缫丝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5075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缫丝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缫丝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格栅井、厌氧池、好氧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厌氧过滤器、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和清水池,所述的沉淀池底部通过污泥泵与污泥处置排出系统或厌氧池或/和好氧接触氧化池连通,所述的沉淀池通过提升水泵与厌氧过滤器连通,所述的好氧接触氧化池和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内设置有通过鼓风机供氧的曝气布气管。所述的清水池与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之间设置有冷却塔,本实用新型具有运行费用低、循环回用率高、水质好且操作管理简便等优点,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轻缫丝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促进桑蚕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专利说明】缫丝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缫丝废水深度处理装置,适用于低浓度的有机废水的中水处理。
【背景技术】
[0002]缫丝企业是用水大户,每生产I吨白厂丝耗水量约为1200吨。其中缫丝用水约1050吨,副产品加工用水约50吨,锅炉耗水、锅炉水膜除尘及生活用水约100吨。对于缫丝废水,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或稍作处理后直接排放,或根本未作处理而直接将污水排入河道,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给环境造成直接污染,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仅有少数缫丝企业因缺水或者迫于环境压力上马了缫丝废水循环处理回用设施,现有技术是:发明专利CN95112282和发明专利CN97106119。
[0003]上述两个专利存在着运行费用高的弊端,由于在高压状态下运行,往高压水里供氧,传质困难、必须极大的推动力才能进行,导致动力效率低下、运行费用高昂。据实用新型专利CN95112282记载其吨水处理成本为0.5元左右;据山东泰安百川水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资料介绍:设电价为0.6元/kW.h,净化水耗电成本为0.32元/吨。
[0004]上述两个专利还存在着气温高时缫丝水循环回用率低的弊端。以自动缫为例,缫丝水温许可范围是28?36°C,目前多数企业控制缫丝水温不超过35°C。因为煮茧及索绪工段需要不停的加热,当夏季气温高散热条件差时,循环水温度越来越高(可达45°C ),通常只有排走一部分循环水(一般为30%左右)并掺入冷水(自来水、河水或井水等)将循环水的温度维系在35°C以下,因此循环回用率低。
[0005]上述两个专利还存在着循环水总氮总磷含量较高,水质较差。因为其工艺只有前端的调节池具有厌氧(缺氧)状态,后续处理步骤皆为好氧(富氧)状态,因此在单个循环中,“压力接触氧化塔”硝化反应所产生的硝态氮无法在厌氧(缺氧)的条件下反硝化脱氮,导致供回车间的循环水总氮含量较高。无专门的除磷工艺,循环水总磷含量高,水质较差。
[0006]上述两个专利还存在着工作周期短、反冲洗频率高的弊端。因为其工艺中,调节池只能去除15?25%的C0D,且调节池基本无沉淀作用,大部分悬浮物及75?85%的COD被水泵从调节池抽到后续的“压力接触氧化塔”再到“生物滤塔”再到“生物活性炭”。在“压力接触氧化塔”中,降解COD产生的增殖的污泥及从调节池抽入的悬浮物极易堵塞“生物滤塔”及“活性炭塔”的滤层,造成工作周期短,反冲洗频率高(一般每天需要反冲洗一次)、操作管理比较麻烦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行费用低、循环回用率高、水质好且操作管理简便的缫丝废水深度处理装置,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轻缫丝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促进桑蚕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0008]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缫丝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格栅井、厌氧池、好氧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厌氧过滤器、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和清水池,所述的沉淀池底部通过污泥泵与污泥处置排出系统或厌氧池或/和好氧接触氧化池连通,所述的沉淀池通过提升水泵与厌氧过滤器连通,所述的好氧接触氧化池和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内设置有通过鼓风机供氧的曝气布气管。
[0009]所述的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包括塔身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塔身内的布水槽、一次过滤层、二次过滤层、承托层和出水收集管,所述的一次过滤层底部安装曝气布气管,曝气布气管上开有曝气孔或安装曝气头,所述的承托层中布置有反冲洗用的与鼓风机连通的空气管道,所述的一次过滤层的过滤材料为颗粒活性炭或柱状活性炭,所述的二次过滤层的过滤材料为石英砂或/和河砂或/和能够除磷的原料。
[0010]所述的能够除磷的原料为石灰石、沸石或钢渣,所述的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一次过滤层高度为I?2.5米,过滤材料的粒径为I?5mm,二次过滤层的高度为0.3?1.5米,过滤材料的粒径为0.5?4.5mm。
[0011]所述的厌氧过滤器包括壳体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壳体内的集水槽、滤头和滤料,所述的壳体底部设置进水口,顶部设置出水口,所述的滤料为密度比水小的轻质颗粒滤料。
[0012]所述的厌氧过滤器的滤料为聚苯乙烯小球,滤料粒径为1.5?6mm。
[0013]所述的厌氧过滤器的滤料粒径大于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一次过滤层的过滤材料的粒径,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一次过滤层的过滤材料的粒径大于二次过滤层的过滤材料的粒径。
[0014]所述的清水池与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之间设置有冷却塔,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出水口通过其上安装有阀门I的管道I与冷却塔连通,冷却塔与清水池连通;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出水口还通过其上安装有阀门II的管道II与清水池连通。
[0015]采用本实用新型处理的废水经过两次厌氧-好氧的交替,充分利用了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不但处理电耗降低,由于反硝化脱氮作用,回用水总氮的含量显然低于【背景技术】中所述的两个专利的水平。由于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的二次过滤层的化学除磷作用,回用水的总磷含量显然低于【背景技术】中所述的两个专利的水平。
[0016]与冷却塔的衔接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调配出适宜的水温来满足缫丝工艺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夏季气温高时缫丝水的循环回用率。
[0017]废水中大部分的COD在接触氧化池中降解,降解COD产生的增殖的污泥及废水中的大部分悬浮物都在沉淀池中沉淀下来,不进入后续的处理单元;且后续处理单元中的厌氧过滤器的滤料、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的一次过滤层及二次过滤层的粒径呈逐级减小布置,使得系统具有更大的纳污量、延长过滤的工作周期,反冲洗频率低(一般每周反冲洗一次即可),操作管理简便。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缫丝废水深度处理装置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本实用新型之缫丝废水深度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本实用新型之厌氧过滤器结构示意图。[0021]图3:本实用新型之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_格栅井,2-厌氧池,3-好氧接触氧化池,4-沉淀池,5-鼓风机,6_提升水泵,7-厌氧过滤器,8-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9-阀门I,10-冷却塔,11-清水池,12-回用清水泵,13-阀门II,14-缫丝车间,15-污泥泵,16-污泥处置排出系统。
[0023]71-集水槽,72-滤头,73-滤料。
[0024]81-布水槽,82- 一次过滤层,83-曝气布气管,84-曝气头,85- 二次过滤层,86-承托层,87-空气管道,88-出水收集管。
[0025]图2中,A表示布水区,B表示滤料区,C表示蓄水区。
[0026]图中箭头表示水或污泥的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例一:一种缫丝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格栅井1、厌氧池2、好氧接触氧化池3、沉淀池4、厌氧过滤器7、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8和清水池11,所述的沉淀池4底部通过污泥泵15与污泥处置排出系统16或厌氧池或/和好氧接触氧化池连通,所述的沉淀池4通过提升水泵6与厌氧过滤器7连通,所述的好氧接触氧化池和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内设置有通过鼓风机5供氧的曝气布气管。
[0028]所述的厌氧过滤器7包括壳体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壳体内的集水槽71、滤头72和滤料73,所述的壳体底部设置进水口,顶部设置出水口,所述的滤料为密度比水小的轻质颗粒滤料。本实施例中滤料73为聚苯乙烯小球,滤料粒径为1.5?6mm。
[0029]废水从厌氧过滤器7的底部进入布水区,上流经过滤料区,滤料区装填密度比水小的轻质颗粒滤料73,滤料73上部设有滤头72以阻止滤料流失。滤料不仅起到过滤作用,而且是微生物的载体,附着在滤料上生长的微生物不仅可以降解水中的C0D,还可以对好氧接触氧化池3中产生的硝态氮进行反硝化脱氮。经过滤头73的水通过蓄水区由集水槽71收集,排到多功能活性炭塔8。废水经过厌氧过滤器7后,可降低水中的悬浮物、COD及总氮。
[0030]所述的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8包括塔身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塔身内的布水槽81、一次过滤层82、二次过滤层85、承托层86和出水收集管88,所述的一次过滤层底部安装曝气布气管83,曝气布气管上开有曝气孔或安装曝气头84,所述的承托层中布置有反冲洗用的与鼓风机5连通的空气管道87,所述的一次过滤层的过滤材料为颗粒活性炭或柱状活性炭,所述的二次过滤层的过滤材料为石英砂或/和河砂或/和能够除磷的原料,所述的能够除磷的原料为石灰石、沸石或钢渣。所述的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一次过滤层高度为I?
2.5米,过滤材料的粒径为I?5mm, 二次过滤层的高度为0.3?1.5米,过滤材料的粒径为
0.5?4.5mm。所述的厌氧过滤器的滤料粒径大于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一次过滤层的过滤材料的粒径,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一次过滤层的过滤材料的粒径大于二次过滤层的过滤材料的粒径。
[0031]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的上部分是活性炭层,中间部分是具有除磷作用的二次过滤层,下部分是承托层区。集活性炭吸附、生物降解、活性炭再生、除磷及过滤于一体。活性炭层下部有布气管道,通过鼓风机供氧给附着于活性炭生长的微生物。二次过滤层采用石灰石、沸石、钢渣等能够除磷的原料制成。当不考虑除磷时,也可以采用石英砂或者河砂。[0032]废水从布水槽81均匀溢出,往下通过活性炭层(一次过滤层82),活性炭选择颗粒活性炭或者是柱状活性炭,活性炭层的底部有曝气布气管83,布气管可以穿孔曝气或者安装曝气头84,废水在活性炭层中被吸附残余的色、味等有机物质,且由于活性炭与活性炭表面附着生长的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使得活性炭层可以边吸附边降解边再生,布气管及曝气头的供气使得水中的溶解氧>3mg/L,保证微生物对氧的需求。经过吸附后的废水往下经过二次过滤层85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包含活性炭表面脱落的生物膜),并且废水中的磷与二次过滤层的滤料发生化学反应且在物理吸附、过滤等作用下从水中除去,最后经过出水收集管88,净化水排出多功能活性炭塔。
[0033]铺装时活性炭粒径及二次过滤层粒径选择的原则:
[0034]①一般二次过滤层的粒径小于活性炭的粒径。活性炭的粒径大,二次过滤层的粒径小,可以使得整个滤床具有更大的纳污量、延长过滤周期。
[0035]②其次水力反冲洗时,活性炭与二次过滤层的滤料能够自然分层,活性炭在上层,二次过滤层的滤料在下层。
[0036]厌氧过滤器7的滤料73、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8的一次过滤层82及二次过滤层85的粒径呈逐级减小布置。
[0037]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换,该缫丝废水深度处理装置还可以在清水池11与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8之间设置有冷却塔10,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出水口通过其上安装有阀门I 9的管道I与冷却塔连通,冷却塔与清水池连通;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出水口还通过其上安装有阀门II 13的管道II与清水池11连通。当水温高时,从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8的出水通过阀门I 9导入冷却塔10进行降温处理后再进入清水池11,此时阀门II 13处于关闭状态(或者是部分关闭的状态,这样可以调控进入冷却塔的水量,从而调控回用水的温度);当水温低时,出水则直接通过阀门II 13进入清水池11,此时阀门I 9处于关闭状态;最后由回用清水泵12将处理后的水打回缫丝车间14循环回用。经过缫丝的废水再排入格栅井I,周而复始,构成用水及净化的循环。
[0038]厌氧池2、好氧接触氧化池3、沉淀水池及清水池可以合建,隔墙共用,可节省工程投资。
[0039]厌氧池2、好氧接触氧化池3、沉淀水池及清水池的顶部做钢结构棚架遮挡阳光(或者以其他方式遮挡阳光),防止藻类滋生影响循环水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缫丝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格栅井(I)、厌氧池(2)、好氧接触氧化池(3)、沉淀池(4)、厌氧过滤器(7)、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8)和清水池(11),所述的沉淀池(4)底部通过污泥泵(15)与污泥处置排出系统(16)或厌氧池或/和好氧接触氧化池连通,所述的沉淀池(4)通过提升水泵(6)与厌氧过滤器(7)连通,所述的好氧接触氧化池和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内设置有通过鼓风机(5)供氧的曝气布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缫丝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8)包括塔身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塔身内的布水槽(81)、一次过滤层(82)、二次过滤层(85)、承托层(86)和出水收集管(88),所述的一次过滤层底部安装曝气布气管(83),曝气布气管上开有曝气孔或安装曝气头(84),所述的承托层中布置有反冲洗用的与鼓风机(5)连通的空气管道(87),所述的一次过滤层的过滤材料为颗粒活性炭或柱状活性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缫丝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一次过滤层高度为I?2.5米,过滤材料的粒径为I?5mm,二次过滤层的高度为0.3?1.5米,过滤材料的粒径为0.5?4.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缫丝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过滤器(7)包括壳体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壳体内的集水槽(71)、滤头(72)和滤料(73),所述的壳体底部设置进水口,顶部设置出水口,所述的滤料为密度比水小的轻质颗粒滤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缫丝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过滤器的滤料(73)为聚苯乙烯小球,滤料粒径为1.5?6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缫丝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过滤器的滤料粒径大于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一次过滤层的过滤材料的粒径,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一次过滤层的过滤材料的粒径大于二次过滤层的过滤材料的粒径。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的缫丝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水池(11)与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8)之间设置有冷却塔(10),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出水口通过其上安装有阀门I (9)的管道I与冷却塔连通,冷却塔与清水池连通;多功能生物活性炭塔出水口还通过其上安装有阀门II (13)的管道II与清水池(11)连通。
【文档编号】C02F9/14GK203582651SQ201320765895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7日
【发明者】邓海涛, 姚兵 申请人:广西春晖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