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曝气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2491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沉淀曝气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淀曝气一体化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曝气沉淀装置中,曝气池和沉淀池是分开建设的,这就存在以下的问题:所需要的沉淀池结构复杂,需要刮泥机、污泥回流泵等设备,将沉淀池内的污泥转移至曝气池中,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沉淀曝气一体化装置,可实现污泥自动回流,省去污泥回流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沉淀曝气一体化装置,包括池体,其特征是,所述池体内设有将池体隔成曝气区和沉淀区的隔挡件,所述隔挡件与池底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曝气区内设有与外部气源连接的曝气管;所述沉淀区底部具有朝曝气区延伸的斜坡,所述沉淀区上部具有出水口。污水在曝气区内反复充分曝气后,进入沉淀区沉淀,最后从出水口排出,沉淀下来的污泥顺沉淀区底部斜坡流入曝气区内,从而实现自动回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方案如下:优选地,所述沉淀区底部斜坡从沉淀区侧壁延伸至曝气区底部。优选地,所述隔挡件从池体顶部向池底延伸。优选地,所述曝气管具有若干曝气孔,所述曝气管横向设置于曝气区下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污泥自动回流,省去污泥回流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沉淀曝气一体化装置如
图1所示,包括池体1,池体I内设有将池体I隔成曝气区3和沉淀区4的隔挡件2 (如挡板、挡块等),隔挡件2与池底之间留有空隙;曝气区3内设有与外部气源连接的曝气管5 ;沉淀区4底部具有朝曝气区3延伸的斜坡4-1,沉淀区4上部具有出水口 6。污水在曝气区3内反复充分曝气后,进入沉淀区4沉淀,最后从出水口 6排出,沉淀下来的污泥顺沉淀区4底部斜坡4-1流入曝气区3内,从而实现自动回流。具体而言,沉淀区4底部斜坡4-1从沉淀区4侧壁延伸至曝气区3底部,这样可进一步确保污泥能流入曝气区3 ;隔挡件2从池体I顶部向池底延伸,这样可进一步简化结构,降低建造成本;曝气管5具有若干曝气孔5—I,曝气管5横向设置于曝气区3下部,这样可使曝气效率更高。本实施例装置可实现污泥自动回流,省去污泥回流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 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沉淀曝气一体化装置,包括池体,其特征是,所述池体内设有将池体隔成曝气区和沉淀区的隔挡件,所述隔挡件与池底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曝气区内设有与外部气源连接的曝气管;所述沉淀区底部具有朝曝气区延伸的斜坡,所述沉淀区上部具有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曝气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沉淀区底部斜坡从沉淀区侧壁延伸至曝气区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淀曝气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隔挡件从池体顶部向池底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沉淀曝气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曝气管具有若干曝气孔,所述曝气管 横向设置于曝气区下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淀曝气一体化装置,包括池体,池体内设有将池体隔成曝气区和沉淀区的隔挡件,隔挡件与池底之间留有空隙;曝气区内设有与外部气源连接的曝气管;沉淀区底部具有朝曝气区延伸的斜坡,沉淀区上部具有出水口。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污泥自动回流,省去污泥回流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C02F3/12GK203112582SQ201220726410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5日
发明者李彬华, 谢放尖, 秦海旭, 陈元刚 申请人: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