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净化的生物强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富营养化湖泊水体水质净化的生物强化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增长,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大量污染物质未经过处理流入江河、湖泊,造成大量的水资源受到污染,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同时也是水源地的重要人工载体。它与人民的生产、生活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休戚相关。
湖泊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水资源,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因而它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丰富的水量、水利和水产资源,又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蓄纳洪水、调节地表径流、净化水质等功能。但是, 随着我国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低级、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大量营养物不断流入湖泊,给诸多湖泊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导致我国湖泊水体的营养负荷急剧增加和积累,生态系统不断退化,蓝藻水华频繁爆发,湖泊富营养化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湖泊是很多城市的水源地的重要组成形式,它的水质状况直接影响着人民的生活、生产情况。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湖泊富营养化问题,而开发的低成本、零运行费用、安全的净化富营养化湖泊水体水质方法。该方法是有效的利用人工介质富集土著微生物,实现生物强化作用,通过构建生物强化系统,在净化水质的同时,改善湖泊的水生态系统。
针对富营养化湖泊水体水质净化的生物强化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用围格实现一定范围的封闭水域,将较少质量分数的人工介质、鲢鱼、河蛘与蚯蚓,按照设定的空间分布形态,投放系统中,经过一定周期,逐渐提高到30 85重量%的人工介质100 500 重量份、5 30重量%的鲢鱼200 500重量份、7 20重量%的河蛘100 300重量份与3 20重量%的蚯蚓10 100重量份。2~)保持两个月的生物强化驯化期,整个水体的水质改善效果明显,能从GB8383-2002劣V水质标准提高到V类及以上水质标准。
该方法的特点在于系统各组成形态简单,低成本,零运行费用,无二次污染,安全, 该方法尤其针对以水源地形式存在的富营养化湖泊水体水质净化具有显著的环境意义和现实意义。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生物强化系统构建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实施本发明,特举如下实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例1
以富营养化湖泊某区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净化实验。在未进行净化前,测定水中总氮、总磷、高锰酸盐的含量分别为4. 03mg/L、0. 26mg/LU0. l^ig/L,此类水体水质处于劣V类标准。生物强化系统中投放32%的人工介质,6%的鲢鱼,8%的河蛘,3%的蚯蚓, 经过两个月的生物驯化周期,正式进行净化水质试验。在有效水体停留时间为7d的情况下,出水处测定的水质报告显示总氮、总磷、高锰酸盐的含量分别为1. 42mg/L、0. 15mg/L、 6. 18mg/L。即经过生物强化方法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IV标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净化的生物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效利用人工介质, 针对富营养化严重的湖区,利用围格来构建生物强化系统,在系统中,投放一定比例的人工介质、鲢鱼、河蛘与蚯蚓,使之形成完整的生物强化系统,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
2.按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净化的生物强化系统,该系统从上至下由0.5 Im人工介质层(1),0. 2 0. 6m鲢鱼层Q),0. 2 0. 6m河蛘层(3), 0. 1 0. an蚯蚓层(4)组成,在该系统中设置有两块穿孔挡板(5),在鲢鱼层( 和河蛘层 (3)之间,和在鲢鱼层⑶和河蛘层⑷之间。
3.按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在有效作用时间5d至数天,可使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Chl-a的去除率分别超过了 60%、70%、30%、70%。
4.按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人工介质的组分为20 40重量%醛化纤维200 500重量份,20 40重量%涤纶丝200 500重量份,5 30重量%木粉10 100重量份,15 30重量%酚醛树脂100 200重量份。
5.按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30 85重量%的人工介质100 500重量份、5 30重量%的鲢鱼200 500重量份、7 20重量%的河蛘100 300重量份与3 20重量%的蚯蚓10 100重量份,共同构成一定比例的生物强化系统。
6.按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富营养化水体经过生物强化系统作用后,水质能提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8383-2002V类标准以上。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净化的生物强化方法,它涉及一种改善湖泊水质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人工介质-鲢鱼-河蚌-蚯蚓的复合体系,利用土著的微生物种群,实现原位治理的方式进行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它对氮、磷营养盐的去除效果明显,同时对藻类也具显著的降解效果。该体系中各组成形态简单,低成本,零运行费用,无二次污染,安全,能极大的避免其它物理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的缺点,是一种高效组合生物净化方法。
文档编号C02F3/32GK102502968SQ20111036451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7日
发明者丁菲, 张光生, 涂凯, 王婧希, 米强, 詹旭, 邵帅, 邹路易 申请人:江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