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气水同向流曝气生物滤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气水同向流曝气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曝气生物滤池主要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和污水回用深度处理。在现有的生物滤池中,普遍采用下向流式方式进行生物曝气。然而这种滤池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一定的缺陷1、由于采用自然通风供养,使布气布水不均勻;2、采用下向流式,则截留的SS主要集中在滤料的上部,运行一段时间,滤池内会出现负水头现象, 进而引起沟流。发明内容本发明是为了弥补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气水同向流曝气生物滤池,该滤池采用上向流式,使布气布水均勻;采用长柄滤头,简化了管路系统,便于控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气水同向流曝气生物滤池,由进水管、承托层、长柄滤头、曝气管、滤料层、反冲洗进水管、冲洗污泥水管、出水管及阀门组成;其底部为承托层,承托层内设有长柄滤头,长柄滤头上设置曝气管,承托层上部为由滤料组成的滤料层,通过滤料层设有冲洗污泥水管,下部连接出水管。所述的滤料层,滤层厚度为2 — 4m。运行时,污水从底部进水管进入,经过长柄滤头配水后通过承托层进入滤料,在此进行有机物、氨氮和SS的去除。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反冲洗,气水同时从反冲洗进水管进入,经长柄滤头进入滤料,反冲洗水通过出水管回流至初沉池。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滤池采用上向流式,使布气布水均勻;采用长柄滤头, 简化了管路系统,便于控制,采用上向流,截留在底部的SS可在气泡的上升过程中被带入滤池上部,加大滤料的纳污滤,延长反冲洗间隔时间;气水同向流有利于氧的传递与利用。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水管,2、承托层,3、长柄滤头,4、曝气管,5、滤料层,6、反冲洗进水管,7、 冲洗污泥水管,8、出水管,9、阀门。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了气水同向流曝气生物滤池的结构示意图,由进水管1、承托层2、长柄滤头3、曝气管4、滤料层5、反冲洗进水管6、冲洗污泥水管7、出水管8及阀门9组成;其底部为承托层2,承托层2内设有长柄滤头3,长柄滤头3上设置曝气管4,承托层2上部为由滤料组成的滤料层5,通过滤料层5设有冲洗污泥水管7,下部连接出水管8。所述的滤料层5,滤层厚度为2 — 4m。运行时,污水从底部进水管1进入,经过长柄滤头3配水后通过承托层2进入滤料,在此进行有机物、氨氮和SS的去除。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反冲洗,气水同时从反冲洗进水管6进入,经长柄滤头3进入滤料,反冲洗水通过出水管8回流至初沉池。
权利要求
1.气水同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由进水管、承托层、长柄滤头、曝气管、滤料层、反冲洗进水管、冲洗污泥水管、出水管及阀门组成;其底部为承托层,承托层内设有长柄滤头,长柄滤头上设置曝气管,承托层上部为由滤料组成的滤料层,通过滤料层设有冲洗污泥水管,下部连接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水同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料层,滤层厚度为2—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水同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运行时,污水从底部进水管进入,经过长柄滤头配水后通过承托层进入滤料,在此进行有机物、氨氮和SS的去除;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反冲洗,气水同时从反冲洗进水管进入,经长柄滤头进入滤料,反冲洗水通过出水管回流至初沉池。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气水同向流曝气生物滤池。由进水管、承托层、长柄滤头、曝气管、滤料层、反冲洗进水管、冲洗污泥水管、出水管及阀门组成;其底部为承托层,承托层内设有长柄滤头,长柄滤头上设置曝气管,承托层上部为由滤料组成的滤料层,通过滤料层设有冲洗污泥水管,下部连接出水管。该滤池采用上向流式,使布气布水均匀;采用长柄滤头,简化了管路系统,便于控制,采用上向流,截留在底部的SS可在气泡的上升过程中被带入滤池上部,加大滤料的纳污滤,延长反冲洗间隔时间;气水同向流有利于氧的传递与利用。
文档编号C02F3/02GK102491501SQ201110367418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
发明者勇长亮, 孙文秀 申请人:大连得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