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机杀毒灭菌净化滤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029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净水机杀毒灭菌净化滤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水机用滤芯,尤其是一种能够有效杀灭水体中的病毒与细菌的净化滤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净水器、直饮机,主要有三种过滤技术超滤膜分离技术纤维滤料PP棉、活性炭和KDF等材料为主的过滤技术;活性炭加精密微孔陶瓷的组合过滤技术。虽然应用了这些过滤技术的净水装置具有较好的过滤、吸附、去除有机物和抑菌等功能,但是无法彻底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并且当水中残留的细菌长期积累后还可能会发生二次病菌污染,影响饮用者的身体健康。可以说目前的净水装置仅以“过滤”和“抑制”这一类被动的处理方式为主,对水体中的细菌和病毒不具有灭活的作用,并不能够彻底的对水体进行清洁,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水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有效杀灭水体中的病毒与细菌的净水机杀毒灭菌净化滤芯。本发明的具体解决方案是一种净水机杀毒灭菌净化滤芯,包括管状的壳体1,壳体I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 2出水口 3,其特征在于在进水口 2处设置有过滤膜4,与过滤膜4相接有蛇形折弯管5,蛇形折弯管5的出口与出水口相通,并且在蛇形折弯管5的出口处同样设置有过滤膜4,在蛇形折弯管5内填充有纳米催化杀毒灭菌层6。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种结构形式的净化滤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在有效的空间内,尽可能的延长了水体与纳米催化火菌层的接触时间,其杀毒、灭菌的效果十分理想,将本实施例的净化滤芯安装在传统净水器的过滤系统中,与原有的滤芯配合使用,可使传统的净水装置在吸附、过滤水体中杂质的同时,具备杀灭水体中细菌与病毒的功能。因此可以说这种结构形式净化滤芯的市场前景比较广阔,十分有利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

图I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一种净水机杀毒灭菌净化滤芯,包括管状的壳体1,壳体I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 2和出水口 3,在进水口 2处设置有过滤膜4,与过滤膜4相接有蛇形折弯管5,在蛇形折弯管5内填充有纳米催化杀毒灭菌层6,而蛇形折弯管5的出口则出水口 3相通,并且在蛇形折弯管5的出口端同样设置有过滤膜4。[000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机杀毒灭菌净化滤芯的工作过程如下,水体从进水口 2经过过滤膜4进入蛇形折弯管5内,水体中的杂质会被过滤膜4阻挡;水体在蛇形折弯管5内流动的过程中,与水体接触的纳米催化杀毒灭菌层6将水体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吸附并灭活,起到杀毒灭菌的效果;然后水体经过滤膜4出水口 3排出;本种结构形式的滤芯在使用时,与传统的利用活性碳、超滤膜、精密微孔陶瓷等过滤水体的滤芯相互串联,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滤芯组使用,这样这个滤芯组在具备了过滤、 吸附和去除有机物等优点之外,还能有效地杀灭水体中的细菌和病毒。
权利要求1.一种净水机杀毒灭菌净化滤芯,包括管状的壳体(1),壳体(I)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其特征在于在进水口(2)处设置有过滤膜(4),与过滤膜(4)相接有蛇形折弯管(5),蛇形折弯管(5)的出口与山水口(3)相通,并且在蛇形折弯管(5)的出口处同样设置有过滤膜(4),在蛇形折弯管(5)内填充有纳米催化杀毒灭菌层(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净水机杀毒灭菌净化滤芯,包括管状的壳体(1),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其特征在于在进水口(2)处设置有过滤膜(4),与过滤膜(4)相接有蛇形折弯管(5),蛇形折弯管(5)的出口与出水口(3)相通,并且在蛇形折弯管(5)的出口处同样设置有过滤膜(4),在蛇形折弯管(5)内填充有纳米催化杀毒灭菌层(6)。这是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有效杀灭水体中的病毒与细菌的净水机杀毒灭菌净化滤芯。
文档编号C02F9/04GK202808514SQ20122047763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
发明者陈耀波 申请人:宁波福特恩饮水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