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多腔凸凹型改性滤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50428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孔多腔凸凹型改性滤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处理滤料,尤其是一种挂膜速度高,水力条件好的多孔多腔凸凹型改性滤料。
背景技术
目前,在曝气生物滤池中进行生物处理时,常用活性炭、球形陶粒、瓷砂等作为生物的挂膜载体进行生物处理,这些填料强度较低,填料堆积高,反冲洗失量大,水中交叉挂膜仃留时间短,在现有市场使用,满足不了在曝气生物滤池中滤料使用的需要,因而生物处理成本较高,处理效果不太好。
技术内容针对上述存在的用活性炭、球形陶粒、瓷砂作为滤料进行生物处理生产成本高,处理效果不太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强度高,水力条件好,生物处理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的多孔多腔凸凹型改性滤料。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价格低的陶土或瓷土制成一种改性滤料,所述改性滤料可由单个滤料本体形成,其滤料本体外形呈球形体或方形体;所述改性滤料也可由多个球形体滤料本体呈梅花状相互连接形成,在球形体或方形体上设置有彼此相隔或相连的通孔,在球形体或方形体表面上设置有彼此相隔的凸体或凹体,在球形体或方形体表面上设置有沟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球形体可以是实心体,也可是空心体;所述通孔为圆孔,也可以是方孔;所述凸体或凹体为半球体形,也可以是圆柱体形或方体形。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其球形体或方形体上设置有彼此相隔或相连的通孔,在其表面上设置有彼此相隔的凸体或凹体,在其表面上设置有沟槽,使其形成内部多腔、表面凸凹的网状体,因而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在生物处理时能形成交叉紊流状态,能提高滤料的挂膜速度,改变滤料本体的水力条件,提高了生物处理效果,降低了生物处理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单个实心球形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单个空心球形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单个方形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单个方形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五种三个球形体连体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滤料本体 2、通孔 3、凸体 4、凹体 5、沟槽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在图1中,滤料本体1呈球形实心状,直径大小为5-80毫米,它由陶土、瓷土材料利用PYC强化生产而成,在球形体上开有三个彼此相互平行的通孔2,孔径为1-10毫米,在球形体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彼此相隔的凸体3,凸体3为半球体形,也可是圆柱体形或方形体,凸体3直径为1-10毫米,所述凸体3彼此相互上下平行,左右交错设置。
实施例2在图2和图3中,滤料本体1呈球形空心状,直径大小为20-80毫米,它由陶土、瓷土材料利用PYC强化生产而成,在空心球形体表面上开有五条相互贯通式纵向沟槽5和一条横向沟槽5,在空心球形体表面沟槽5之间设置有凸体3,所述空心球体壁厚为10-30毫米。
实施例3在图4中,滤料本体1呈方形体状,外形尺寸50×100×300毫米,它由陶土、瓷土材料利用PYC强化生产而成,在方形体表面上开有三条贯通式沟槽5,在方形体表面上和沟槽5之间设置有凹体4。
实施例4在图5中,滤料本体1呈方形体状,外形尺寸50×100×300毫米,它由陶土、瓷土材料利用PYC强化些产而成,在方形体表面上开有三条贯通式沟槽5,在方形体表面上和沟槽5之间设置有凸体3、凹体4和通孔2。
实施例5在图6中,改性滤料由三个球形实心体或球形空心体滤料本体1呈梅花状相互粘接而成,也可由三个以上个球形实心体或球形空心体滤料本体1呈梅花状相互粘接而形成连体改性滤料,在球形体表面设有凸体3或凹体4和沟槽5。
权利要求1.一种多孔多腔凸凹型改性滤料,所述改性滤料由单个滤料本体(1)形成,滤料本体(1)外形呈球形体或方形体,其特征是所述改性滤料也可由多个球形体呈梅花状相互连接形成,在球形体或方形体上设置有彼此相隔或相连的通孔(2),在球形体或方形体表面上设置有彼此相隔的凸体(3)或凹体(4),在球形体或方形体表面上设置有沟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多腔凸凹型改性滤料,其特征是所述通孔(2)可以是圆孔,也可以是方孔,彼此相互平行或交叉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多腔凸凹型改性滤料,其特征是所述凸体(3)或凹体(4)为半球体形,也可为圆柱体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多腔凸凹型改性滤料,其特征是所述球形体可以是实心体,也可以是空心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多孔多腔凸凹型改性滤料,其特征是所述凸体(3)或凹体(4)彼此交错或平行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多腔凸凹型改性滤料,其特征是所述沟槽(5)呈纵向设置,或/和横向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孔多腔凸凹型改性滤料,它由陶土或瓷土制成球形体或方形体,球形体或方形体上设置有彼此相隔或相连的通孔(2),在其表面上设置有彼此相隔的凸体(3)、凹体(4)以及沟槽(5),使其形成内部多腔、表面凸凹的网状体,因而它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在生物处理时能形成交叉紊流状态,能提高滤料的挂膜速度,改变滤料的水力条件,提高了生物处理效果,降低了生物处理成本。
文档编号C02F3/10GK2763260SQ20052011018
公开日2006年3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2日
发明者彭建萍 申请人:彭建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