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提酶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1894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污水提酶设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生活污水过程中提取酶的设施,具体地说是一种处理生活污水工艺流程中利用静电吸附方法提取高价酶产物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背景技术
住宅小区、村、屯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一方面造成了污染环境,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资源浪费。所排放的污水中除可利用的中水外,还有大量的有机物等富营养物质、矿物质等泥、沙、渣土形态物质。如能经过生化反应、分离、沉淀等处理,完全可以以沼气、中水、月巴料形式回收,形成资源的循环利用过程。特别是相当量的高价值微生物物质一酶类,不是被分解掉就是随其它废物流失掉,这使得污水处理过程的经济效率大大降低。现阶段我国生活污水方法几乎全是单一产物,即只是处理成中水和污泥排放,没有触及综合利用。而其中污泥又是大量有害有机物、毒物、无机泥渣等的混合体,不仅需要空间堆放、运输处理,而且 还会造成二次污染。另外,现行的处理方法的产气过程也会同时造成空气污染。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变害为利、变废为宝的生活污水综合利用方法,从根本上提高污水处理的综合效率。

发明内容
为减少酶类微生物物质的高价资源流失、浪费,实现污水处理的高效运行,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提酶设施。它由提酶池进水管、吸附室、提酶池回流管、提酶池出水管、蠕动泵、提酶池暖器、提酶池池温传感器、链带式酶静电吸附转载传送机组成。链带式酶静电吸附转载传送机由酶转载从动轮、酶传送承重轮、酶传送链带、酶传送链托导轮、酶转载转向托导轮、传送链带作业端、酶转载主动轮、酶转载转向承重轮、静电加载段构成。酶传送链带每一链节由滑触面、带板吸附结构、铰链轴结构、连线、正极吸附板、负极吸附板、活性炭吸附剂贴膜、氧化铝吸附剂贴膜、电极孔、正电极、负电极构成。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有氧处理环节与固液分离环节之间,引入提酶环节。其中提酶设施由提酶池进水管、吸附室、提酶池回流管、提酶池出水管、蠕动泵、提酶池暖器、提酶池池温传感器、池壁、链带式酶静电吸附转载传送机组成。提酶池进水管安装于吸附室的保温罩左侧中部,穿过保温罩,使中水流入提酶室。提酶室为提酶池的池壁右侧和底、前、后侧与保温罩之间的空间。保温罩内扣并覆盖于提酶池的上口,在提酶池的左侧留出链带式酶静电吸附转载传送机、提酶池进水管和提酶池回流管的安装、运行空间。提酶池回流管的尾段安装于吸附室的保温罩左侧与提酶池的池壁左侧之间,靠近保温罩,使回流水流入提酶池内的吸附室外左侧下部;提酶池回流管敷设在池壁右侧、保温罩顶面和保温罩左侧外,从池壁右侧外、保温罩顶面外和保温罩左侧外绕过;提酶池回流管的始端安装于池壁的右侧底部。提酶池出水管安装于保温罩的右侧上部,穿过保温罩和池壁,使清中水流出吸附室。蠕动泵安装于池壁外的提酶池回流管的始段。提酶池温度信号线与提酶池池温传感器连接,以将提酶池池温传感器的提酶池温度信号引出;提酶池池温传感器安装在在保温罩中段分隔壁的底端。在提酶池的底部空间和提酶池的池壁左侧与保温罩左侧外壁之间的空间内,装设有链带式酶静电吸附转载传送机。在池壁底面与链带式酶静电吸附转载传送机的酶传送链带回程之间,敷设有提酶池暖器管排阵板;提酶池暖器管排阵板通过提酶池暖器进水管流入热水,以进而调节吸附室底部空间的温度,使其保持在35±5°C的静电吸附提酶最适温度范围内。链带式酶静电吸附转载传送机由酶转载从动轮、酶传送承重轮、酶传送链带、酶传送链托导轮、酶转载转向托导轮、传送链带作业端、酶转载主动轮、酶转载转向承重轮、静电加载段构成。酶转载从动轮装配于机体的右端,承拉并定位导引着酶传送链带;酶传送链带的回程由酶传送链托导轮队列承托并定位导引;酶传送链带的进程由酶转载转向承重轮队列承托并定位导引;在提酶池上口的左侧外上方,机体的左上端部,装设有承托并定位导引酶传送链带回程的酶转载转向托导轮和承托并导引酶传送链带进程的酶转载转向承重轮,酶转载转向承重轮在最上位,酶转载转向托导轮在下位;酶转载转向承重轮上部的两边侧,设置为静电加载段;在机体的最左端,装设有步进带动酶传送链带运转的酶转载主动轮。
酶传送链带每一链节由滑触面、带板吸附结构、铰链轴结构、连线、正极吸附板、负极吸附板、活性炭吸附剂贴膜、氧化铝吸附剂贴膜、电极孔、正电极、负电极构成。链带式酶静电吸附转载传送机酶转载主动轮,由步进电动机带动运转。步进电动机的步长由带板吸附结构,即链节的纵向尺寸确定;步进电动机的转速由控制装置根据其正极吸附板的活性炭吸附剂贴膜和负极吸附板的氧化铝吸附剂贴膜所吸附的酶混合物沉积厚度与活性炭吸附剂贴膜和氧化铝吸附剂贴膜揭下备清洗+冲刷带板吸附结构+换贴新的活性炭吸附剂贴膜和氧化铝吸附剂贴膜的合计速度而自动调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的工艺过程,实现了污水净化、酶提取、沼气生成、肥料产出,大大提高了生活污水的循环利用率,解决生活污水的局部处理效果不佳、效率不高的问题,使出水稳定达到国家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运行费用和投资成本均较低廉;自动化程度高。涉及的处理池、转载传送机可进行工厂预生产,现场安装。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附图I为提酶设施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酶转载传送链带静电传导段结构(局部)主视图。附图3为酶转载传送链带结构(局部)主视图。附图4为酶转载传送链带结构A-A向(局部)剖视图。附图5为酶转载传送链带结构(局部)左视图。附图6为酶转载传送链带正极吸附板结构(局部)视图。附图7为酶转载传送链带负极吸附板结构(局部)视图。在附图I中,I.提酶池进水管,2.吸附室,3.保温罩,4.提酶池回流管,5.提酶池出水管,蠕动泵,7.提酶池温度信号线,8.酶转载从动轮,9.提酶池暖器管排阵板,10.提酶池池温传感器,11.酶传送承重轮,12.酶传送链带,13.酶传送链托导轮,14.池壁,15.酶转载转向托导轮,16.传送链带作业端,17.酶转载主动轮,18.酶转载转向承重轮,19.静电加载段。在附图2飞中,12. I.滑触面,12. 2.带板吸附结构,12. 3.铰链轴结构,12. 4.连线,12. 5.静电发生装置,12. 6.电刷,12. 7.正极吸附板,12. 8.负极吸附板。在附图6、7中,p.正电极,ac.活性炭吸附剂贴膜,in.电极孔,n.负电极,ax.氧化铝吸附剂贴膜。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附图I所示的提酶设施结构示意图中提酶池6由提酶池进水管I、提酶室2、保温罩3、提酶池回流管4.,提酶池出水管
5、蠕动泵6、提酶池暖器、提酶池池温传感器10、池壁14、链带式酶静电吸附转载传送机构 成。提酶池进水管I安装于吸附室2的保温罩3左侧中部,穿过保温罩3,使中水流入提酶室2。提酶室2为提酶池6的池壁14右侧和底、前、后侧与保温罩3之间的空间。保温罩3内扣并覆盖于提酶池6的上口,在提酶池6的左侧留出链带式酶静电吸附转载传送机、提酶池进水管I和提酶池回流管4安装、运行空间。提酶池回流管4的尾段安装于吸附室2的保温罩3左侧与提酶池6的池壁14左侧之间,靠近保温罩3,使回流水流入提酶池6内的吸附室2左外侧下部;提酶池回流管4敷设在池壁14右侧、保温罩3顶面和保温罩3左侦抄卜,从池壁14右侧外、保温罩3顶面外和保温罩3左侧外绕过;提酶池回流管4的始端安装于池壁14的右侧底部。提酶池出水管5安装于保温罩3的右侧上部,穿过保温罩3和池壁14,使清中水流出吸附室2。蠕动泵6安装于池壁14外的提酶池回流管4的始段。提酶池温度信号线7与提酶池池温传感器10连接,以将提酶池池温传感器10的提酶池温度信号引出;提酶池池温传感器10安装在在保温罩3中段分隔壁的底端。在提酶池6的底部空间和提酶池6的池壁14左侧与保温罩3左侧外壁之间的空间内,装设有链带式酶静电吸附转载传送机。在池壁14底面与酶传送链带12回程之间,敷设有提酶池暖器管排阵板9 ;提酶池暖器管排阵板9通过提酶池暖器进水管流入热水,以进而调节吸附室2底部空间的温度,使其保持在35±5°C的静电吸附提酶最适温度范围内。链带式酶静电吸附转载传送机由酶转载从动轮8、酶传送承重轮11、酶传送链带12、酶传送链托导轮13、酶转载转向托导轮15、传送链带作业端16、酶转载主动轮17、酶转载转向承重轮18、静电加载段19构成。酶转载从动轮8装配于机体的右端,承拉并定位导引着酶传送链带12 ;酶传送链带12的回程由酶传送链托导轮13队列承托并定位导引;酶传送链带12的进程由酶转载转向承重轮18队列承托并定位导引;在提酶池6上口的左侧外上方,机体的左上端部,装设有承托并定位导引酶传送链带12回程的酶转载转向托导轮15和承托并导引酶传送链带12进程的酶转载转向承重轮18,酶转载转向承重轮18在最上位,酶转载转向托导轮15在下位;酶转载转向承重轮18上部的两边侧,设置为静电加载段19 ;在机体的最左端,装设有步进带动酶传送链带12运转的酶转载主动轮17。在附图I所示的提酶设施结构示意图、附图2所示的酶转载传送链带静电传导段结构(局部)主视图、附图3所示的酶转载传送链带结构(局部)主视图、附图4所示的酶转载传送链带结构A-A向(局部)剖视图和附图5所示的酶转载传送链带结构(局部)左视图中
酶传送链带12每一链节由滑触面12. I、带板吸附结构12. 2、铰链轴结构12. 3、连线12. 4、正极吸附板12. 7、负极吸附板12. 8、活性炭吸附剂贴膜ac、氧化铝吸附剂贴膜&1、电极孔in、正电极P、负电极n构成。酶传送链带12每一链节的滑触面12. I作为静电加载的承接面,贴敷在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带板吸附结构12. 2的两侧。左侧滑触面12. I与正极吸附板12. 7的左边连接,使左侧滑触面12. I与正极吸附板12. 7成为电等位体;右侧滑触面12. I与负极吸附板12. 8的右边连接,使右侧滑触面12. I与负极吸附板12. 8成为电等位体。连线12. 4作为各节正极吸附板12. 7和各节负极吸附板12. 8的静电等位线,将各节正极吸附板12. 7和各节负极吸附板12. 8分别连接。每一节正极吸附板12. 7和负极吸附板12. 8分别固贴在所在节带板吸附结构12. 2的正面,即履带结构的外表面;每一节正极吸附板12. 7与负极吸附板12. 8之间留有一个铰链段的绝缘距离。在酶传送链带12的静电加载段19,产生正电荷和负电荷并实现静电加载的静电发生装置12. 5分别安装在履带结构的两边侧;产生正电荷的静电发生装置12. 5通过其电 刷12. 6,与正极吸附板12. 7 一侧的滑触面12. I滑触;产生负电荷的静电发生装置12. 5通过其电刷12. 6,与负极吸附板12. 8 一侧的滑触面12. I滑触。带板吸附结构12. 2通过铰链轴结构12. 3两两连接,成为履带式结构的酶转载传送链带。在附图3所示的酶转载传送链带结构(局部)主视图、附图4所示的酶转载传送链带结构A-A向(局部)剖视图、附图5所示的酶转载传送链带结构(局部)左视图和附图6所示的酶转载传送链带正极吸附板结构(局部)视图中正极吸附板12. 7为均匀排布并凸出正电极P的导电材料板片,其正面贴敷活性炭吸附剂贴膜ac,活性炭吸附剂贴膜ac开有均匀排布的电极孔in,正电极P从电极孔in中心透出。在附图3所示的酶转载传送链带结构(局部)主视图、附图4所示的酶转载传送链带结构A-A向(局部)剖视图、附图5所示的酶转载传送链带结构(局部)左视图和附图7所示的酶转载传送链带负极吸附板结构(局部)视图中负极吸附板12. 8为均匀排布并凸出负电极n的导电材料板片,其正面贴敷氧化铝吸附剂贴膜&1,氧化铝吸附剂贴膜开有均匀排布的电极孔in,负电极n从电极孔in中心透出。工作中,链带式酶静电吸附转载传送机酶转载主动轮17,由步进电动机带动运转。步进电动机的步长由带板吸附结构12. 2,即链节的纵向尺寸确定;步进电动机的转速由控制装置根据其正极吸附板12. 7的活性炭吸附剂贴膜ac和负极吸附板12. 8的氧化铝吸附剂贴膜A所吸附的酶混合物沉积厚度与活性炭吸附剂贴膜ac和氧化铝吸附剂贴膜揭下备清洗+冲刷节带板吸附结构12. 2+换贴新的活性炭吸附剂贴膜ac和氧化铝吸附剂贴膜SL1的合计速度而自动调节。带板吸附结构12. 2上正极吸附板12. 7的活性炭吸附剂贴膜ac和负极吸附板12. 8的氧化铝吸附剂贴膜所吸附的酶混合物沉积厚度达到设定值时,启动活性炭吸附剂贴膜ac和氧化铝吸附剂贴膜揭、贴更换工艺程序I)在链带式酶静电吸附转载传送机一个步进的停顿时间段,对运转到酶转载主动轮17左端的带板吸附结构12. 2,将吸附、沉积了酶混合物的活性炭吸附剂贴膜ac和氧化铝吸附剂贴膜A揭下待处理;
2)冲刷该节带板吸附结构12. 2,清洗其正极吸附板12. 7和负极吸附板12. 8表面;3)在该节带板吸附结构12. 2换贴上新的活性炭吸附剂贴膜ac和氧化铝吸附剂贴
膜B1 ;4)链带式酶静电吸附转载传送机一个步·进;5)如果链带的所有带板吸附结构12. 2上吸附、沉积了酶混合物的活性炭吸附剂贴膜ac和氧化铝吸附剂贴膜均已揭下待处理,则等待下一次带板吸附结构12. 2上正极吸附板12. 7的活性炭吸附剂贴膜ac和负极吸附板12. 8的氧化铝吸附剂贴膜所吸附的酶混合物沉积厚度达到设定值;否则,重复I)到4)的工艺过程。最后进行酶混合物收集、分离、提取,即集中清洗掉活性炭吸附剂贴膜ac和氧化铝吸附剂贴膜&所吸附、沉积的酶混合物,分离各种酶与杂质,分类收集各种酶。
权利要求
1.一种污水提酶设施,其特征是 在生活污水处理流程中的有氧处理环节与固液分离环节之间,引入提酶环节;其中提酶池由提酶池进水管、吸附室、提酶池回流管、提酶池出水管、蠕动泵、提酶池暖器、提酶池池温传感器、池壁、链带式酶静电吸附转载传送机组成; 提酶池进水管安装于吸附室的保温罩左侧中部,穿过保温罩,使中水流入提酶室;提酶室为提酶池的池壁右侧和底、前、后侧与保温罩之间的空间;保温罩内扣并覆盖于提酶池的上口,在提酶池的左侧留出链带式酶静电吸附转载传送机、提酶池进水管和提酶池回流管的安装、运行空间;提酶池回流管的尾段安装于吸附室的保温罩左侧与提酶池的池壁左侧之间,靠近保温罩,使回流水流入提酶池内的吸附室外左侧下部;提酶池回流管敷设在池壁右侧、保温罩顶面和保温罩左侧外,从池壁右侧外、保温罩顶面外和保温罩左侧外绕过;提酶池回流管的始端安装于池壁的右侧底部;提酶池出水管安装于保温罩的右侧上部,穿过保温罩和池壁,使清中水流出吸附室;蠕动泵安装于池壁外的提酶池回流管的始段;提酶池温度信号线与提酶池池温传感器连接,以将提酶池池温传感器的提酶池温度信号引出;提酶池池温传感器安装在在保温罩中段分隔壁的底端;在提酶池的底部空间和提酶池的池壁左侧与保温罩左侧外壁之间的空间内,装设有链带式酶静电吸附转载传送机;在池壁底面与链带式酶静电吸附转载传送机的酶传送链带回程之间,敷设有提酶池暖器管排阵板;提酶池暖器管排阵板通过提酶池暖器进水管流入热水,以进而调节吸附室底部空间的温度,使其保持在35±5°c的静电吸附提酶最适温度范围内; 链带式酶静电吸附转载传送机由酶转载从动轮、酶传送承重轮、酶传送链带、酶传送链托导轮、酶转载转向托导轮、传送链带作业端、酶转载主动轮、酶转载转向承重轮、静电加载段构成;酶转载从动轮装配于机体的右端,承拉并定位导引着酶传送链带;酶传送链带的回程由酶传送链托导轮队列承托并定位导引;酶传送链带的进程由酶转载转向承重轮队列承托并定位导引;在提酶池上口的左侧外上方,机体的左上端部,装设有承托并定位导引酶传送链带回程的酶转载转向托导轮和承托并导引酶传送链带进程的酶转载转向承重轮,酶转载转向承重轮在最上位,酶转载转向托导轮在下位;酶转载转向承重轮上部的两边侧,设置为静电加载段;在机体的最左端,装设有步进带动酶传送链带运转的酶转载主动轮; 酶传送链带每一链节由滑触面、带板吸附结构、铰链轴结构、连线、正极吸附板、负极吸附板、活性炭吸附剂贴膜、氧化铝吸附剂贴膜、电极孔、正电极、负电极构成; 链带式酶静电吸附转载传送机酶转载主动轮,由步进电动机带动运转;步进电动机的步长由带板吸附结构,即链节的纵向尺寸确定;步进电动机的转速由控制装置根据其正极吸附板的活性炭吸附剂贴膜和负极吸附板的氧化铝吸附剂贴膜所吸附的酶混合物沉积厚度与活性炭吸附剂贴膜和氧化铝吸附剂贴膜揭下备清洗+冲刷带板吸附结构+换贴新的活性炭吸附剂贴膜和氧化铝吸附剂贴膜的合计速度而自动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污水提酶设施,其特征是酶传送链带每一链节的滑触面作为静电加载的承接面,贴敷在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带板吸附结构的两侧;左侧滑触面与正极吸附板的左边连接,使左侧滑触面与正极吸附板成为电等位体;右侧滑触面与负极吸附板的右边连接,使右侧滑触面与负极吸附板成为电等位体;连线作为各节正极吸附板和各节负极吸附板的静电等位线,将各节正极吸附板和各节负极吸附板分别连接;每一节正极吸附板和负极吸附板分别固贴在所在节带板吸附结构的正面,即履带结构的外表面;每一节正极吸附板与负极吸附板之间留有一个铰链段的绝缘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污水提酶设施,其特征是在酶传送链带的静电加载段,产生正电荷和负电荷并实现静电加载的静电发生装置分别安装在履带结构的两边侧;产生正电荷的静电发生装置通过其电刷,与正极吸附板一侧的滑触面滑触;产生负电荷的静电发生装置通过其电刷,与负极吸附板一侧的滑触面滑触。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污水提酶设施,其特征是带板吸附结构通过铰链轴结构两两连接,成为履带式结构的酶转载传送链带。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污水提酶设施,其特征是 正极吸附板为均匀排布并凸出正电极P的导电材料板片,其正面贴敷活性炭吸附剂贴膜ac,活性炭吸附剂贴膜ac开有均匀排布的电极孔in,正电极P从电极孔in中心透出; 负极吸附板为均匀排布并凸出负电极η的导电材料板片,其正面贴敷氧化铝吸附剂贴膜&,氧化铝吸附剂贴膜ai开有均匀排布的电极孔in,负电极η从电极孔in中心透出。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污水提酶设施,其特征是带板吸附结构上正极吸附板的活性炭吸附剂贴膜和负极吸附板的氧化铝吸附剂贴膜所吸附的酶混合物沉积厚度达到设定值时,启动活性炭吸附剂贴膜和氧化铝吸附剂贴膜揭、贴更换工艺程序1)在链带式酶静电吸附转载传送机一个步进的停顿时间段,对运转到酶转载主动轮左端的带板吸附结构,将吸附、沉积了酶混合物的活性炭吸附剂贴膜和氧化铝吸附剂贴膜揭下待处理;2)冲刷该节带板吸附结构,清洗其正极吸附板和负极吸附板表面;3)在该节带板吸附结构换贴上新的活性炭吸附剂贴膜和氧化铝吸附剂贴膜;4)链带式酶静电吸附转载传送机一个步进;5)如果链带的所有带板吸附结构上吸附、沉积了酶混合物的活性炭吸附剂贴膜和氧化铝吸附剂贴膜均已揭下待处理,则等待下一次带板吸附结构上正极吸附板的活性炭吸附剂贴膜ac和负极吸附板的氧化铝吸附剂贴膜所吸附的酶混合物沉积厚度达到设定值;否则,重复I)到4)的工艺过程;最后进行酶混合物收集、分离、提取,即集中清洗掉活性炭吸附剂贴膜和氧化铝吸附剂贴膜所吸附、沉积的酶混合物,分离各种酶与杂质,分类收集各种酶。
全文摘要
一种污水提酶设施。它由提酶池进水管、吸附室、提酶池回流管、提酶池出水管、蠕动泵、提酶池暖器、提酶池池温传感器、链带式酶静电吸附转载传送机组成。链带式酶静电吸附转载传送机由酶转载从动轮、酶传送承重轮、酶传送链带、酶传送链托导轮、酶转载转向托导轮、传送链带作业端、酶转载主动轮、酶转载转向承重轮、静电加载段构成。酶传送链带每一链节由滑触面、带板吸附结构、铰链轴结构、连线、正极吸附板、负极吸附板、活性炭吸附剂贴膜、氧化铝吸附剂贴膜、电极孔、正电极、负电极构成。
文档编号C02F1/28GK102774936SQ201210144998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0日
发明者屈百达 申请人:江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