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0190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环境工程的主要任务,相关处理工艺有很多,国内外一般都采用生化方法处理生活污水,因为污水的可生化性强。其中,采用分层生物滴滤技术的污水处理工艺是一种处理效果比较好的方法。

采用分层生物滴滤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一般包括初沉池、分层生物滴滤池与沉淀池等组件,但是由于这些组件为分散式结构,致使整个污水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大,制造成本高,难以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初沉池、分层生物滴滤池及沉淀分离池,所述初沉池、所述沉淀分离池分别设置在分层生物滴滤池前后侧,形成一个整体构件,污水依次经过所述初沉池、分层生物滴滤池、所述沉淀分离池后排放。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初沉池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进水口及位于所述第一进水口上方的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初沉池和所述分层生物滴滤池;所述分层生物滴滤池的底部通过第一循环泵及第一管道与所述沉淀分离池的顶部连通;所述沉淀分离池的侧壁的上部设有第二出水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初沉池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泥口,所述沉淀分离池的底部设有第二排泥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层生物滴滤池内设有处理框架,所述处理框架包括层叠的格珊板,相邻格栅板之间填充有填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处理框架的上方设有布水系统,所述布水系统通过第二循环泵及第二管道与所述分层生物滴滤池的底部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初沉池内部在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之间设有出水堰,所述出水堰与所述初沉池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上清液收集槽,所述出水口与所述上清液收集槽连通;所述出水堰与所述初沉池的内壁之间保持有浮动间隙,所述出水堰能够在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上下浮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堰包括底板及垂直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的挡泥板,其中:所述底板的中部形成有通孔,所述挡泥板与所述底板的外周沿之间保持有第一间距,所述挡泥板与所述底板的内周沿之间保持有第二间距,所述底板的形状与所述初沉池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底板的尺寸小于所述初沉池的横截面尺寸,以使得所述底板的外周沿与所述初沉池的内壁之间保持有所述浮动间隙;所述挡泥板、所述底板和所述初沉池的内壁合围成环状的所述上清液收集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进水口的上方靠近所述第一进水口处设有下限位环,所述第一出水口的下方靠近所述第一出水口处设有上限位环,所述底板仅能在所述下限位环及所述上限位环之间上下浮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泥板的顶端为锯齿状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初沉池为正方体结构,所述底板为“回”形形状,所述底板的边长比所述初沉池的横截面的边长小5-10mm。、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将各个分散的组件整合成一个整体构件,减少了占地面积,降低了制造成本,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具体实施例中的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出水堰的俯视图;

图3为图1实施例中的出水堰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提出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初沉池1、分层生物滴滤池2及沉淀分离池3,所述初沉池1、所述沉淀分离池3分别设置在分层生物滴滤池2前后侧,形成一个整体构件,污水依次经过所述初沉池1、分层生物滴滤池2、所述沉淀分离池3后排放。其中:所述初沉池1用于对污水进行初步沉淀处理,以除去其中的大颗粒污泥;所述分层生物滴滤池2对污水进行分层生化过滤处理;所述沉淀分离池3对污水进行进一步的沉淀处理,以除去其中的残余污泥。

本实施例中,所述初沉池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进水口11及位于所述第一进水口11上方的第一出水口12,所述第一出水口12连通所述初沉池1和所述分层生物滴滤池2;所述分层生物滴滤池2的底部通过第一循环泵23及第一管道24与所述沉淀分离池3的顶部连通;所述沉淀分离池3的侧壁的上部设有第二出水口31。

污水从第一进水口11进入初沉池1中,在重力的作用下,污水中的大颗粒污染下沉至初沉池1,上清液上升至初沉池1的上部并经第一出水口12进入所述分层生物滴滤池2内;经分层生物滴滤池2处理后的污水经第一循环泵23及第一管道24提升至所述沉淀分离池3内进行进一步沉淀分离,其中的残余污泥下降至沉淀分离池3的底部,上清液自所述第二出水口31流出所述沉淀分离池3。

本实施例中,所述初沉池1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泥口13,所述沉淀分离池3的底部设有第二排泥口32。经所述第一排泥口13及所述第二排泥口32,能够定期导出初沉池1、沉淀分离池3底部的污泥。

本实施例中,所述分层生物滴滤池2内设有处理框架21,所述处理框架21包括层叠的格珊板,相邻格栅板之间填充有填料。污水进入分层生物滴滤池2的上部后,从层叠的格珊板的填料一层一层过滤后集中至分层生物滴滤池2的底部。其中:所述填料由石灰、水泥、粉煤灰、石膏、铝粉膏等建筑材料通过高温蒸压设备工艺或采用包括蒸压在内的其他各种工艺烧结而成的多孔填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框架21的上方设有布水系统22,所述布水系统通过第二循环泵25及第二管道26与所述分层生物滴滤池2的底部连通。经过生化过滤后的污水经第二循环泵25及第二管道26提升后返回至处理框架21的上方,然后经布水系统22均匀落入处理框架21,再一次被填料层过滤以实现循环生化过滤,以提升过滤效果。

在一些应用中,初沉池1中的污水的液面上存在大量的浮泥,为了防止浮泥随着初沉池1内的上清液从初沉池1中进入分层生物滴滤池2,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初沉池1内部在第一进水口11和第一出水口12之间设有出水堰14。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堰14包括底板14a及垂直连接在所述底板14a上的挡泥板14b,其中:所述底板14a的中部形成有通孔14c,所述挡泥板14b与所述底板14a的外周沿保持有第一间距,所述挡泥板14b与所述底板14a的内周沿保持有第二间距。挡泥板14b、底板14a和所述初沉池1的内壁合围形成与出水口4连通的环状的上清液收集槽17。所述收集槽17的高度大致为所述挡泥板14b的高度,其宽度大致为所述第一间距的尺寸。

所述底板14a的形状与所述初沉池1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底板14a的尺寸小于所述初沉池1的横截面尺寸,以使得所述底板14a的外周沿与所述初沉池1的内壁之间保持有浮动间隙。

由于底板14a的外周沿与初沉池1的内壁之前保留有浮动间隙,因此出水堰14能够随着初沉池1内的液位实现竖直方向上的上下浮动,从而实现出水堰14在竖直方向上的自动位置调节。

请继续参考图1,如果出水堰14的底板14a低于第一进水口11,则污水可能直接经过第一进水口11进入上清液收集槽17内,而如果出水堰14的底板14a高于第一出水口12,则液面上的浮泥能够经第一出水口12流出至所述分层生物滴滤池2内。因此,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水口11的上方靠近所述第一进水口11处设有下限位环15,所述第一出水口12的下方靠近所述第一出水口12处设有上限位环16,所述出水堰14的底板14a仅能在所述下限位环15及所述上限位环16之间上下浮动,从而保证出水堰14始终处于有效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初沉池1的工作原理如下:污水从第一进水口11进入初沉池1内,在重力的作用下,大颗粒污泥向下沉降至初沉池1的底部,上清液上升并经所述通孔14c进入所述出水堰14内,随后从挡泥板14b的上端溢出至上所述上清液收集槽17内,最后从第一出水口12流入至分层生物滴滤池2内。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泥板14b的顶端为锯齿状结构。相邻锯齿之间的缝隙具有良好的导流作用,其使得上清液能够顺利溢出至上清液收集槽17内,同时对浮泥产生过滤阻挡作用,并能有效防止浮泥进入上清液收集槽17内。

本发明中,初沉池1的横截面为正形,相应的,如图2所示,出水堰14的底板14a为“回”形形状。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底板14a的边长比所述初沉池1的横截面的边长小5-10mm。因此,底板14a与初沉池1的内壁之间的浮动间隙不超过10mm,液面上的浮泥难以经所述浮动间隙向上流入至上清液收集槽17内。

上文对本发明进行了足够详细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描述。所属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实施例中的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做出所有改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是由所述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的,而不是由实施例中的上述描述来限定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