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滤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1690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滤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生物滤池是以土壤自净原理为依据,在污水灌溉的实践基础上,经较原始的间 歇砂滤池和接触滤池而发展起来的人工生物处理技术。biological filter, trickling filter由碎石或塑料制品填料构成的生物处理构筑物。污水与填料表面上生长的微生物膜 间隙接触,使污水得到净化。 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非常好,在任何季节都能满足各地最严格的环保要求;不产 生二次污染;微生物能够依靠填料中的有机质生长,无须另外投加营养剂;生物滤池缓冲 容量大,能自动调节浓度高峰使微生物始终正常工作,耐冲击负荷的能力强;运行采用全自 动控制,非常稳定,无须人工操作。易损部件少,维护管理非常简单,基本可以实现无人管 理;生物滤池的池体采用组装式,便于运输和安装;在增加处理容量时只需添加组件,易于 实施,也便于气源分散条件下的分别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避免现有滤池
的气洗松动的可移动填料生物滤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滤池,从下往上包括进水区、过滤区和清水区,进水区的 一端连接进水管,清水区与出水管连接,过滤区填充有填料。 在上述生物滤池中,所述填料包括可移动填料和固定填料,所述可移动填料固定 在轨道上,可移动填料可随着轨道上下滑动,固定填料固定在过滤区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填料区包括可移 动和固定填料,通过可移动填料层和固定填料层之间的摩擦碰撞,简单实现带走多余和脱 落的生物膜,避免现有滤池的气洗松动,而只需水力冲洗过程,简化了冲洗过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物滤池正常处理污水工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滤池,从下往上包括进水区1、过滤区2和清 水区3,进水区1的一端连接进水管4,清水区3与出水管5连接,过滤区2填充有填料。所 述填料包括可移动填料21和固定填料22,所述可移动填料21固定在轨道6上,可移动填料 21可随着轨道6上下滑动,固定填料22固定在过滤区2中。 工作时,污水从进水管4进入进水区1,污水进入到过滤区2,污水通过生物降解去除有机物并过滤悬浮物,净化后的污水上流至清水区3,清水区3净化水溢流从出水管5流 出,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工作一段时间后进行反洗,通过轨道6移动带动可移动填料21的 移动,可移动填料21与固定填料22之间产生摩擦碰撞,实现过滤区2中填料的松动,使反 洗易于带走多余和脱落的生物膜。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从下往上包括进水区(1)、过滤区(2)和清水区(3),进水区(1)的一端连接进水管(4),清水区(3)与出水管(5)连接,过滤区(2)填充有填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包括可移 动填料(21)和固定填料(22),所述可移动填料(21)固定在轨道(6)上,可移动填料(21) 可随着轨道(6)上下滑动,固定填料(22)固定在过滤区(2)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滤池,从下往上包括进水区、过滤区和清水区,进水区的一端连接进水管,清水区与出水管连接,过滤区填充有填料。本实用新型的填料区包括可移动和固定填料,通过可移动填料层和固定填料层之间的摩擦碰撞,简单实现带走多余和脱落的生物膜,避免现有滤池的气洗松动,而只需水力冲洗过程,简化了冲洗过程。
文档编号C02F3/00GK201538709SQ200920236740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30日
发明者王永成, 陈伟华 申请人:广州科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