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自动排水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3318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实验室用自动排水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水淡化净化系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实验室用自动排水净化系统,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随着高科技技术的发展,海水淡化技术趋势逐渐上升。特别是在工程实验室中,用于海水淡化的净化系统随处可见。由于海水含盐量极高,人们根据所需要达到含盐量的减少量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净化系统。以往传统的净化系统虽然都能达到基本的净化功能,但是在后期处理、维护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传统的设备在实验操作后都采用手动式将内部杂志清除,这样的清除方式既造成了清洁死角又浪费人力条件,不仅影响了实验的后续进行,而且给人们带了很大的不便。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弥补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排水功能、使用方便的净化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实验室用自动排水净化系统,包括蠕动泵、进水管、进水孔、处理池、玻璃隔板、底座、漏水口、翻转漏水器、增压装置、开关、压力杆、传动轴及拉杆;处理池由底座支撑,在其一端侧壁上进水孔,进水管与进水孔之间通过螺旋连接,同时进水管另一端设有蠕动泵,在处理池顶部安装增压装置,增压装置紧固在轴上,在轴上设有开关,压力杆通过横轴与开关连接,在处理池底部留有漏水口,漏水口下部连接拉杆,施加压力通过传动轴传动给拉杆。
所述的处理池内部设有若干层玻璃隔板,玻璃隔板外边缘与处理池内壁通过胶连接。
使用时,通过蠕动泵将海水抽近处理池内,液体流经进水管到达处理池的每层玻璃隔板,将液体充满后进入运行。当处理池中充满液体时,压力杆处于零力矩原始状态,此时可进行整个实验正常进行;当实验结束后,通过按住开关,增压装置提供压力,此时将压力经过压力杆,通过传动轴传动给拉杆,此时拉杆位移向下,翻转漏水器呈张开状态,此时处理器内水体自动流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排水系统的设计实现了净化系统的自能化,不仅可以使设备内部清洁更加彻底,不留有死角,最重要的是节省了人工劳动力,从而增加了净化系统的利用效率。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蠕动泵,2、进水管,3、进水孔,4、处理池,5、玻璃隔板,6、底座,7、漏水口, 8、翻转漏水器,9、增压装置,10、开关,11、压力杆,12、传动轴,13、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实验室用自动排水净化系统,包括蠕动泵1、进水管2、进水孔3、处理池4、玻璃隔板5、底座6、漏水口 7、翻转漏水器8、增压装置9、开关10、压力杆11、传动轴12、拉杆 13 ;处理池4由底座6支撑,在其一端侧壁上进水孔3,进水管2与进水孔3之间通过螺旋连接,同时进水管2另一端设有蠕动泵1,在处理池4顶部安装增压装置9,增压装置9紧固在轴上,在轴上设有开关10,压力杆11通过横轴与开关10连接,在处理池4底部留有漏水口 7,漏水口 7下部连接拉杆13,施加压力通过传动轴12传动给拉杆13。
所述的处理池4内部设有若干层玻璃隔板5,玻璃隔板5外边缘与处理池4内壁通过胶连接。
使用时,通过蠕动泵1将海水抽近处理池4内,液体流经进水管2到达处理池的每层玻璃隔板5,将液体充满后进入运行。当处理池4中充满液体时,压力杆11处于零力矩原始状态,此时可进行整个实验正常进行;当实验结束后,通过按住开关10,增压装置9提供压力,此时将压力经过压力杆11,通过传动轴12传动给拉杆13,此时拉杆13位移向下,翻转漏水器7呈张开状态,此时处理池4内水体自动流出。
权利要求
1.一种实验室用自动排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蠕动泵、进水管、进水孔、处理池、 玻璃隔板、底座、漏水口、翻转漏水器、增压装置、开关、压力杆、传动轴及拉杆;处理池由底座支撑,在其一端侧壁上进水孔,进水管与进水孔之间通过螺旋连接,同时进水管另一端设有蠕动泵,在处理池顶部安装增压装置,增压装置紧固在轴上,在轴上设有开关,压力杆通过横轴与开关连接,在处理池底部留有漏水口,漏水口下部连接拉杆,施加压力通过传动轴传动给拉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自动排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池内部设有若干层玻璃隔板,玻璃隔板外边缘与处理池内壁通过胶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水淡化净化系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实验室用自动排水净化系统。由动泵、进水管、进水孔、处理池、玻璃隔板、底座、漏水口、翻转漏水器、增压装置、开关、压力杆、传动轴及拉杆组成;处理池由底座支撑,在其一端侧壁上进水孔,进水管与进水孔之间通过螺旋连接,同时进水管另一端设有蠕动泵,在处理池顶部安装增压装置,增压装置紧固在轴上,在轴上设有开关,压力杆通过横轴与开关连接,在处理池底部留有漏水口,漏水口下部连接拉杆,施加压力通过传动轴传动给拉杆。自动排水系统的设计实现了净化系统的自能化,不仅可以使设备内部清洁更加彻底,不留有死角,最重要的是节省了人工劳动力,从而增加了净化系统的利用效率。
文档编号C02F103/08GK102502897SQ201110337900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日
发明者刘聪, 海勇 申请人:沈阳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