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氰化物漂洗水的回用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0066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氰化物漂洗水的回用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处理氰化物的漂洗水的回用回收装置,属于电镀废水处理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氰根具有很好的络合性、表面活性,在某些电镀生产中被大量使用,如镀铜、 镀锌、镀银、镀金等及某些活化液、退镀液中,都可采用氰化物,因而也排出了大量的含氰废 水。 目前含氰废水处理多采用化学处理法,比较常用的是碱性氯化法和臭氧氧化法。 臭氧氧化法处理水质好,不存在余氯问题,但是电耗大,设备投资大,工程实际应用较少。碱 性氯化法主要根据氰化物的性质,采用氧化剂(如次氯酸钠、漂白粉或液氯等)进行两级氧 化破氰处理第一步使氰化物转化为氰酸盐,进而氰酸盐进一步水解,在第二步反应中生成 无毒物而从水中去除。采用碱性氯化法,因操作管理简便,同时可将部分有毒的重金属生成 难溶沉淀物,并且氯的品种可选择,因此已普及使用。但在用碱性氯化法处理含氰废水时, 如果设备密闭不好,剧毒的氯化氰气体会逸入空气中,造成空气的严重污染;另外,为了能 充分处理高浓度含氰废水,氯化物的用量很大,造成废水中的氯离子浓度很高,过量的氯离 子极易与废水中的铜离子形成络合物而使处理废水中的铜离子超标,同时,含高浓度氯离 子的漂洗水,极易使地表水和土壤产生盐化,水利设施发生腐蚀。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漂洗水可回用、金属离子可回收、处 理成本低的氰化物漂洗水的回用回收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使含氰废 水的处理过程实现节能减排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氰化物漂洗水的回用回收装置,包括原水预处理单元、淡水 回用处理单元及浓水回收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水预处理单元依次由原水箱、提 升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精密过滤器、高压泵及I级反渗透装置串接而成,所述 的淡水回用处理单元依次由淡水箱、提升泵、阳离子交换柱及阴离子交换柱串接而成,所述 的浓水回收处理单元依次由浓水箱、提升泵、活性炭过滤器、精密过滤器、高压泵及II级反 渗透装置串接而成,其中1级反渗透装置的淡水出口与淡水箱的进水口相连通,I级反渗 透装置的浓水出口与浓水箱的进水口相连通;11级反渗透装置的淡水出口与原水箱的进 水口相连通,II级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与浓水箱的进水口相连通;阴离子交换柱的出水 口与氰化物漂洗槽的进水口相连通。 在浓水回收处理单元中的提升泵与活性炭过滤器间的串接管道上最好设有浓縮 液返回电镀槽的支路管道。 在II级反渗透装置的淡水出水管上最好设有淡水返回氰化物漂洗槽的支路管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氰化物漂洗水的回用回收,回用水达90%,回 收浓液达10%,使含氰废水的处理过程实现了零排放;不仅使用水量得到大大节约,还使 其中的金属离子得到回收,既解决了现有氰化物的漂洗处理过程所存在的成本高、空气污 染大、铜离子易超标等问题,又避免了氰化物漂洗水对地表水和土壤产生的盐化问题及对 水利设施产生的腐蚀问题,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节能减排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原水箱;2、提升泵;3、多介质过滤器;4、活性碳过滤器;5、精密过滤器; 6、高压泵;7、 I级反渗透装置;8、淡水箱;9、提升泵;10、阳离子交换柱;11、阴离子交换柱; 12、浓水箱;13、提升泵;14、活性碳过滤器;15、精密过滤器;16、高压泵;17、 II级反渗透装 置;18、浓縮液返回电镀槽的支路管道;19、淡水返回氰化物漂洗槽的支路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氰化物漂洗水的回用回收装置,包括原水预处理单元、 淡水回用处理单元及浓水回收处理单元,所述的原水预处理单元依次由原水箱1、提升泵 2、多介质过滤器3、活性炭过滤器4、精密过滤器5、高压泵6及I级反渗透装置7串接而成, 所述的淡水回用处理单元依次由淡水箱8、提升泵9、阳离子交换柱10及阴离子交换柱11 串接而成,所述的浓水回收处理单元依次由浓水箱12、提升泵13、活性炭过滤器14、精密过 滤器15、高压泵16及II级反渗透装置17串接而成,其中1级反渗透装置7的淡水出口与 淡水箱8的进水口相连通,I级反渗透装置7的浓水出口与浓水箱12的进水口相连通;11 级反渗透装置17的淡水出口与原水箱1的进水口相连通,II级反渗透装置17的浓水出口 与浓水箱12的进水口相连通;阴离子交换柱11的出水口与氰化物漂洗槽的进水口相连通。 在浓水回收处理单元中的提升泵13与活性炭过滤器14间的串接管道上最好设有 浓縮液返回电镀槽的支路管道18,以便经过多次循环回收处理后的浓液中的金属离子得到 回收。 在II级反渗透装置17的淡水出水管上最好设有淡水返回氰化物漂洗槽的支路管 道19,以便II级反渗透装置的清洗水可作为氰化物的漂洗水得到回用。 本实用新型的运行过程如下原水箱l中的氰化物漂洗水,由提升泵2送入多介质 过滤器3,然后流入活性炭过滤器4和精密过滤器5,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颗粒悬浮物等 物质,精密过滤器5的出水经高压泵6压入I级反渗透装置7,以实现氰化物与水分子的初 步分离;分离得到的淡水流入淡水箱8,由提升泵9送入阳离子交换柱10及阴离子交换柱 11,以进一步去除淡水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阴离子交换柱11的出水流入氰化物漂洗槽以 作为漂洗水循环使用;分离得到的浓水流入浓水箱12,由提升泵13送入活性炭过滤器14, 然后流入精密过滤器15,然后由高压泵16压入II级反渗透装置17中处理,经II级反渗 透装置17处理得到的淡水返回到原水箱1中以进行循环回用回收处理,经II级反渗透装 置17处理得到的浓水再返回到浓水箱12中以进行循环回收处理;当要清洗处理本实用新 型的整个装置时,首先要将浓水箱中的浓縮液由提升泵13送入浓縮液返回电镀槽的支路管道18中以回收其中的金属离子,浓水回收处理单元的清洗水可由设在II级反渗透装置 17的淡水出水管上的淡水返回氰化物漂洗槽的支路管道19返回到氰化物漂洗槽中以循环 使用。
权利要求一种氰化物漂洗水的回用回收装置,包括原水预处理单元、淡水回用处理单元及浓水回收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水预处理单元依次由原水箱、提升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精密过滤器、高压泵及I级反渗透装置串接而成,所述的淡水回用处理单元依次由淡水箱、提升泵、阳离子交换柱及阴离子交换柱串接而成,所述的浓水回收处理单元依次由浓水箱、提升泵、活性炭过滤器、精密过滤器、高压泵及II级反渗透装置串接而成,其中I级反渗透装置的淡水出口与淡水箱的进水口相连通,I级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与浓水箱的进水口相连通;II级反渗透装置的淡水出口与原水箱的进水口相连通,II级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与浓水箱的进水口相连通;阴离子交换柱的出水口与氰化物漂洗槽的进水口相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氰化物漂洗水的回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浓水回收处 理单元中的提升泵与活性炭过滤器间的串接管道上设有浓縮液返回电镀槽的支路管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氰化物漂洗水的回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II级反渗透 装置的淡水出水管上设有淡水返回氰化物漂洗槽的支路管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氰化物漂洗水的回用回收装置,其包括原水预处理单元、淡水回用处理单元及浓水回收处理单元,原水预处理单元依次由原水箱、提升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精密过滤器、高压泵及I级反渗透装置串接而成,淡水回用处理单元依次由淡水箱、提升泵、阳离子交换柱及阴离子交换柱串接而成,浓水回收处理单元依次由浓水箱、提升泵、活性炭过滤器、精密过滤器、高压泵及II级反渗透装置串接而成,其中I级反渗透装置的淡水出口与淡水箱相连通,其浓水出口与浓水箱相连通;II级反渗透装置的淡水出口与原水箱相连通,其浓水出口与浓水箱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回用水达90%,回收浓液达10%,使含氰废水的处理过程实现了零排放。
文档编号C02F101/18GK201458853SQ200920074838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7日
发明者山卫东, 韩卫民 申请人:上海雅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