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回用的化纤纺织染色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9675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回用的化纤纺织染色废水处理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纺织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回用的化纤纺织染色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纺织染整工艺水资源消耗量大,是用水大户之一。纺织染整工业园区集中废水处理厂或大型的纺织染整企业废水处理站在现有废水处理量的基础上,必须加强废水深度处理,提高中水回用率,减少排水量,才能解决扩能的问题。纺织染整废水的深度处理及回用,不仅能够提高水的回收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消耗,缓解供水压力,还能减轻对受纳水体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这是纺织染整行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纺织染整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重要方向。

目前,纺织染整废水处理普遍采用“预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混凝法”,该法运行成本低廉,但是难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特别是生产过程中合成浆料和新型有机助剂的大量使用,使处理后出水存在着可生化处理性能差,cod偏高,色度深等问题,达不到排放和回用的要求,制约着生产过程对回用水的需求。经过预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混凝法处理过的的尾水水质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特别是在混凝发处理过程中,传统的混凝沉淀池,沉淀速度慢,且污泥沉淀后无法及时输出,导致输出的废水上清液远中含有大量小体积的污泥,使输出废水达不到排放和回用标准。

此外,专利号为cn205367840u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斜管沉淀装置,包括絮凝反应区、斜管区、斜管沉淀区和清水区,虽然采用此专利技术方案可以去除废水中的大量污泥,但是不论通过斜管沉淀,还是斜板沉淀其均无法将沉淀污泥立即输出,使输出废水中含有小体积污泥无法达到排放与回用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回用的化纤纺织染色废水处理系统,利用斜板沉淀原理,将染色废水中的絮体状污泥沉淀,并通过不断旋转的分离辊,将沉淀的絮体状污泥立即排出处理仓,避免小体积污泥随废水排出,随后通过反渗透膜过滤掉大部分盐分和胶体、有机物,解决了废水中污泥沉淀后立即输出去除的技术问题,提高废水中小体积污泥的去除率,实现了输出废水的合格达标,利于后续的回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回用的化纤纺织染色废水处理系统,包括:

废水处理机构,所述废水处理机构用于对废水进行污泥分离处理工作,其包括安装架、安装于该安装架上部的处理仓以及安装于该安装架下部的处理组件,且该处理仓位于处理组件的正上方;

废水供水机构,所述废水供水机构位于所述废水处理机构的一侧,其与所述处理组件连通,且其包括供水组件以及设置于该供水组件内部的搅拌组件;

废水回用箱,所述废水回用箱位于所述废水处理机构与废水供水机构之间,其与所述处理组件连通,且其内设置有反渗透膜,该废水回用箱用于收集该处理组件处理后的废水。

作为改进,所述处理仓为锥形设置,其顶部为开口设置,且其底部设置有月牙形的分离部,该处理仓包括第一倾斜板以及第二倾斜板,所述第一倾斜板的底部设置有污泥出口,所述第二倾斜板的下部设置有废水出口,且该废水出口位于所述污泥出口的下方。

作为改进,所述处理组件包括:

分离辊,所述分离辊位于所述处理仓的正下方,其与所述分离部同心设置,且其两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

污泥箱,所述污泥箱位于所述分离辊的正下方,其与所述安装架可拆卸连接,且其顶部设置有半圆形开口部,该半圆形开口部与所述分离辊同心设置,且其底部设置有滤水网;

废水斗,所述废水斗连接设置于所述污泥箱的底部,其为锥形设置,且其底部开设有出水口;

滤水输出管,所述滤水输出管位于所述废水斗的底部,其与所述废水斗的底部出水口处连通;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其与所述分离辊的一端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倾斜板与所述第二倾斜板的底部均设置于所述分离辊的同一侧。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倾斜板的底部与所述分离辊连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密封条;所述分离辊的两端与所述第二倾斜板的两侧壁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条。

作为改进,所述污泥箱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刮泥板,该刮泥板位于半圆形开口部的下端,且该刮泥板与所述分离辊抵触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污泥箱的顶部靠近所述第二倾斜板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防水板;所述污泥箱的顶部远离所述第二倾斜板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接料板。

作为改进,所述污泥箱的底部设置有旋转打开的污泥输出门。

作为改进,所述供水组件包括:

供水仓,所述供水仓设置于所述处理仓的后侧,其底部设置有供水口,且其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

供水管,所述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供水口连通,其另一端架设于所述处理仓内;

供水龙头,所述供水龙头架设于所述处理仓内,其与所述供水管连通,且其末端面正对所述第一倾斜板,该末端面上均布有若干出水口;

供水泵,所述供水泵位于所述供水仓与所述处理仓之间,其安装于所述供水管上。

作为改进,所述搅拌组件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供水口的正上方,其与该供水口同轴线设置;

搅拌桨,所述搅拌桨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其正对所述供水口设置,且沿其周向等距设置有若干第一搅拌桨叶与第二搅拌桨叶,所述第一搅拌桨叶位于所述支架的内部,所述第二搅拌桨叶位于所述支架的外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利用斜板沉淀原理,通过处理仓第一倾斜板将染色废水中的絮体状污泥沉淀,沉淀的污泥黏附分离辊上,分离辊不断旋转,立即将污泥输出到处理仓外,避免污泥堆积不立即输出,解决小体积污泥随废水排出的问题,随后通过反渗透膜截留废水中的大部分盐分和胶体、有机物,使透过反渗透膜的废水的各项指标均复合废水回用的标准,掺杂一定比例新鲜水就可回收使用;

(2)本发明在设置处理仓时,将第一倾斜板与第二倾斜板设置于分离辊的同一侧,且使第一倾斜板底部的污泥出口高于第二倾斜板上的污水出口,使输入到处理仓内的废水不会从污泥出口流出;

(3)本发明通过利用旋转的分离辊黏附污泥实现沉淀污泥的立即输出,且在污泥输出过程中,小体积污泥黏附在分离辊上输出时承受废水的冲击力小,可以快速输出,而大体积的污泥即使随废水冲刷回落到分离辊与第二倾斜板的夹角内,也不会随废水输出而流出,且可以快速的随分离辊进行二次的黏附输出;

(4)本发明在设置供水仓时,在供水仓的供水口处设置了搅拌组件,利用废水输出产生的漩涡带动搅拌桨,对供水仓内添加了混凝剂的废水进行搅拌,使废水内未混凝的杂质再次混凝成絮体污泥,同时位于支架内的第二桨叶会对大的絮体污泥进行分离,避免大的絮体堵塞供水管,同时小体积的絮体污泥利于后续分离辊的旋转输出;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结构巧妙,废水处理效率高,处理后废水可之间回收使用等优点,尤其适用于纺织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废水回用箱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处理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污泥箱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分离辊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供水龙头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搅拌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搅拌组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图2与图3所示,一种高效回用的化纤纺织染色废水处理系统,包括:

废水处理机构1,所述废水处理机构1用于对废水进行污泥分离处理工作,其包括安装架11、安装于该安装架11上部的处理仓12以及安装于该安装架11下部的处理组件13,且该处理仓12位于处理组件13的正上方;

废水供水机构2,所述废水供水机构2位于所述废水处理机构1的一侧,其与所述处理组件13连通,且其包括供水组件21以及设置于该供水组件21内部的搅拌组件22;

废水回用箱3,所述废水回用箱3位于所述废水处理机构1与废水供水机构2之间,其与所述处理组件13连通,且其内设置有反渗透膜31,该废水回用箱3用于收集该处理组件13处理后的废水。

如图4所示,其中,所述处理仓12为锥形设置,其顶部为开口设置,且其底部设置有月牙形的分离部121,该处理仓12包括第一倾斜板122以及第二倾斜板123,所述第一倾斜板122的底部设置有污泥出口124,所述第二倾斜板123的下部设置有废水出口125,且该废水出口125位于所述污泥出口124的下方。

需要说明的是,废水供水机构2对废水处理机构1进行废水供应,废水沿处理仓12的第一倾斜板122进行斜板沉淀,沉淀后的污泥由处理组件13从污泥出口124输出,而废水则从废水出口125输出到废水回用箱3内进行回收处理。

进一步说明的是,废水回用箱3内的反渗透膜31的操作压力为1.5~1.8mpa,水中的大部分盐分和胶体、有机物等不能透过反渗透膜,残留在少量浓水中,由废水回用箱3一侧的浓水管32排放,而渗透过反渗透膜31的废水,则从回收管33回收再用,可以直接掺杂一定比例的新鲜水直接使用,在反渗透膜停运时,自动冲洗5分钟,以去除沉积在膜表面的污垢,使反渗透膜得到有效保养。

如图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组件13包括:

分离辊131,所述分离辊131位于所述处理仓12的正下方,其与所述分离部121同心设置,且其两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1上;

污泥箱132,所述污泥箱132位于所述分离辊131的正下方,其与所述安装架11可拆卸连接,且其顶部设置有半圆形开口部1321,该半圆形开口部1321与所述分离辊131同心设置,且其底部设置有滤水网1322;

废水斗133,所述废水斗133连接设置于所述污泥箱132的底部,其为锥形设置,且其底部开设有出水口;

滤水输出管134,所述滤水输出管134位于所述废水斗133的底部,其与所述废水斗133的底部出水口处连通;

驱动电机135,所述驱动电机135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1的一侧,其与所述分离辊131的一端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倾斜板122与所述第二倾斜板123的底部均设置于所述分离辊131的同一侧。

如图4、图5与图8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倾斜板123的底部与所述分离辊131连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密封条1231;所述分离辊131的两端与所述第二倾斜板123的两侧壁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条1311。

需要具体说明的是,分离辊131由驱动电机135带动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分离辊131在处理仓12内黏附污泥,并将污泥从污泥出口124输出到处理仓12外,之后污泥从分离辊131上掉落到污泥箱132内,堆积在滤水网1322上,滤水网1322将污泥中的水分滤出由废水斗133收集,最后由滤水输出管134输出。

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一倾斜板122与所述第二倾斜板123的底部均设置于所述分离辊131的同一侧,是为了保证处理仓12内的废水不会从污泥出口124漏出,废水沿第一倾斜板122进入到处理仓12内后,会沿分离辊131积聚在分离辊131与第二倾斜板123之间的夹角处,后从废水出口125输出。

如图2与图6所示,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污泥箱13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刮泥板1323,该刮泥板1323位于半圆形开口部1321的下端,且该刮泥板1323与所述分离辊131抵触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刮泥板1323用于刮除分离辊131上黏附的污泥,使分离辊131在旋转回复到处理仓12时,可以重新黏附新的污泥进行输出。

如图7所示,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污泥箱132的顶部靠近所述第二倾斜板123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防水板1324;所述污泥箱132的顶部远离所述第二倾斜板123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接料板1235。

需要说明的是,防水板1235用于保护分离仓12的第二倾斜板123底部与分离辊131接触部位的漏水问题,在第一密封条1231失效后,可以使泄露的废水沿防水板1235进入到污泥箱132内从滤水输出管134输出,而不会导致工作环境内废水横流。

进一步说明的是,接料板1235则用于对分离辊131输出的污泥进行导向接料,使污泥可以直接掉落在污泥箱132内。

如图7所示,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污泥箱132的底部设置有旋转打开的污泥输出门1326。

需要说明的是,在污泥箱132内收集到一定量的污泥时,通过污泥输出门1326可以之间将污泥清理出。

如图2与图9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供水组件21包括:

供水仓211,所述供水仓211设置于所述处理仓12的后侧,其底部设置有供水口2111,且其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2112;

供水管212,所述供水管212的一端与所述供水口2111连通,其另一端架设于所述处理仓12内;

供水龙头213,所述供水龙头213架设于所述处理仓12内,其与所述供水管212连通,且其末端面正对所述第一倾斜板122,该末端面上均布有若干出水口2131;

供水泵214,所述供水泵214位于所述供水仓211与所述处理仓12之间,其安装于所述供水管212上。

需要说明的是,供水仓211用于对处理仓12进行废水供应,且在废水自供水龙头213输入到处理仓12内时,供水龙头213为长条形设置,其上设置的若干大直径出水口2131直接正对第一倾斜板122进行废水输入,使废水沿第一倾斜板122进行斜板沉淀,斜板沉淀作用的斜板面积较一个出水口的供水龙头的斜板面积更大,沉淀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如图10与图11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搅拌组件22包括:

支架221,所述支架221设置于所述供水口2111的正上方,其与该供水口2111同轴线设置;

搅拌桨222,所述搅拌桨222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221上,其正对所述供水口2111设置,且沿其周向等距设置有若干第一搅拌桨叶2221与第二搅拌桨叶2222,所述第一搅拌桨叶2221位于所述支架221的内部,所述第二搅拌桨叶2222位于所述支架221的外部。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入供水仓211内的废水是加入了混凝剂并进行了初步搅拌混凝后的废水,利用废水流动过程中在供水口2111处产生的漩涡带动搅拌桨222旋转,对废水进行二次搅拌,使废水中未混凝的杂质再次混凝成絮体污泥。

并且,位于支架221内的第一搅拌桨叶2221会对大体积的絮体污泥进行一定的破碎,使大体积絮体污泥分散成若干的小体积污泥,在后续分离辊131进行旋转污泥分离输出时,更利于其输出。

工作过程如下:

印染废水自供水仓211由供水泵214输入到处理仓12内,废水沿第一倾斜板122进行斜板沉淀,沉淀后的污泥掉落在分离辊131上,并黏附在该分离辊131上,而废水则积聚在分离辊131与第二倾斜板123的夹角处,并从第二倾斜板123上的污水出口125输出到废水回用箱3内,而污泥则由旋转的分离辊131输出到污泥箱132内进行收集处理,进入到废水回用箱3内的废水由反渗透膜31对其进行反渗透处理,透过反渗透膜31的废水由回收管33进行回收后掺杂一定比例新鲜水进行回收在利用,而被反渗透膜31截留的含有大部分盐分和胶体、有机物的高浓度废水则从浓水管32排放与从污泥中滤出的废水一起进行再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