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水型生态浮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51509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水型生态浮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水型生态浮床,包括浮床单元、连接绳、浮子、水下固定端,所述浮床单元包括浮床单元本体、椰网,所述浮床单元本体包括两个椰丝垫、一个弹簧垫,所述弹簧垫的上表面连接于其中一个椰丝垫的下表面,所述弹簧垫的下表面连接于另一个椰丝垫的上表面,所述椰网覆盖于所述浮床单元本体的外表面,所述浮床单元、连接绳均有多个,所述多个浮床单元通过连接绳连接为一体,所述浮子有多个,所述多个浮床单元通过浮子连接于水下固定端,所述水下固定端位于浮床单元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深水区域,而且景观视觉较好,经久耐用。
【专利说明】一种深水型生态浮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浮床,特别是涉及一种深水型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0002]生态浮床又称生态浮岛、漂浮湿地、浮床植物技术等,第一个生态浮岛最早在1979年德国BESTMAN公司开发出来,之后以日本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成功的将生态浮岛应用于地表水体的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
[0003]在国内,许多学者展开了利用生态浮岛技术修复城市河道、湖泊和养殖水体的研究。1991年即有学者开展了利用生态浮岛治理污染河道实验,成功种植了 46个科130多种陆生植物,累计面积10余公顷,其中美人蕉、旱伞草等花卉比在陆地上种植取得了更好的群体和景观效果;邴旭文等采用浮床无土栽培技术,在池塘水面种植景观植物以控制池塘富营养化水质,结果表明富营养化池塘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1998年无锡市使用生态浮岛对五里湖进行修复工作,发现其对水体N、P去除效果良好;2002年北京市使用该技术治理什刹海、永定河等污染水体,效果良好;2004年格凌国际水研公司在昆明滇池进行了植物浮床净化实验,六个月时间内有效改善了水质。
[0004]生态浮岛除了对水体的净化作用外,还有以下几点重要功能:①其上栽植的植物可以起到景观美化的作用,可以改善深水区水面无植物景观的问题;②为生物(鱼类、鸟类)提供生栖环境;③消波作用,对水岸起到保护作用。
[0005]目前,尽管国内外对生态浮岛的研究已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并在众多湖泊、池塘和河流中得到了应用,但是已有的研究大多以室内试验模拟,或以湖泊、小河流等水流状态比较稳定的水域中的水质净化研究为主,针对流态和水文情况复杂的大型河流及深水区域的研究鲜有报道。生态浮岛已经历了五代技术,目前国内的主力产品是以NH-2浮岛为典型代表的第四代PE、PP材料产品,这两种材料质感较硬,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度较差,不能用于深水区域;第五代技术是新材料浮岛,植物根系和浮岛材料溶为一体,且材料本身为中空管状结构,能够形成很好的水体微动力循环,代表产品为德国产品,但由于材料专利壁垒,价格较高,不适合国内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深水型生态浮床,可应用于深水区域,而且景观视觉较好,经久耐用。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深水型生态浮床,包括浮床单元、连接绳、浮子、水下固定端,
[0009]所述浮床单元包括浮床单元本体、椰网,所述浮床单元本体包括两个椰丝垫、一个弹簧垫,所述弹簧垫的上表面连接于其中一个椰丝垫的下表面,所述弹簧垫的下表面连接于另一个椰丝垫的上表面,所述椰网覆盖于所述浮床单元本体的外表面,
[0010]所述浮床单元、连接绳均有多个,所述多个浮床单元通过连接绳连接为一体,[0011]所述浮子有多个,所述多个浮床单元通过浮子连接于水下固定端,所述水下固定端位于浮床单元的下方。
[0012]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绳由PVC制成。
[0013]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浮床单元为长方体,所述浮床单元的上表面为
0.2?0.5mX0.2?0.5m的正方形。
[0014]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椰丝垫的厚度为1.5?3cm。
[0015]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弹簧垫的厚度为1.5?3cm。
[0016]由上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弹簧垫设置于两个椰丝垫之间可起到支撑空间的作用,内部结构比较疏松,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及固定,浮床单元本体外表面的椰网对种植土可起到很好地包裹作用,椰丝垫和椰网比较结实,不怕相互之间的撞击,经久耐用,使用周期一般为5?10年,因此可应用于流态和水文情况复杂的深水区域及大型河流,此外椰网本身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度较高,景观效果较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1]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深水型生态浮床的实施例,包括浮床单元1、连接绳2、浮子3、水下固定端4,浮床单元I包括浮床单元本体、椰网11,浮床单元本体包括两个椰丝垫12、一个弹簧垫13,弹簧垫13的上表面连接于其中一个椰丝垫12的下表面,弹簧垫13的下表面连接于另一个椰丝垫12的上表面,椰网11覆盖于浮床单元本体的外表面,浮床单元1、连接绳2均有多个,多个浮床单元I通过连接绳2连接为一体,浮子3有多个,多个浮床单元I通过浮子3连接于水下固定端4,水下固定端4位于浮床单元I的下方。
[0022]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绳2由PVC制成,PVC机械性能较好,比较结实耐用,而且不溶于水,非常适合深水环境。
[0023]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浮床单元I为长方体,浮床单元I的上表面为
0.2?0.5mX0.2?0.5m的正方形。
[0024]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椰丝垫12的厚度为1.5?3cm。
[0025]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弹簧垫13的厚度为1.5?3cm。
[002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深水型生态浮床,其特征是:包括浮床单元、连接绳、浮子、水下固定端, 所述浮床单元包括浮床单元本体、椰网,所述浮床单元本体包括两个椰丝垫、一个弹簧垫,所述弹簧垫的上表面连接于其中一个椰丝垫的下表面,所述弹簧垫的下表面连接于另一个椰丝垫的上表面,所述椰网覆盖于所述浮床单元本体的外表面, 所述浮床单元、连接绳均有多个,所述多个浮床单元通过连接绳连接为一体, 所述浮子有多个,所述多个浮床单元通过浮子连接于水下固定端,所述水下固定端位于浮床单元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型生态浮床,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绳由PVC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深水型生态浮床,其特征是:所述浮床单元为长方体,所述浮床单元的上表面为0.2^0.5mX0.2^0.5m的正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深水型生态浮床,其特征是:所述椰丝垫的厚度为.1.5~3c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深水型生态浮床,其特征是:所述弹簧垫的厚度为.1.5~3cm。
【文档编号】C02F3/32GK203741120SQ201320879020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0日
【发明者】贺风春, 沈贤成, 王雪春, 钱海峰 申请人: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