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膜雨水快速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414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低压膜雨水快速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膜雨水快速浄化装置,特别涉及雨水快速浓缩收集排放及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南方夏季雨水量较大,采用直排初期雨水,污染物含量较高,会对水体造成一定污染。而将雨水都送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又会增加污水处理厂的负担和管网负担,因此,对初期雨水浄化后排放即可以减小环境污染,又可以降低污水处理厂的负荷。而且我国是ー个淡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面对日益严重的饮用水紧缺问题,雨水收集室世界公认解决水源短缺不可代替的重要途径。目前有关雨水装置很多,但雨水收集技术不足。国内外收集净化雨水的技术层出不穷,但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专利号为200810037352的雨水净化处理装置。这些发明有以下不足之处:1)缺乏前期雨水预处理功能,容易造成后续处理単元难以运行;2)大多数发明装置仅依靠过滤的理论,仅仅简单的过滤,不能降低初期雨水中的C0D,达不到浄化的目的,出水水质很难保证;3)有些发明浄化效果明显,但装置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压膜雨水快速浄化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使雨水快速浓缩净化,从而减轻污水厂负担,减少环境污染,浄化后的清水可以排入下游河道或回收利用。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主要由原水进水管 ,加药ロ,混合管,混合池进水ロ,混合池外墙,混合池间墙,混合池与沉淀池合用墙体,沉淀池与模组滤池合用墙体,膜组外墙,装置外墙,潜水搅拌机,混合池出水ロ,沉淀池集水堰槽,斜管上支架,斜管,斜管下支架,集泥槽,穿孔排泥管,沉淀池出水ロ,膜组件,膜组滤池出水ロ,膜组件外売,膜组单件,混合池放空管,沉淀池放空管,膜组滤池放空管,混合池污泥槽,混合池穿孔排泥管组成。本发明装置是由相対的混合池外墙、膜组外墙和两个相对装置外墙组成的长方体池子,其中由混合池与沉淀池合用墙体,沉淀池与膜组滤池合用墙体两个中间墙体将整个装置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混合池、沉淀池和膜组滤池。其中混合池由相対的混合池外墙、混合池与沉淀池合用墙体,两个相対的装置外墙围成四方池体,其中又由两个混合池间墙将混合池分成三个隔,三个隔相互连通,间墙长度小于池壁宽度,第一个隔是由混合池外墙,ー个混合池间墙组成的隔,在混合池外墙中上部安装两个潜水搅拌机,ー个混合池间墙中下部安装ー个潜水搅拌机,具体位置根据当地雨水资料和池子尺寸来确定,第二个隔是由两个混合池间墙组成,在ー个装置外墙下部设有混合池放空管,第三个隔是由另ー个混合池间墙与混合池与沉淀池合用墙体构成,沉淀池合用墙体下部设有三个混合池出水ロ,使出水均匀,混合池出水ロ的大小,多少可根据当地雨水量大小来确定,也可以设置成穿孔墙使进入沉淀池布水均匀,另ー个混合池间墙和混合池与沉淀池合用墙体底部设有混合池污泥槽和混合池穿孔排泥管,混合池污泥槽槽壁倾角50-60°,槽底安装混合池穿孔排泥管,并且三个隔水是呈S形流动。其中沉淀池采用逆向流斜管沉淀池的原理,水由下部进入上部流出。沉淀池由相对的混合池与沉淀池合用墙体,沉淀池与模组滤池合用墙体,相対的两个装置外墙围成的四方池体,在池底设有三个集泥槽,在相应的每个集泥槽底部设有穿孔排泥管,集泥槽的池壁倾斜角度均为50-60°。池体中间建有斜管下支架,斜管下支架上安装斜管,斜管上有固定斜管的斜管上支架,在斜管上支架上方建有沉淀池集水堰槽,沉淀池集水堰槽建在沉淀池与膜组滤池合用墙体上方,矩形,在沉淀池集水堰槽底部,沉淀池与膜组滤池合用墙体上有沉淀池出水ロ是三个,沉淀池部分的ー个装置外墙下部设有沉淀池放空管,应急时用。其中膜组滤池由相对的沉淀池与模组滤池合用墙体,膜组外墙,两个相対的装置外墙围成矩形池体,池体中央放置膜组件,市场上常见的低压膜组件由膜组件外売,膜组单件组成,雨水由外侧进入膜组单件内,过滤后的清水在膜组单件内侧汇集到膜组滤池出水口排出,在ー个装置外墙底部设有混合池放空管,意外时紧急排出雨水。所述的潜水搅拌机为エ业常用的潜水搅拌机,潜水搅拌机安装的数量根据水量来确定。所述的膜组件为市场上常见的低压膜组件。所述的沉淀池合用墙体下部设有三个出水ロ是为了布水均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开口数量,大小,也可以设置成穿孔墙使进入沉淀池布水均匀
本发明原理:是集加药、沉淀、膜组过滤、一体化快速净化雨水。雨水首先由原水进水管进入混合管中,经加药ロ加入药剂后药剂与雨水由混合池进水口流入混合池第一个隔中,在第一个隔中雨水与药剂在潜水搅拌机的作用下使药剂与雨水充分混合流向第二个隔,在第二个隔和第三个隔中,药剂与雨水充分反应沉淀,上清液经混合池与沉淀池合用墙体上的三个出水ロ流入沉淀池中,进入沉淀池后污水经过斜管沉淀后的上清液由沉淀池集水堰槽收集起来,经过沉淀池出水ロ排入膜组滤池中,雨水进入膜组滤池后,流入膜组件中,经过膜组件中多个膜组单件过滤后由膜组滤池出水ロ排入下游河体或回收利用。本发明装置可以根据雨水量大小设计装置大小,不受水量大小限制,同时由于采用加药、沉淀、过滤使得浄化效果好。本发明装置理念是集加药、沉淀、膜组过滤、一体化快速净化雨水,使进入雨季雨水量大时进入污水厂的水量相应减少,减轻处理的污水负荷,同时减轻管网压力。本发明装置具有成本低,浄化速度快,装置简单等特点。


图1为低压膜雨水快速浄化装置剖面图。图2为低压膜雨水快速浄化装置平面图。其中,I—原水进水管,2—加药ロ,3—混合管,4一混合池进水ロ,5—混合池外墙,6—混合池间墙A,7—混合池间墙B,8—混合 池与沉淀池合用墙体,9一沉淀池与膜组滤池合用墙体,10一膜组外墙,11一装置外墙A, 12一装置外墙B, 13一潜水揽拌机A, 14一潜水揽拌机B,15—潜水搅拌机C, 16—混合池出水ロ A,17—混合池出水ロ B,18—混合池出水ロC, 19 一沉淀池集水堰槽,20—斜管上支架,21—斜管,22—斜管下支架,23—集泥槽A, 24—集泥槽B, 25—集泥槽C, 26—穿孔排泥管A, 27—穿孔排泥管B,28—穿孔排泥管C, 29—沉淀池出水ロ A, 30—沉淀池出水ロ B, 31—沉淀池出水ロ C,32—膜组件,33—膜组滤池出水ロ, 34—膜组件外壳,35—低压膜单件,36—混合池放空管,37—沉淀池放空管,38—膜组滤池放空管,39—混合池污泥槽,40—混合池穿孔排泥管。
具体实施方式
: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主要由原水进水管1,加药ロ 2,混合管3,混合池进水口 4,混合池外墙5,混合池间墙A6,混合池间墙B7,混合池与沉淀池合用墙体8,沉淀池与模组滤池合用墙体9,膜组外墙10,装置外墙All,装置外墙B12,潜水搅拌机A13,潜水搅拌机B14,潜水搅拌机C15, 混合池出水ロ A16,混合池出水ロ B17,混合池出水ロ C18, 沉淀池集水堰槽19,斜管上支架20,斜管21,斜管下支架22,集泥槽A23,集泥槽B24,集泥槽C25,穿孔排泥管A26,穿孔排泥管B27,穿孔排泥管C28,沉淀池出水ロ A 29,沉淀池出水ロB30,沉淀池出水ロ C31,膜组件32,膜组滤池出水ロ 33,膜组件外壳34,膜组单件35,混合池放空管36,沉淀池放空管37,膜组滤池放空管38,混合池污泥槽39,混合池穿孔排泥管40组成。本发明装置是由混合池外墙5,膜组外墙10,装置外墙All,装置外墙B12组成的长方体池子,其中由混合池与沉淀池合用墙体8,沉淀池与膜组滤池合用墙体9将整个装置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混合池、沉淀池和膜组滤池。其中混合池由混合池外墙5,混合池与沉淀池合用墙体8,装置外墙All,装置外墙B12围成四方池体,其中混合池间墙A6,混合池间墙B7将混合池分成三个隔,第一个隔是由混合池外墙5,混合池间墙A6组成的隔,在混合池外墙5中上部安装潜水搅拌机A13,潜水搅拌机B14,混合池间墙A6中下部安装潜水搅拌机C15,具体位置根据当地雨水资料和池子尺寸来确定,第二个隔是由混合池间墙A6,混合池间墙B7组成,装置外墙B12下部设有混合池放空管36,第三个隔是由混合池间墙B7,混合池与沉淀池合用墙体8构成,沉淀池合用墙体8下部设有三个出水ロ,分别是混合池出水ロ A16,混合池出水ロ B17,混合池出水ロ C18,是出水均匀,混合池间墙B7和混合池与沉淀池合用墙体8底部设有混合池污泥槽39和混合池穿孔排泥管40,混合池污泥槽39槽壁倾角50-60°,槽底安装混合池穿孔排泥管40,并且三个隔水是呈S形流动。其中沉淀池采用逆向流斜管沉淀池的原理,水由下部进入上部流出。沉淀池由混合池与沉淀池合用墙体8,沉淀池与模组滤池合用墙体9,装置外墙All,装置外墙B12围成的四方池体,在池底设有三个集泥槽,分别是集泥槽A23,集泥槽B24,集泥槽C25,在相应的每个集泥槽底部设有穿孔排泥管A26,穿孔排泥管B27,穿孔排泥管C28,集泥槽A23,集泥槽B24,集泥槽C25的池壁倾斜角度均为50-60°。池体中间建有斜管下支架22,斜管下支架22上安装斜管21,斜管21上有固定斜管的斜管上支架20,在斜管上支架20上方建有沉淀池集水堰槽19,沉淀池集水堰槽19建在沉淀池与膜组滤池合用墙体9上方,矩形,在沉淀池集水堰槽19底部,沉淀池与膜组滤池合用墙体9上有沉淀池出水ロ A29,沉淀池出水ロ B30,沉淀池出水ロ C31,沉淀池部分的装置外墙B12下部设有沉淀池放空管37,应急时用。
其中膜组滤池由沉淀池与模组滤池合用墙体9,膜组外墙10,装置外墙All,装置外墙B12围成矩形池体,池体中央放置膜组件32,市场上常见的低压膜组件32由膜组件外壳34,膜组单件35组成,雨水由外侧进入膜组单件35内,过滤后的清水在膜组单件35内侧汇集到膜组滤池出水ロ 33排出,在装置外墙B12底部设有混合池放空管36,意外时紧急排出雨水。雨水首先由原水进水管I进入混合管3中,经加药ロ 2加入药剂后药剂与雨水由混合池进水ロ 4流入混合池第一个隔中,在第一个隔中雨水与药剂在潜水搅拌机A13,潜水搅拌机B14,潜水搅拌机C15的作用下是药剂与雨水充分混合流向第二个隔,在第二个和第三个隔中,药剂与雨水充分反应沉淀,上清液经混合池与沉淀池合用墙体8上的混合池出水口 A16,混合池出水ロ B17,混合池出水ロ C18三个出水ロ流入沉淀池中,进入沉淀池后污水经过斜管21沉淀后的上清液由沉淀池集水堰槽19收集起来,经过沉淀池出水ロ A 29,沉淀池出水ロ B30, 沉淀池出水ロ C31排入膜组滤池中,雨水进入膜组滤池后,流入膜组件32中,经过膜组件32中多个膜组单件35过滤后由膜组滤池出水ロ 33排入下游河体或回收 利用。
权利要求
1.一种低压膜雨水快速浄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混合池外墙(5)、膜组外墙(10)、装置外墙A (11)和装置外墙B (12)组成的长方体池子以及原水进水管(1),加药ロ(2),混合管(3);所述长方体池子包括混合池,沉淀池和膜组滤池,混合池与沉淀池合之间用混合池与沉淀池合用墙体(8)隔开,沉淀池与膜组滤池之间用沉淀池与膜组滤池合用墙体(9)隔开;所述混合池由混合池外墙(5)、混合池与沉淀池合用墙体(8)、装置外墙A (11)和装置外墙(B12)围成立方形池体,所述沉淀池由混合池与沉淀池合用墙体(8)、沉淀池与膜组滤池合用墙体(9)、装置外墙A (11)和装置外墙B (12)围成的立方形池体,所述膜组滤池由沉淀池与膜组滤池合用墙体(9)、膜组外墙(10)、装置外墙(All)和装置外墙(B12)围成矩形池体; 所述原水进水管(I)通过混合管(3)连接开设在混合池外墙(5)上部的混合池进水口(4),混合管(3)上设有加药ロ(2);混合池间墙A (6),混合池间墙B (7)将混合池分成三个部分,所述混合池间墙A (6),混合池间墙B (7)分别在外侧和内侧留有过水通道,使三个部分的水流呈S形流动;第一个部分在混合池外墙(5)中部安装潜水搅拌机A (13)和潜水搅拌机B (14),混合池间墙A (6)中部安装潜水搅拌机C (15),潜水搅拌机A (13)和潜水搅拌机B (14)在同一水平线,且比潜水搅拌机C (15)低;第二个部分在装置外墙(B12)下部设有混合池放空管(36),通向混合池外,第三个部分的混合池与沉淀池合用墙体(8)下部设有三个出水ロ,分别是混合池出水ロ A (16)、混合池出水ロ B (17)和混合池出水ロ C(18),通向沉淀池;混合池间墙B (7)和混合池与沉淀池合用墙体(8)底部设有混合池污泥槽(39),槽底安装混合池穿孔排泥管(40);在混合池部分的装置外墙B (12)底部设有混合池放空管(36);所述沉淀池的水由混合池出水ロ A (16)、混合池出水ロ B (17)和混合池出水ロ C (18)从下部进入,从上部流出;沉淀池池底设有三个集泥槽,分别是集泥槽A (23)、 集泥槽B(24)和集泥槽C (25),在每个集泥槽底部分别设有穿孔排泥管A (26)、穿孔排泥管B (27)和穿孔排泥管C (28);所述沉淀池池体中部设有斜管上支架(20)和斜管下支架(22),所述斜管上支架(20)和斜管下支架(22)之间安装斜管(21),在斜管上支架(20)上方的沉淀池与膜组滤池合用墙体(9)上建有矩形沉淀池集水堰槽(19),在沉淀池集水堰槽(19)底部的墙体(9)上设有沉淀池出水ロ A (29)、沉淀池出水ロ B (30)和沉淀池出水ロ C (31),沉淀池部分的装置外墙B (12)底部设有沉淀池放空管(37);所述膜组滤池池体中央放置膜组件(32),膜组件(32)由膜组件外壳(34),膜组单件(35)组成,膜组单件(35)设于膜组件外壳(34)内,雨水由外侧进入膜组单件(35)内,过滤后的清水在膜组单件(35)内侧汇集到膜组件外壳(34)上部的膜组滤池出水ロ(33)排出,在膜组滤池部分的装置外墙B (12)底部设有混合池放空管(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浓缩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池污泥槽(39)槽壁倾角5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浓缩排放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集泥槽A(23)、集泥槽B (24)和集泥槽C (25)的池壁倾斜角度均为50-6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膜雨水快速净化装置,包括混合池、沉淀池和膜组滤池,混合池使雨水与药剂充分反应,沉淀池使加药反应后雨水沉淀,低压膜组滤池使雨水进一步过滤,使出水可以直接排放下游水体或回收利用,本发明装置可以根据雨水量大小设计装置大小,不受水量大小限制,同时由于采用加药、沉淀、低压膜过滤使得净化效果好。本发明装置理念是集加药、沉淀、低压膜组过滤为一体化快速净化雨水,使进入雨季雨水量大时进入污水厂的水量相应减少,减轻处理的污水负荷,同时减轻管网压力。本发明装置具有成本低,净化速度快,装置结构简单等特点。
文档编号C02F9/04GK103086535SQ201210440328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7日
发明者解清杰, 袁广娇, 蒋志辉, 周清时, 黄晓龙, 姚一凡 申请人:江苏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