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滴落复合滤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5440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级滴落复合滤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湿地,属于污水生态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级滴落复合 滤池。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污水处理的生态工程技术,具有投资与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二次 污染低等优点,但也存在着占地面积大等主要缺点。根据流态的不同,人工湿地可分为表 流、潜流、垂直流等。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是集成了上行和下行等垂直流态的湿地类型,在 系统负荷、处理效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占地面积更少、处理效率更高的多级滴落复合滤池, 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多级滴落复合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顶部的集水池及其下方的多级垂直布置 复合流人工湿地构成,每级的人工湿地包括有一水池,水池中间有隔板分开成上行池与下 行池,下部联通,上行池、下行池装有填料;上、下级的复合流人工湿地的上行池、下行池交 错对应;上级复合流人工湿地的上行池底部联通带有侧面开孔的布水管,布水管下方设置 有破水板,所述的布水管与破水板位于其下级复合流人工湿地的下行池上方;集水池下方 联通有布水系统向其下方的复合流人工湿地布水。所述的多级滴落复合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流人工湿地为2-3级。所述的多级滴落复合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行池填料较上行池高20cm ;上 行池、下行池装有填料是指按粒径递增的方式自上而下依次填有土壤、砂石、砾石、碎石。本发明将复合流人工湿地在平面上布置的工程内容向空间发展,在减少占地面积 的同时,改善复氧条件,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集水池;2、布水管;3、破水板;4、下行池;5、上行池;6、土壤;7、砂石
与砾石;8、碎石。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实例针对镇区用地紧张的现状,采用多级滴落复合滤池作为主体工艺,对 260m3/d规模的乡镇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尽可能减少占地面积。多级滴落复合滤池,包括有顶部的集水池1及其下方的2级垂直布置复合流人工 湿地构成,每级的人工湿地包括有一水池9,水池9中间有隔板10分开成上行池5与下行池
34,上行池5、下行池4按粒径递增的方式自上而下依次填有土壤6、砂石与砾石7、碎石8,下 部联通。下行池4填料较上行池高20cm ;上、下级的复合流人工湿地的上行池5、下行池4 交错对应;上级复合流人工湿地的上行池5底部联通带有侧面开孔的布水管2,布水管2下 方设置有破水板3,所述的布水管2与破水板3位于其下级复合流人工湿地的下行池4上 方;集水池1下方联通有布水系统向其下方的复合流人工湿地布水。各级复合流人工湿地长X宽X高为20mX IOmX lm,为保证各级复合流人工湿地 的停留时间,在其上行池出水端设置可调节高度的出水口 ;出水口出水经布水管滴落于破水板,跌水充氧后进入下一级复合流人工湿地,强 化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氨氮的硝化以及磷的无机化过程,每级滴落高度1. 8m ;为保证布水均勻,布水管采用侧面开孔;为提高复氧效果,布水管2下20cm设置破水板3,采用2mm厚镀锌板,竖向开孔宽 3cm,间距5cm,滴落破水后水中DO可达6mg/L以上;该工程将平面布置的复合流人工湿地向空间发展,在节约用地的同时改善了复氧 条件,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级A标准。
权利要求
多级滴落复合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顶部的集水池及其下方的多级垂直布置复合流人工湿地构成,每级的复合人工湿地包括有一水池,水池中间有隔板分开成上行池与下行池,下部联通,上行池、下行池装有填料;上、下级的复合流人工湿地的上行池、下行池交错对应;上级复合流人工湿地的上行池底部联通带有侧面开孔的布水管,布水管下方设置有破水板,所述的布水管与破水板位于其下级复合流人工湿地的下行池上方;集水池下方联通有布水系统向其下方的复合流人工湿地布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滴落复合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流人工湿地为 2-3 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滴落复合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行池填料较上行 池高20cm ;上行池、下行池装有填料是指按粒径递增的方式自上而下依次填有土壤、砂石、 砾石、碎石。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滴落复合滤池,包括有顶部的集水池及其下方的多级垂直布置复合流人工湿地构成,每级的复合人工湿地包括有一水池,水池中间有隔板分开成上行池与下行池,下部联通,上行池、下行池装有填料;上、下级的复合流人工湿地的上行池、下行池交错对应;上级复合流人工湿地的上行池底部联通带有侧面开孔的布水管,布水管下方设置有破水板,所述的布水管与破水板位于其下级复合流人工湿地的下行池上方;集水池下方联通有布水系统向其下方的复合流人工湿地布水。本发明将复合流人工湿地在平面上布置的工程内容向空间发展,在减少占地面积的同时,改善复氧条件,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
文档编号C02F9/14GK101973670SQ20101050524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9日
发明者张彦辉, 张浏, 陈云峰 申请人: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