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污水处理沉降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0297阅读:16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田污水处理沉降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离装置,特别涉及到一种油田污水处理沉降罐。
背景技术
沉降罐因其工艺简单、经济、有效而作为油田采出水处理的首选工艺,该 工艺为后续工艺如絮凝、气浮及过滤极大地减轻了负荷,是污水处理工艺中不
可或缺的龙头工序。但现有的沉降罐多采用竖流式,该类沉降罐有两大缺点 一、收油不连续竖流式沉降罐上部设计的集油槽多为圏环固定式,并在同一 水平面上。若连续除油,由于油层较浅,故收油槽收集的油含水量较大,使循 环处理的水量增加,相当于增加了沉降罐的负荷,降低了沉降罐的处理效率。 若定期收油,由于上层油停留在罐内时间较长,易形成老化油。甚至在上层表 面形成不可流动的一层硬盖,难以实现预想的收油效果,并且给后续处理造成 困难。二、固液分离不好竖流式沉降罐多采用上部进水,下部出水,污水自 上而下流动。污水中的油与水逆向流动,由于油与水的密度差可以在沉降罐中 上升至液面,达到油水分离的效杲。污水中的固体颗粒则与污水一齐向下,至 集水口后,与水一齐流出。沉P条耀虽然能除支一部分固体颗粒,但是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油田污水处理沉降罐, 它汲取平流式沉降池和竖流式沉降罐的优点,建立沉降罐新型流场,使沉降罐 既能连续收油,又能提高固液分离效果,让竖流式沉P争罐发挥更大的效能。
本实用新型的油田污水处理沉降罐是由液位槽、出水口、集水器、排油口、 排泥管组和污泥出口等结构构成。扩散分配器设于罐体内壁的上部,进水口通 过罐体i^X扩散分配器内,集水器设于扩散分配器的相对位置罐体内壁的下部。中间隔板置于罐体的轴线上、上沿顶扩散分配器的水平线上、下沿抵集水器的 水平中线上、面对扩散分配器、背对集水器,在顺着中间隔板的上沿向上延伸 向后倾斜间隔排列着一组截面为<形上导流板,在顺着中间隔板的下沿向下延伸 向前倾斜间隔排列着一组形下导流板。液位槽挂于罐体外壁,出水管连 通于集水器至液位槽,液位槽底部设有出水口。收油槽底部有出油管连至罐体
底的排油口;平设罐体的底部的排泥管组连通至排泥口 。
综上所述,该实用新型保留了其他沉降罐的优点,并在其基础上实现连续 排油、固液分离效果好、并充分利用空间。


说明书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油田污水处理沉降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油田污水处理沉降罐是罐体1设置了进水口 2、扩散分配器3、 中间隔板4、收油槽5、液位槽6、出水口 7、集水器8、排油口9、排泥管组IO 和污泥出口ll构成。其中,扩散分配器3设于罐体1内壁的上部,进水口2通 过罐体1进入扩散分配器3内;集水器8设于扩散分配器3的相对位置罐体10 内壁的下部;中间隔^反4置于罐体1的轴线上、上沿顶扩散分配器3的水平线 上、下沿抵集水器8的水平中线上、面对扩散分配器3背对集水器8;在顺着中 间隔板4的上沿向上延伸向后倾斜间隔排列着一组截面为<形上导流板12,在顺 着中间隔板4的下沿向下延伸向前倾斜间隔排列着一组/^形下导流板13;液 位槽6挂于罐体1外壁,出水管14连通于集水器8至液位槽6,液位槽底部设 有出水口 7;收油槽5底部有出油管15连至罐体1底的排油口 9。平设罐体1 的底部的排泥管组IO连通至排泥口 11。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罐体设置了进水口、扩散分配器,用此结构取代辐射式配水管系,与集水器对应。
罐的中部加一分区的中间隔板。由于中间隔板的存在,4吏流体分流成两个 部分。上部流体水平流动,具有水平流沉降罐的分离效果。同时水平流必然形 成水的进口液位较高,水流可带动浮到液面上的油层跟水一起向前流向收油槽, 从而达到连续收油的效果。在中间隔板前,较大的油珠已经浮到油层内。隔板 后水的主流方向向下,与竖流式沉降罐基本相同。细小油珠产生的速度差使其 碰撞,进一步达到油水分离的效果。下部流体在隔板前与竖流式沉P争罐的流态 相近,而在隔板后的流态呈水平流。水平流除泥的效果较好,从而达到了更多 地除去固体颗粒的目的。在隔板的两面有部分死区,该死区的作用按"零速度理 论"可以使油和泥不受流态的干扰达到更好的分离。
为了充分利用沉降罐的空间,在两股水流转换流向的地方加有导流板,使竖 向流和水平流更为均匀。
收油槽为弧形固定收油槽。为避免在死区的上部产生收油困难,收油槽的边 缘伸入到罐内,并使其处在具有水平流动的位置上。
权利要求1、油田污水处理沉降罐,是在罐体(1)设置了进水口(2)、扩散分配器(3)、中间隔板(4)、收油槽(5)、液位槽(6)、出水口(7)、集水器(8)、排油口(9)、排泥管组(10)和污泥出口(11)构成,其特征在于扩散分配器(3)设于罐体(1)内壁的上部,进水口(2)通过罐体(1)进入扩散分配器(3)内;集水器(8)设于扩散分配器(3)的相对位置罐体(1)内壁的下部;中间隔板(4)置于罐体(1)的轴线上、上沿顶扩散分配器(3)的水平线上、下沿抵集水器(8)的水平中线上、面对扩散分配器(3)背对集水器(8);在顺着中间隔板(4)的上沿向上延伸向后倾斜间隔排列着一组截面为<形上导流板(12),在顺着中间隔板(4)的下沿向下延伸向前倾斜间隔排列着一组 id="icf0001" file="Y2009200989340002C1.tif" wi="10" he="5" top= "114" left = "175"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orientation="portrait" inline="yes"/>形下导流板(13);液位槽(6)挂于罐体(1)外壁,出水管(14)连通于集水器(8)至液位槽(6),液位槽(6)底部设有出水口(7);收油槽(5)底部有出油管(15)连至罐体(1)底的排油口(9);平设罐体(1)的底部的排泥管组(10)连通至排泥口(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油田污水处理沉降罐属于分离装置,是由液位槽、出水口、集水器、排油口、排泥管组和污泥出口构成。扩散分配器设于罐体内壁的上部,进水口通过罐体进入扩散分配器内,集水器设于扩散分配器的相对位置罐体内壁的下部。中间隔板置于罐体的轴线上、上沿顶扩散分配器的水平线上、下沿抵集水器的水平中线上、面对扩散分配器、背对集水器,在顺着中间隔板的上沿向上延伸向后倾斜间隔排列着一组截面为<形上导流板,在顺着中间隔板的下沿向下延伸向前倾斜间隔排列着一组∧_形下导流板。液位槽挂于罐体外壁,出水管连通于集水器至液位槽,液位槽底部设有出水口。本实用新型实现连续排油、固液分离效果好、并充分利用罐内空间。
文档编号C02F1/40GK201334387SQ20092009893
公开日2009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4日
发明者于恩邦, 李继凤, 梁文义 申请人:李继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