般为3-6根。
所述生物载体层5的生物载体为球形,其表面粗造,可充分吸附水中高浓度的微生物。
参见图3,所述曝气管6包括圆环形的主气管21和位于圆环内并与之连通的多根相互平行的分气管22,各气管上均匀地分布有气孔23。
参见图4,所述水位控制阀15包括具有出水口24和进水口26的阀体27,位于阀体内的阀芯25和与阀芯固定连接、并与壳体螺纹连接的调节手柄28。所述阀芯具有中心盲孔,阀芯体上与盲孔的里端对应处具有与盲孔相垂直的溢流孔。
参见图1,所述清洗装置包括引流管20和位于引流管中的进气管1。所述引流管20的内孔壁上相隔一段距离设置有波文槽,其上端具有分离装置,下部具有漏斗形的分散体。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形状为球面形的、具有若干通孔的撒布器18、位于撒布器下方的水槽19和水槽连通的出水管3。
上述处理设备在处理污水的同时可以对生物载体进行清洗,其工作过程如下污水从反应器壳体4上部的污水进水管2进入,同时空气从曝气进气管16进入,污水经过生物载体层5,该生物载体具有超高速的微生物增殖相,在短时间快速产生生物反应,然后进入第二段缺氧区,即曝气管6下面的区域,产生优化的除氮效果,污泥沉淀于壳体底部,处理后的水经出水装置由出水管10流出。当工作一段时间后需清洗载体时,从进气管1输入压缩空气,引流管内和管外产生压差,壳体底部的污泥浆及生物载体在管内上升,不断与管壁碰撞,载体上附着的污物即此载体上分离下来,载体经撒布器18落下,水通过撒布器18的通孔进入水槽19,由出水管3流出。
参见图5和图6,为使处理效果更佳,在出水管24上连接上流式生物载体硝化脱氮处理器,该处理器包括具有处理腔和逆洗腔的箱体31,在处理腔的下部设置有污水进水管35,上部具有排水装置和与污水进水管35连通的循环水管32,其腔内设置有曝气装置、生物载体层40和滤水装置。
所述处理腔和逆洗腔是由其底部具有通孔的隔板48隔开或由管道连接。图6中所示是由隔板48将箱体隔开,构成处理腔和逆洗腔。也可以是箱体自身分为两个,两者之间由管道连通。
所述生物载体层中的生物载体为中空桶状,可增加其处理面积。
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气泵33,通过管道与气泵连接的处理曝气管41和清洗曝气管39及安装在管道上的第一截流阀37和第二截流阀34。处理曝气管41和清洗曝气管39分别安装在与箱体固定连接的上、下支撑粱38上,各自包括两根主气管56和连接两主气管的多根分气管57,各气管上均匀分别有气孔58,参见图7和图8,处理曝气管41位于生物载体层40之中,即采用中间曝气,将反应器分成好氧段和缺氧段。其上段发生好氧及硝化反应,附着在载体的硝化菌分解NH4-N产生NOT-N,硝化液经循环送至底部缺氧段,利用脱氮菌和污水中的BOD,将NOTN还原成N2。所述清洗曝气管的分气管比处理曝气管的分气管数量多,是为了供足够量的气体进行清洗反应,其水泵33可以设置一个或两个。
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溢流堰44,该溢流由隔板46分隔为两个槽,第一槽内设置有具有阀门(未示出)的第一排水管47,以排除半污水,第二排水槽中设置有第二排水管45,排除经过处理后的水。所谓半污水是指经过逆洗后,处理箱内未排尽的水,此水可输入污水进水管路中,再次进行处理。
参见图11,所述溢流堰44和隔板46的上端具有间隔开的凹槽,该凹槽可弥补当机器稍有倾斜或制造时的误差使溢流堰14倾斜,从而使水能均匀地越过溢流堰14和隔板16。
所述逆洗腔的上部设置有出泥装置,下部设置有水位限制板54和通过抽泥管与出泥装置连接的1-3个布气器55,该布气器通过进气管60与气泵(未示出)连接。所述出泥装置包括固定在箱体上的溢流槽,槽中设置有出泥管51和第三出水管53,在出泥管31的上方设置有具有溢流口的缓冲板49,该板将出泥管51与第三出水管53隔开,但水能通过溢流口流出,进入第三出水管。抽泥管52的出泥口位于缓冲板49的下方,缓冲板可缓解泥浆喷出的高度。为避免污泥浆浓度过大,在溢流槽的上部设置有溢留管50,水可经此管返回逆洗腔下部,被重新处理。
参见图10,所述布气器55包括壳体59和位于壳体内、其上具有多个均匀分部的吸气孔的吸气管67,壳体的上端与抽泥管52连接,其下端可连接具有喇叭形入口的吸泥管58。
参见图6,所述滤水装置包括滤水板42和安装在滤水板上的滤水头61。所述滤水板42安装在位于溢流堰下方的支撑架63上,该支撑架固定安装在箱体31上。为便于换载体和/或方便安装及维修,所述滤水板42由多块组合而成,每快板上设置有具有大小端的安装孔,见图14和图15,在支撑架上与滤水板上的安装孔相对应之除设置有具有端头的卡柱,滤水板由孔的大端插入,再推到小端,即卡在卡柱头和支撑架之间。每块滤水板上设置有2-4个滤水头,以便经过处理的水通过滤水板,进入溢流堰。所述滤水头43的数量根据滤水板的大小确定。
参见图12和图13,所述滤水头的顶部具有3-7个通孔,其下部圆柱体上具有通孔,该通孔的布置是在同一高度上,均匀地分布有2-4个长孔,从下往上保证有2-4排。
权利要求1.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包括包括壳体(4),位于壳体内的生物载体层(5),安装在壳体内壁的支撑架(17)上的曝气管(6),该曝气管位于载体层(5)之中,在壳体内,上部设置有清洗装置,其下部具有经处理后的水的出水装置,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污水入水管(2)和曝气进气管(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出水装置包括避免载体进入出水管的环形罩(7),位于环形罩下的多根立管(8),与各立管连接的环形管(11),该环形管通过截流阀(14)连接有水位控制阀(15)和通过截流阀(9)连接的出水管(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曝气管(6)包括圆环形的主气管(21)和位于圆环内并与之连通的分气管(22),各气管上均匀地分布有气孔(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水位控制阀(15)包括具有进水口(24)和出水口(26)的阀体(27),位于阀体内的阀芯(25)和与阀芯固定连接、并与壳体螺纹连接的调节手柄(28),所述阀芯具有中心盲孔,阀芯体上与盲孔的里端对应处具有与盲孔相垂直的溢流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清洗装置包括引流管(20)和位于引流管中的进气管(1),所述引流管(20)的内孔壁上相隔一段距离设置有波文槽,其上端具有分离装置,下部具有漏斗形的分散体,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形状为球面形的、具有若干通孔的撒布器(18)、位于撒布器下方的水槽(19)和水槽连通的出水管(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出水装置的出水管(24)上连接上流式生物载体硝化脱氮处理器,该处理器具有处理腔和逆洗腔的箱体(31),在处理腔的下部设置有污水进水管(35),上部具有排水装置和与污水进水管(35)连通的循环水管(32),其腔内设置有曝气装置、生物载体层(40)和滤水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气泵(33),通过管道与气泵连接的处理曝气管(41)和清洗曝气管(39)及安装在管道上的第一截流阀(37)和第二截流阀(34),处理曝气管(41)和清洗曝气管(39)分别安装在与箱体固定连接的上、下支撑粱(38)上,各自包括两根主气管(56)和连接两主气管的多根分气管(57),处理曝气管(41)位于生物载体层(40)之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溢流堰(44),该溢流由隔板(46)分隔为两个槽,第一槽内设置有具有阀门的第一排水管(47),第二排水槽中设置有第二排水管(4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逆洗腔的上部设置有出泥装置,下部设置有水位限制板(54)和通过抽泥管与出泥装置连接的1-3个布气器(55),该布气器通过进气管(60)与气泵连接,所述出泥装置包括固定在箱体上的溢流槽,槽中设置有出泥管(51)和第三出水管(53),在出泥管(31)的上方设置有具有溢流口的缓冲板(49),该板将出泥管(51)与第三出水管(53)隔开,抽泥管(52)的出泥口位于缓冲板(49)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布气器(55)包括壳体(59)和位于壳体内、其上具有多个均匀分部的吸气孔的吸气管(67),壳体的上端与抽泥管(52)连接,其下端可连接具有喇叭形入口的吸泥管(5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生物载体层,安装在壳体内壁的支撑架上的曝气管,该曝气管位于载体层之中,在壳体内,上部设置有清洗装置,其下部具有经处理后的水的出水装置,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污水入水管和曝气进气管。该处理设备不需最终沉淀池,进行洗尽时可以连续运转,不需另行设置清洗水槽,大幅度节省空间;空气溶解效率高,所需曝气量少,大幅降低曝气所需的消费动力;生物膜保持安定,高浓度的生物量,对负荷变动的应变能力极强;高浓度附着生物量,保持安定良好的处理水质;不发生污泥膨化现象;完美的利用气升原理,有效利用鼓风机,达到节能的效益,大大降低机械故障发生的几率。
文档编号C02F3/02GK2748452SQ20042011589
公开日2005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日
发明者林长青 申请人:林长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