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5884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池,包括厌氧池组、生物滤池组和氧化沟,所述厌氧池组包括N个并排排列的侧壁为弧形的厌氧池,所述生物滤池组包括N个并排排列的侧壁为弧形的生物滤池,所述氧化沟内设有阻挡壁,所述相邻的厌氧池间设有厌氧池横壁,所述相邻的生物滤池间设有生物滤池横壁。本发明的污水处理池,其弧形侧壁的圆拱结构,类似于圆拱桥的圆拱型桥体,具备优秀的抗侧压特性;通过对侧壁的这种结构上的改良方式,极大地改善了原本矩形池体在抗侧压方面性能最薄弱的区域,使得厌氧池组和生物滤池组的抗侧压性能得到跨越式的提高。
【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池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关于新型的污水处理池。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污水处理池,其厌氧池组和生物滤池组的池体多呈矩形状,其池壁中部无特别的承重结构,仅为平直的侧壁;池壁中部的压力承受能力差,是整个池体最薄弱的区域,容易由于所受压力过大而发生弯曲、断裂等不良现象;常规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加厚池壁或在池壁内多设置加固钢筋以保证其承受压力,但这种解决方法存在用料多、成本高的问题,且其性能也不尽理想,难以达到合适的抗弯强度。


【发明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池体池壁的抗侧压强度高的新型的污水处理池。
[0004]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池,包括厌氧池组、生物滤池组和氧化沟,所述厌氧池组包括~个并排排列的侧壁为弧形的厌氧池,所述生物滤池组包括~个并排排列的侧壁为弧形的生物滤池,所述氧化沟内设有阻挡壁,所述相邻的厌氧池间设有厌氧池横壁,所述相邻的生物滤池间设有生物滤池横壁。
[0005]所述厌氧池组与生物滤池组通过上通气管一与下污水管一连通,所述生物滤池组与氧化沟通过上通气管二与下污水管二连通;所述厌氧池组设有污水入口,所述污水入口所处的高度高于下污水管一、下污水管二所处的高度。
[0006]所述厌氧池横壁下部设有水孔,所述厌氧池横壁与所述生物滤池横壁上部设有气孔;所述气孔与所述上通气管一、上通气管二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水孔与所述下污水管一、下污水管二处于同一平面上。
[0007]所述厌氧池组顶部与所述生物滤池组顶部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厌氧池组深度大于所述生物滤池组深度。
[0008]所述阻挡壁包括与氧化沟左侧壁连接的左阻挡壁、以及与氧化沟右侧壁连接的右阻挡壁,所述左阻挡壁与右阻挡壁等距相间排布。
[0009]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与传统的呈矩形的厌氧池组和生物滤池组的池体不同,本发明的厌氧池组由多个并排排列、侧壁的水平截面呈弧形的厌氧池构建而成,生物滤池组由多个并排排列、侧壁的水平截面呈弧形的生物滤池构建而成;其弧形侧壁的圆拱结构,类似于圆拱桥的圆拱型桥体,具备优秀的抗侧压特性;通过对侧壁的这种结构上的改良方式,极大地改善了原本矩形池体在抗侧压方面性能最薄弱的区域,弥补了传统厌氧池组与生物滤池组的池壁中部无特别的承重结构的这一结构短板,克服短板效应,使得厌氧池组和生物滤池组的抗侧压性能得到跨越式的提高,有效避免池壁中部由于受到压力过大而发生弯曲、断裂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0010]在氧化沟中设有阻挡壁,通过阻挡壁的添设,将原本平直的氧化沟通道变为迂回的蛇形通道,这一改进,能在不增加氧化沟空间面积的前提下,大大增强氧化沟通道的行程长度,使得氧化沟中的水体与氧结合的时间更长,确保氧化沟中的水体能获得更好的净化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0012]图1是本发明的新型的污水处理池的俯视图。
[0013]图2是本发明的新型的污水处理池的正视图。
[0014]图3是本发明的新型的污水处理池的厌氧池组的俯视图。
[0015]图4是本发明的新型的污水处理池的厌氧池组的正视图。
[0016]图5是本发明的新型的污水处理池的生物滤池组的俯视图。
[0017]图6是本发明的新型的污水处理池的生物滤池组的正视图。
[0018]图7是本发明的新型的污水处理池的氧化沟的俯视图。
[0019]图8是本发明的新型的污水处理池的氧化沟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请参照图1-8,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池,包括厌氧池组1、生物滤池组2和氧化沟3,厌氧池组1包括4个并排排列的侧壁为弧形的厌氧池,分别是厌氧池11、厌氧池12、厌氧池13、厌氧池14,生物滤池组2包括4个并排排列的侧壁为弧形的生物滤池,分别是生物滤池21、生物滤池22、生物滤池23、生物滤池24,氧化沟3内设有阻挡壁,相邻的厌氧池间设有厌氧池横壁15,相邻的生物滤池间设有生物滤池横壁25。
[0022]与传统的呈矩形的厌氧池组和生物滤池组的池体不同,本发明的厌氧池组由多个并排排列、侧壁的水平截面呈弧形的厌氧池构建而成,生物滤池组由多个并排排列、侧壁的水平截面呈弧形的生物滤池构建而成;其弧形侧壁的圆拱结构,类似于圆拱桥的圆拱型桥体,具备优秀的抗侧压特性;通过对侧壁的这种结构上的改良方式,极大地改善了原本矩形池体在抗侧压方面性能最薄弱的区域,弥补了传统厌氧池组与生物滤池组的池壁中部无特别的承重结构的这一结构短板,克服短板效应,使得厌氧池组和生物滤池组的抗侧压性能得到跨越式的提高,有效避免池壁中部由于受到压力过大而发生弯曲、断裂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0023]在氧化沟中设有阻挡壁,通过阻挡壁的添设,将原本平直的氧化沟通道变为迂回的蛇形通道,这一改进,能在不增加氧化沟空间面积的前提下,大大增强氧化沟通道的行程长度,使得氧化沟中的水体与氧结合的时间更长,确保氧化沟中的水体能获得更好的净化效果。
[0024]厌氧池组1与生物滤池组2通过上通气管一 41与下污水管一 42连通,生物滤池组2与氧化沟3通过上通气管二 51与下污水管二 52连通;厌氧池组1设有污水入口 6,污水入口 6所处的高度高于下污水管一 42、下污水管二 52所处的高度。
[0025]为保证厌氧池组与生物滤池组的水体流通以及气压稳定,需要同时设置上通气管与下污水管,其中下污水管开设的位置低于厌氧池组与生物滤池组中的液面,上通气管开设的位置高于厌氧池组与生物滤池组中的液面,厌氧池组中的水体通过下污水管流至生物滤池组,同时会发生气压的变化,但由于厌氧池组与生物滤池组间设有上通气管,当气压发生变化,厌氧池组与生物滤池组间能进行气体的流动,保证处于同一气压下,不会发生由于气压不等而造成水体无法流动的不良现象。
[0026]厌氧池横壁15下部设有水孔151,厌氧池横壁15上部设有气孔152,生物滤池横壁25上部设有气孔252 ;气孔151、气孔252与上通气管一 41、上通气管二 51处于同一平面上,水孔151与下污水管一 42、下污水管二 52处于同一平面上;生物滤池上还设有填料过滤层7。
[0027]厌氧池组1顶部与生物滤池组2顶部处于同一平面上,厌氧池组1深度大于生物滤池组2深度。
[0028]阻挡壁包括与氧化沟左侧壁32连接的左阻挡壁1、以及与氧化沟右侧壁33连接的右阻挡壁2,左阻挡壁1与右阻挡壁2等距相间排布。氧化沟3设有通向上方的通气管34,氧化沟3外接消毒井35,氧化沟3中的水体经过消毒井35后向外排出。
[0029]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池组、生物滤池组和氧化沟,所述厌氧池组包括N个并排排列的侧壁为弧形的厌氧池,所述生物滤池组包括N个并排排列的侧壁为弧形的生物滤池,所述氧化沟内设有阻挡壁,所述相邻的厌氧池间设有厌氧池横壁,所述相邻的生物滤池间设有生物滤池横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组与生物滤池组通过上通气管一与下污水管一连通,所述生物滤池组与氧化沟通过上通气管二与下污水管二连通;所述厌氧池组设有污水入口,所述污水入口所处的高度高于下污水管一、下污水管二所处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横壁下部设有水孔,所述厌氧池横壁与所述生物滤池横壁上部设有气孔;所述气孔与所述上通气管一、上通气管二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水孔与所述下污水管一、下污水管二处于同一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组顶部与所述生物滤池组顶部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厌氧池组深度大于所述生物滤池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壁包括与氧化沟左侧壁连接的左阻挡壁、以及与氧化沟右侧壁连接的右阻挡壁,所述左阻挡壁与右阻挡壁等距相间排布。
【文档编号】C02F3/00GK104478072SQ201410739157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8日
【发明者】祝爱民, 祝龙飞 申请人:惠州市卓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