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雨污混合水的复合流人工湿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50714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处理雨污混合水的复合流人工湿地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理雨污混合水的复合流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人工格栅池(1)一端与进水管连通,另一端与曝气池(2)连通,曝气池(2)通过布水管(7)与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3)连通,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4)一端底部与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3)连通,另一端通过布水管(7)与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5)相连通,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5)另一端底部与二级表面流人工湿地(6)连通,各人工湿地池中均种植净化植物。
【专利说明】一种处理雨污混合水的复合流人工湿地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湿地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流人工湿地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人工湿地最重要的特性是兼有类似传统二级处理过程中的分解作用。人工湿地通常能使污染物更进一步分解,大部分的工作由微生物(藻类、菌类、原生动物、细菌)所完成,而湿地正是能维持复杂丰富的微生物族群所需的良好环境,其处理效果受进水水质及水量波动影响不大。湿地生态需要以较大的面积形成一个具有自我维持能力的系统,并且以生态的多样性去支持更多种微生物族群。另外,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是具有下行流-上行流复合水流方式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它结合了垂直流型人工湿地促进硝化作用的需氧过程与潜流型人工湿地促进反硝化厌氧过程的优势,被认为是目前污水处理效率最高的人工湿地类型,从而近几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处理雨污混合水的复合流人工湿地结构,已解决雨污混合水对环境的污染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处理雨污混合水的复合流人工湿地结构,人工格栅池一端与进水管连通,另一端与曝气池连通,曝气池通过布水管与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连通,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一端底部与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连通,另一端通过布水管与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相连通,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另一端底部与二级表面流人工湿地连通,各人工湿地池中均种植净化植物。
[0005]人工格栅包含20 mm的粗格栅和5 mm的细格栅。
[0006]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中由下至上依次添加砾石层、粗砂层,其中粗砂粒径为l_2cm, 5乐石粒径为3_5cm。
[0007]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中由下至上依次添加砾石层、粗砂层和细沙层,其中细沙粒径为0.2-0.4cm,粗砂粒径为l_2cm,石乐石粒径为3_5cm。
[0008]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和二级表面流人工湿地种植的净化植物为大型藻类。
[0009]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和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种植的净化植物为芦竹、风车草、斑茅、菩提子或者千屈菜。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对雨污混合水具有良好的净化作用,对氨氮、总磷、C0D、B0D5、TSS、细菌总数等的去除率高达85%以上,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人工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2的B向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所示,一种处理雨污混合水的复合流人工湿地结构,人工格栅池I中的格栅由20 mm的粗格栅和5 mm的细格栅工组成,人工格栅池I 一端与进水管连通,另一端与曝气池2连通,曝气池2通过布水管7与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3连通,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3中由下至上依次添加碌石层、粗砂层,其中粗砂粒径为l_2cm,碌石粒径为3-5cm ;—级表面流人工湿地4 一端底部与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3连通,另一端通过布水管7与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5相连通,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5中由下至上依次添加砾石层、粗砂层和细沙层,其中细沙粒径为0.2-0.4cm,粗砂粒径为l_2cm,砾石粒径为3_5cm ;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5另一端底部与二级表面流人工湿地6连通,各人工湿地池中均种植净化植物;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4和二级表面流人工湿地6种植的净化植物为大型藻类;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3和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5种植的净化植物为芦竹、风车草、斑茅、菩提子或者千屈菜。
【权利要求】
1.一种处理雨污混合水的复合流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人工格栅池(I) 一端与进水管连通,另一端与曝气池(2 )连通,曝气池(2 )通过布水管(7 )与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3)连通,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4) 一端底部与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3)连通,另一端通过布水管(7 )与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5 )相连通,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5 )另一端底部与二级表面流人工湿地(6)连通,各人工湿地池中均种植净化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雨污混合水的复合流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人工格栅(I)包含20 mm的粗格栅和5 mm的细格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雨污混合水的复合流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3)中由下至上依次添加砾石层、粗砂层,其中粗砂粒径为l-2cm,砾石粒径为3_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雨污混合水的复合流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5)中由下至上依次添加砾石层、粗砂层和细沙层,其中细沙粒径为0.2-0.4cm,粗砂粒径为l_2cm,石乐石粒径为3_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雨污混合水的复合流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4)和二级表面流人工湿地(6)种植的净化植物为大型藻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雨污混合水的复合流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3)和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5)种植的净化植物为芦竹、风车草、斑茅、菩提子或者千屈菜。
【文档编号】C02F3/32GK203582591SQ201320759468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8日
【发明者】朱四喜, 王凤友, 张建民, 刘冬, 王艺, 吴云杰, 杨秀琴 申请人:贵州民族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