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土池养殖的水质和藻相异位调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32798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鳗鱼土池养殖的水质和藻相异位调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渔业水体净化的异位水处理方法,尤其是鳗鱼土池养 殖的水质和藻相异位调控系统。
背景技术
土池养鳗在我国南方地区发展很快,与水泥池养鳗相比,土池养 鳗具有投资少、管理简单、容易普及推广等优点。但土池养鳗也存在 着耗水量大、水质不稳定、池塘藻相变化大、鳗鱼发病率高、以及药
残等问题。据调查,我国南方地区的养鳗土池面积在5 20亩间,一 般都是利用附近的水资源进行流水或补充新水的养殖方式,平时每 10天 15天加注新水1次,夏、秋季每5天 7天1次,每次换水 量为全池的10%左右。鳗鱼养殖需要较好的水质和稳定的藻相,主要 的水质指标要求为PH 7.0 8.5,溶解氧4 llmg/l,铵态氮< 0. lmg/1,化学耗氧量10 15mg/l,主要藻类组成要求以绿藻类的衣 藻、悬球藻和小球藻为优势藻。土池养鳗由于受到外界环境和气候等 因素的影响,补充水源水质难以得到保障,直接影响了鳗池的水质稳 定和藻类组成群落的稳定,尤其在夏秋季节养鳗土塘的藻类组成(藻 相)变化较快,常常会出现短时间的藻类大量繁殖与死亡,严重影响 着鳗鱼的养殖安全和生产效益。近年来,我国鳗鱼土池养殖主要有土 池生态养殖模式、地表渗透水养殖模式、深井精养养殖模式等,这些
4养殖模式一般都是采用改善原水水质,或通过在池塘周边种植水生植 物并定期使用益生菌改善土池底质的办法,这些模式虽然对改善养殖 环境有一定的效果,但对鳗池水环境的稳定性控制效果不大。还有一 些养殖单位利用构建藻、贝生物滤池和生化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池塘 鳗鱼养殖,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种方法处理效率较低,对于池 塘内藻类的控制效果不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可以提高养殖水体
的产量,如台湾的超集约室外循环水养殖日本鳗系统采用网目100um 鼓式微滤机、沉浸式和滴滤式滤槽、溶氧锥、自动投饵机、水质监控 系统、紫外杀菌等设备进行全封闭生产,产量可以达到40kg/m2以上, 但系统复杂、投资较高、运行管理复杂,不适合池塘鳗鱼养殖。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鳗池藻相不稳定、池塘循环水处理效率较低的缺陷和 鳗鱼土池养殖的特点,提供一种能够处理一定量的水体的方法对鳗鱼 土池内的藻类密度和有机物质含量进行控制,维持养鳗土池水质、藻 相稳定、实现鳗鱼土池养殖健康、节水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微滤机、暗式生化池和由调节水池、 潜水泵、上下水位控制器组成的自控输水系统,在鳗池中间部位安装 取水管,鳗池的取水管汇集到一个窨井,由窨井自动调节各个鳗池的 水位,其特征是窨井与微滤机通过带阀门的管线连接;微滤机固定在 微滤机池上,并且进水口低于鳗池的水面0.75m以下,微滤机筛网支 架上装液位控制器,当微滤机内因沉积物增多引起水位上升时,通过 水位控制自冲洗泵对网筛进行冲洗,被冲洗的污染物通过排污管排出,微滤机滤过的水自流进入暗式生化池;暗式生化池为水泥砖结构, 长X宽X高为16X3X1.8m3,内置聚烯烃类和聚酰胺为材料制成的立 体弹性填料和微孔曝气系统的微孔管,填料丝条呈立体均匀排列辐射 状态,以利于气水、生物膜得到充分混合交换,丝条直径0. 4-0. 5mm, 丝条密度3300根/米;曝气系统选用涡轮式气泵通过布置在生化池底 部的微孔管进行曝气增氧,气水比为0.7-1:1;暗式生化池顶部覆盖 黑色塑胶布,防止生化池内藻类生长,经过暗式生化池的水自流进入 自控输水系统的调节水池;调节水池为砼结构池,面积为8.5mV池深 为2.5m;上下水位控制器固定于调节水池的池壁上,上下水位控制 器由互相隔离的浮球组体和继电器组体两部分组成,浮球受液位的变 化,通过轴的传动,使两块互相隔离的磁钢相互排斥或吸合,从而带 动继电器的触点动作,由控制箱实现泵的开、停和液位报警;鳗池排 放水通过机械过滤、暗式生化分解、水量调节与处理回用环节,每小 时水处理量为80 120m3,去除水中的藻类、悬浮物质和溶解有机物 质,使鳗池中始终保持一定量的藻类和合理的养殖水质,保持鳗池养 殖环境的稳定。
本发明的优点是微滤机占用空间小、处理效率高、可调换滤筛和 冲洗,可以去除鳗池排放水中80%以上的大型藻类、粘连藻类和浮游 动物以及悬浮物质,有利于净化水质和绿藻的生长;暗式生化系统弹 性填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空隙率,可大量培养生物膜,有效分解
水体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质和截留分解部分悬浮物质,同时立体弹性填 料较大的空隙率有利于反冲洗,暗式结构又可以防止藻类的生长;自控输水系统可以根据池塘水质和藻类状况调节水处理量,通过对鳗鱼 池内一定流量水体的处理来调控鳗鱼池内的水质和藻相,达到对鳗鱼 池内的藻类密度和有机物质含量的合理控制。经实验证明,以上系统 组合使用较之单项工艺具有更高的效率。该系统应用于鳗鱼土池养
殖,可使池内的绿藻优势度比传统塘高50%以上,绿藻类稳定时间比 传统塘高80%以上,鳗池水质指标稳定在以下范围内C0D<15mg/L、 D0>5mg/L、 NH4+<1.0mg/L、 N032_<30mg/L、 N02-<0. 5mg/L、 PH 〉6.5,鳗鱼池透明度大于35厘米,藻类变化稳定,试验期间没有疾 病发生,节约水源、健康养殖。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2是系统中设有珊瑚砂快滤池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3是系统中设有珊瑚砂快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见附图1,鳗鱼土池养殖的水质和藻相异位调控系统 由可更换网筛微滤机l、暗式生化池2、自控输水系统4组成。以养 殖池水平面为基准,各主要部分水平高差设计为微滤机1进水口
-0.75m,生化池2出水口 (溢水口)-1. 10m,整个系统采取一级动力 提水,其它部分利用水位自流。在鳗池中间部位安装011OmmPVC取水 管,所有鳗池的取水管都汇集到一个窨井,由窨井自动调节各个鳗池 的水位,窨井与微滤机1通过带阀门的015OmmPVC管线连接。
微滤机1选用WL-100型微滤机固定在微滤机池上(微滤机进水口低于鳗池的水面0. 75m以下),配套构筑混凝土的微滤机集水池的 长X宽X高为2.5mXL5mX1.0 m,网筛的网目为200目,微滤机1 筛网内支架上安装液位控制器,当微滤机内因沉积物增多引起水位上 升时,通过水位控制自冲洗泵对网筛进行冲洗,被冲洗的污染物通过 排污管排出。
微滤机1滤过的水自流进入暗式生化池2,暗式生化池采用水泥 砖混结构,设计为16X3X1. 8m3。暗式生化池内置立体弹性填料和曝 气系统,生化滤料采用弹性生物填料,根据鳗鱼池COD负荷情况,选 择丝条直径0.4-0,5訓;丝条密度3300根/米,COD负荷1.6-2.0 KgC0D/ m3.d,填料的比表面积150m7m3以上,弹性填料上可大量培养 生物膜,有效分解水体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质和截留分解部分悬浮物 质,弹性填料较大的空隙率有利于反冲洗。生化池顶部覆盖黑色塑胶 布,暗式结构可以防止藻类的生长。用涡轮式气泵对生化渠曝气增氧, 设计气水比O. 7-1:1。
自控输水系统4由调节池、潜水泵、上下水位控制器组成;自控 输水系统4的调节水池为砼结构池,按照药效接触时间10min调节水 池面积为8. 51112左右、池深为2. 5m,用于释放0102等消毒药物和生石 灰等水质调节物质。调节池水流通过潜水泵抽回到养殖池中,潜水泵 选用80mVh,扬程5米的潜水泵。上下水位控制器固定于调节水池的 池壁上,上下水位控制器由互相隔离的浮球组体和继电器组体两部分 组成,浮球受液位的变化,通过轴的传动,使两块互相隔离的磁钢相 互排斥或吸合,从而带动继电器的触点动作,经控制箱实现泵的开、停和液位报警。
鳗池排放水通过机械过滤、暗式生化分解、水量调节与处理回用 环节,去除水中的藻类、悬浮物质和溶解有机物质;系统日循环水处 理量为总养殖水体的10%。
实施例2:见附图2、附图3,鳗鱼土池养殖的水质和藻相异位 调控系统由可更换网筛微滤机1、暗式生化池2、珊瑚砂快滤池3、 自控输水系统4组成。在鳗池中间部位安装011OramPVC取水管,所有 鳗池的取水管都汇集到一个窨井,由窨井自动调节各个鳗池的水位。
窨井与微滤机1通过带阀门的015OmmPVC管线连接。微滤机进水 口设计低于养殖池的水面0.75m以下。以养殖池水平面为基准,各主 要部分水平高差设计为微滤机1进水口-O. 75m,生化池2出水口 (溢 水口) -1. 10m,珊瑚砂快滤池3出水口-l. 50m。整个系统采取一级动 力提水,其它部分利用水位自流。
微滤机1选用WL-100型微滤机,选择网目为120目的网筛,配 套构筑混凝土的微滤机集水池的长X宽X高为2. 5mX 1. 5mX 1. 0 m。 微滤机1筛网内支架上安装液位控制器,当微滤机内因沉积物增多引 起水位上升时,通过水位控制自冲洗泵对网筛进行冲洗,被冲洗的污 染物通过排污管排出。
微滤机滤过的水自流进入暗式生化池2,生化池采用暗式水泥砖 混结构,设计为16X3X1. 8m3。生化滤料采用弹性生物填料,根据鳗 鱼池COD负荷情况,选择生化渠生化填料的比表面积200m7m3,丝条 直径0. 4-0. 5mm,丝条密度3300根/米,COD负荷1. 6-2. 0 KgCOD/ m3. d。用涡轮式气泵对生化渠曝气增氧,设计气水比0.7-1:1。
生化池2至自控输水系统4调节水池的流经之间设珊瑚砂快滤池 3,珊瑚砂快滤池3由两级滤池组成,水泥砖混结构,每级滤池的长 X宽X高为2. 5mX2.0mX2. 5m。珊瑚砂快滤池两级滤池结构相同, 珊瑚砂快滤池滤层高度为70厘米,均由3层不同规格珊瑚砂和穿孔 隔板组成,下、中、上三层的高度比例为4:2:1,下、中、上三层珊 瑚砂的粒径分别为下020 50mm、中010 2Ornrn、上0<lOmm,穿 孔板为0. 5厘米厚PVC板,按200个/1112孔均布,孔径为010mm。珊 瑚砂快滤池可有效截留分解死亡的生物膜、微藻和溶解性有机物质。 自控输水系统4由调节池、潜水泵、上下水位控制器组成;自控 输水系统4的调节水池为砼结构池,按照药效接触时间10min调节水 池面积为8. 5!!12左右、池深为2. 5m,用于释放C102等消毒药物和生石 灰等水质调节物质。上下水位控制器固定于调节水池的池壁上,上下 水位控制器由互相隔离的浮球组体和继电器组体两部分组成,浮球受 液位的变化,通过轴的传动,使两块互相隔离的磁钢相互排斥或吸合, 从而带动继电器的触点动作,经控制箱实现泵的开、停和液位报警。 潜水泵选用120m7h,扬程5米的潜水泵,调节池水流通过潜水泵抽 回到养殖池中。系统每日的水处理量为总养殖水体的10%。
权利要求
1. 鳗鱼土池养殖的水质和藻相异位调控系统,包括采用微滤机、暗式生化池和由调节水池、潜水泵、上下水位控制器组成的自控输水系统,各个鳗池中间部位安装取水管,取水管汇集到一个窨井,由窨井自动调节各个鳗池的水位,其特征是窨井与微滤机通过带阀门的管线连接;微滤机固定在微滤机池上,并且进水口低于鳗池的水面0.75m,微滤机筛网支架上装液位控制器,当微滤机内因沉积物增多引起水位上升时,通过水位控制自冲洗泵对网筛进行冲洗,被冲洗的污染物通过排污管排出,微滤机滤过的水自流进入暗式生化池;暗式生化池为水泥砖结构,长×宽×高为16×3×1.8m3,内置聚烯烃类和聚酰胺为材料制成的立体弹性填料和微孔曝气系统的微孔管,填料丝条呈立体均匀排列辐射状态,丝条直径0.4-0.5mm,丝条密度3300根/米;曝气系统用涡轮式气泵通过布置在生化池底部的微孔管进行曝气增氧,暗式生化池顶部覆盖黑色塑胶布,防止生化池内藻类生长,经过暗式生化池的水自流进入自控输水系统的调节水池;调节水池为砼结构池,面积为8.5m2,池深为2.5m;上下水位控制器固定于调节水池的池壁上,上下水位控制器由互相隔离的浮球组体和继电器组体组成,浮球通过轴的传动使两块互相隔离的磁钢相互排斥或吸合,从而带动继电器的触点动作,由控制箱实现泵的开、停和液位报警;鳗池排放水每小时处理量为80~120m3,去除水中的藻类、悬浮物质和溶解有机物质,使鳗池中保持一定量的藻类和合理的养殖水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鳗鱼土池养殖的水质和藻相异位调控系统, 其特征是暗式生化池至自控输水系统调节水池的流程之间设珊瑚砂快滤池,珊瑚砂快滤池由两级结构相同的滤池组成,每级滤池的长x宽X高为2. 5mX2.0mX2.5m,珊瑚砂快滤池滤层高度为70厘米,均 由3层不同规格珊瑚砂和穿孔隔板组成,下、中、上三层的高度比例 为4:2:1,下、中、上三层珊瑚砂的粒径分别为下020 50ram、中 010 20ram、上0<lOmm,穿孔隔板为0. 5厘米厚PVC板,按200个 /n/孔均布,孔径为010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鳗鱼土池养殖的水质和藻相异位调控系 统,其特征是暗式生化池的立体弹性填料比表面积为150-200m7m3, 微孔管进行曝气增氧气水比为0. 7-1:1。
全文摘要
鳗鱼土池养殖的水质和藻相异位调控系统,涉及渔业水体处理,需要解决鳗池藻相不稳定、水处理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微滤机、生化池和自控输水系统,鳗池中取水管汇集到窨井,其特征是窨井与微滤机通过管线连接;微滤机固定在微滤机池上且进水口低于鳗池的水面0.75m,微滤机筛网支架上装液位控制器控制自冲洗泵对网筛进行冲洗;微滤机滤过的水自流进入生化池,生化池内置填料和微孔曝气系统的微孔管,顶部覆盖黑色塑胶布;生化池的水自流进入自控输水系统的调节池;鳗池水通过机械过滤、生化分解、水量调节与处理回用环节,去除水中的藻类、悬浮物质和溶解有机物质,使鳗池保持一定量的藻类和合理的养殖水质。本发明用于鳗鱼土池养殖。
文档编号C02F9/14GK101468858SQ20071017387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9日
发明者琦 倪, 刘兴国, 凡 吴, 江 周, 箐 杨, 王鹏祥, 黄种持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