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4450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造纸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造纸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的造纸废水处理方法,特别是造纸过程中产生的白水废水的处理方法有 混凝气浮工艺、氧化塘工艺、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等或这些方法的组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 200810038176. 0公开了一种造纸厂废水处理回用的技术,采用超效浅层气浮法并进行纤维 束或生物膜技术处理,这种技术适用于包装用纸、文化用纸、特种纸厂的废水处理,但用于 处理卫生纸等高档薄型纸厂的废水时,其回收浆料再利用时容易产生分散不均勻而影响纸 页强度等现象。所以目前急需一种处理白水废水处理能力强、处理效果好、回收浆料质量高的造 纸废水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目前所使用的造纸废水处理装置存在的废 水不可循环利用、浆料回收率低、回收的浆料质量差等缺点设计一种造纸废水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针对现有的造纸废水处理装置存在的技术缺点,设计一种造纸废水处理装置,其 主要结构包括调节池、过滤装置和回用水池。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体化生物滤池组、清水 池、储泥池和紫外消毒器;所述的调节池、一体化生物滤池组、清水池、过滤装置、紫外线消 毒器和回用水池之间通过提升泵和阀门依次联通;调节池、一体化生物滤池组和过滤装置 分别通过阀门与储泥池联通。所述的紫外线消毒器与回用水池之间设有次氯酸钠杀菌装置。所述的清水池与过滤装置之间设置有混凝剂添加装置。所述的清水池通过反冲洗水泵同时与一体化生物滤池组和过滤装置联通。所述的过滤装置由纤维束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串联组成。所述的一体化生物滤池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一体化生物滤池并联组成;所述一 体化生物滤池由缺氧生物滤池与曝气生物滤池串联组成。所述的储泥池与调节池之间设有提升泵。本装置工作时分为污水处理流程和清洗流程。进行污水处理流程时,从生产设备 上流出的白水废水送至调节池内,调节池有效池容1000m3,污水在调节池内水力停留5小 时。然后调节池出水由泵提升至一体化生物滤池组内,一体化生物滤池组由8个一体化生 物滤池组成,单个一体化生物滤池有效池容144m3。污水在一体化生物滤池组内水力停留6 小时。再把污水调至清水池内,清水池有效池容480m3,污水在清水池内水力停留2. 4小时 后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达到排放标准则可以进行排放,排放不达标则将污水送至回用 水池。在这个过程中加入次氯酸钠进行消毒,然后通过纤维束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进行过滤,再经过紫外线消毒器进行杀菌,最后到达回用水池,在回用水池内水力停留4. 5小时 后即可调给生产设备使用。纤维束过滤器单台设备处理能力50吨/小时。设活性炭过滤 器处理能力50吨/小时。紫外消毒器处理能力50吨/小时;本装置投入生产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清洁,清洗流程如下首先让清水池注满水, 通过反洗水泵调用清水池内的蓄水,通过反洗水泵分别对一体化生物滤池组、纤维束过滤 器和活性炭过滤器进行冲洗,将一体化生物滤池组、纤维束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内的污 泥送到储泥池内沉淀,储泥池的上层清液送回调节池内。当储泥池内的污泥积蓄到一定量 时就可以将污泥脱水处理。本实用新型具有白水废水处理能力强、处理效果好、回收浆料质量高、并且能自动 清洗设备中的污泥,同时能将污泥集中处理的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生物滤池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生物滤池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污水处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清洗设备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包括调节池、过滤装置和回用水池。 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体化生物滤池组、清水池、储泥池和紫外消毒器;所述的调节池、一体 化生物滤池组、清水池、过滤装置、紫外线消毒器和回用水池之间通过提升泵和阀门依次联 通。更具体地说是在调节池、一体化生物滤池组、清水池、过滤装置、紫外线消毒器和回用水 池这些装置,每两个装置之间都设有阀门1和提升泵2。调节池、一体化生物滤池组和过滤 装置分别通过阀门1与储泥池联通。如图1所示,所述的紫外线消毒器与回用水池之间设有次氯酸钠杀菌装置。所述 的清水池与过滤装置之间设置有混凝剂添加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的清水池通过反7中洗水泵3同时与一体化生物滤池组和过滤
装置联通。如图2所示,所述的过滤装置由纤维束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串联组成。如图4所示,所述的一体化生物滤池组由8个一体化生物滤池并联组成;如图3所 示,所述一体化生物滤池由缺氧生物滤池与曝气生物滤池串联组成。所述的储泥池与调节池之间设有提升泵2。本装置工作时分为污水处理流程和清洗流程。如图5所示,进行污水处理流程时, 从生产设备上流出的白水废水送至调节池内,在调节池内水力停留5小时。然后调节池出 水由泵提升2至一体化生物滤池组内,在一体化生物滤池组内水力停留6小时。再把污水调 至清水池内,在清水池内水力停留2. 4小时后进行排放。如果需要将废水回收做生产用水, 则需要将在清水池内处理完成的废水移送至回用水池,在这个过程中先通过混凝剂添加装置加入混凝剂,然后通过纤维束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进行过滤,再经过紫外线消毒器并 添加次氯酸钠进行杀菌,最后到达回用水池,在回用水池内水力停留4. 5小时后即可调给 生产设备使用。如图6所示,本装置投入生产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清洁,清洗流程如下首先让清 水池注满水,通过反洗水泵3调用清水池内的蓄水,通过反洗水泵及反洗风机分别对一体 化生物滤池组、纤维束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进行冲洗,将一体化生物滤池组、纤维束过滤 器和活性炭过滤器内的污泥送到储泥池内沉淀,储泥池的上层清液送回调节池内。当储泥 池内的污泥积蓄到一定量时就可以将污泥脱水处理。未经过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前的进水C0D < 200mg/L、SS < 60mg/L、T彡35°C、 PH 7-9。经过处理后排放出水能达到C0D彡60mg/L、SS彡30mg/L。完全满足造纸生产用 水的需求。
权利要求1.一种造纸废水处理装置,其主要结构包括调节池、过滤装置和回用水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体化生物滤池组、清水池、储泥池和紫外消毒器;所述的调节池、一体 化生物滤池组、清水池、过滤装置、紫外线消毒器和回用水池之间通过提升泵和阀门依次联 通;调节池、一体化生物滤池组和过滤装置分别通过阀门与储泥池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外线消毒器与回用 水池之间设有次氯酸钠杀菌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纸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水池与过滤装置之 间设置有混凝剂添加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纸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水池通过反冲洗水 泵同时与一体化生物滤池组和过滤装置联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造纸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装 置由纤维束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串联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造纸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体化生物滤池组由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一体化生物滤池并联组成;所述一体化生物滤池由缺氧生物滤池与曝气 生物滤池串联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造纸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泥池与调节池之间设有提升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纸废水处理装置,其主要结构包括调节池、过滤装置和回用水池。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体化生物滤池组、清水池、储泥池和紫外消毒器;所述的调节池、一体化生物滤池组、清水池、过滤装置、紫外线消毒器和回用水池之间通过提升泵及阀门依次联通;调节池、一体化生物滤池组和过滤装置分别通过阀门与储泥池联通。本实用新型具有白水废水处理能力强、处理效果好、回收浆料质量高、并且能自动清洗设备中的污泥,同时能将污泥集中处理的特点。
文档编号C02F9/08GK201914996SQ20112000843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1日
发明者余专明, 卢建国, 张伟红, 张健, 徐英杰, 王鹏, 骆伟鉴 申请人:维达纸业(孝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