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沾有香柏油渍的显微镜载玻片的清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05243发布日期:2018-09-11 19:21阅读:316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验仪器领域,具体的为一种显微镜载玻片清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常规的组织学、组织化学和组织细胞的免疫组学、荧光染色、原位杂交等生化实验中,载玻片是样品的重要载体,用于显微镜油镜阅片的载玻片需要滴加香柏油以改变折射率从而提高图像质量。

使用后的载玻片因其上表面沾有香柏油渍,需要用乙醚或乙醇乙醚混合物或二甲苯等试剂将其溶解。否则,干燥后凝固在载玻片上的油渍会严重影响下次阅片的图像质量。但是,乙醚等试剂均存在对人体的严重危害。

目前,沾有香柏油的载玻片的清洁主要依靠实验室工作人员滴加试剂于载玻片上,使其溶解香柏油进而擦拭干净,其工作效率低下,实验室工作人员长时间接触有害物质,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提供一种效率高、避免实验室工作人员长时间接触有害物质的显微镜载玻片清洁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清洁效率高的显微镜载玻片清洁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显微镜载玻片自动清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载玻片放置于传送带的起始端,所述载玻片的上表面沾有香柏油。

2)所述传送带将载玻片传送到第一位置,并停顿。在所述载玻片上表面覆盖擦镜纸。

3)所述传送带将载玻片传送到第二位置,并停顿。向覆盖在载玻片上表面的擦镜纸滴加乙醚。

4)所述传送带将载玻片传送到第三位置时,将覆盖在载玻片上表面的擦镜纸取下。

5)所述传送带继续传送载玻片,载玻片跌入位于传送带末端下方的收集筐中。

本发明的方法中,只需要少量地向覆盖在载玻片上的擦镜纸滴加乙醚等溶剂,而乙醚溶解香柏油油迹后,油迹和乙醚的混合物存在于擦镜纸中,只需要处理好擦镜纸,便不会造成大量的乙醚挥发在空气中。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显微镜载玻片自动清洁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并传送显微镜载玻片的传送带、传送带步进电机、递纸系统、取纸系统和清洁液滴加装置。所述传送带通过步进电机驱动,所述清洁液滴加装置位于传送带上方。所述递纸系统安装在传送带的一侧,所述递纸系统包括断纸机构和进纸器。所述进纸器装有条形纸带,所述断纸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裁纸刀和砧板。所述条形纸带被进纸器送出后,先穿过所述裁纸刀和砧板之间的缝隙,再覆盖在传送带的上表面。当所述传送带将载玻片传送到条形纸带下方时,所述裁纸刀将条形纸带切断,使得被切断的一段条形纸带覆盖在载玻片的上表面。所述清洁液滴加装置内装有乙醚,当覆盖了条形纸带的载玻片被传送到清洁液滴加装置的滴管下方时,通过所述滴管向条形纸带滴加乙醚。所述取纸系统包括安装在传送带的一侧的夹送辊,当载玻片被传送到与所述夹送辊平齐的位置时,所述载玻片上覆盖的一段条形纸带被所述夹送辊夹住后拖出。

本发明的装置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由于采用了自动递纸系统、清洁液滴加装置及取纸系统,实现了对载玻片的批量清洁,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人员与有害物质的接触,带来了显著的效益。进一步,本发明的装置可置于密闭空间内,更为有效地防止了乙醚挥发到工作环境中,降低工作风险。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装置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载玻片处于“第一位置”的示意图;

图3为载玻片处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4为载玻片处于“第三位置”的示意图。

图中:1-传送带,2-滴管,3-进纸器,4-断纸机构,5-安装架,6-上辊筒,7-下辊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范围内。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显微镜载玻片自动清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载玻片放置于传送带的起始端,所述载玻片的上表面沾有香柏油;

2)所述传送带将载玻片传送到第一位置,并停顿;在所述载玻片上表面覆盖擦镜纸;

3)所述传送带将载玻片传送到第二位置,并停顿;向覆盖在载玻片上表面的擦镜纸滴加乙醚;

4)所述传送带将载玻片传送到第三位置时,可以停顿或不停顿,将覆盖在载玻片上表面的擦镜纸取下;

5)所述传送带继续传送载玻片,载玻片跌入位于传送带末端下方的收集筐中。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步骤2~4中,所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是位于传送带起始端和末端之间的三个不重叠的位置,载玻片从被放在传送带1的上表面后,依次经过这三个位置。所述“停顿”即为传送带1停止运动,可以通过步进电机控制。当载玻片传送到这三个位置时,均要停顿,以方便进行操作。所述擦镜纸的面积与载玻片上表面的面积相当,但也可以大于载玻片上表面的面积。本实施例的步骤3中,需要滴加1~2滴乙醚,约为0.05~0.1ml。步骤5)中,所述收集筐用于存放载玻片,当收集筐装满时,更换空的收集筐。

作为优选,步骤4)中,所述将覆盖在载玻片上表面的擦镜纸取下,是将擦镜纸从载玻片的一侧拖出。这样更有利于对油渍的清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实施例1所述方法的显微镜载玻片自动清洁装置,包括支撑并传送显微镜载玻片的传送带1、传送带步进电机、递纸系统、取纸系统和清洁液滴加装置。

所述传送带1通过步进电机驱动。本实施例中,传送带1即为普通的工业用传送带,用于将载玻片从一端(起始端)传送到另一端(末端)。本实施例中,传送带1的宽度大于载玻片的长度。从传送带1的起始端到末端依次布置递纸系统、清洁液滴加装置和取纸系统。递纸系统和取纸系统安装在传送带1的两侧,但不在同一侧。

所述递纸系统安装在传送带1的一侧,所述递纸系统包括断纸机构4和进纸器3。

所述进纸器3装有条形纸带,用以将条形纸带送出。本实施例中,进纸器3的结构较为简单,即包括一个可以打开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一个供条形纸带伸出的出口。所述壳体内具有一个圆柱体辊筒,所述条形纸带卷在辊筒上,类似于卷筒纸的结构。本实施例所述条形纸带即为擦镜纸制成的纸带。当所述辊筒旋转时,条形纸带的一端从所述出口处伸出。进一步,所述壳体上出纸口高于传送带1的上表面,优选地为1~5cm,以便于条形纸带的一端伸出后搭在(即覆盖在)传送带1的上表面。进一步地,所述条形纸带的端头伸出传送带1的侧边缘。

所述断纸机构4包括相互配合的裁纸刀和砧板,所述裁纸刀向下运动时,可以切断位于裁纸刀和砧板之间的纸带。所述条形纸带被进纸器3送出后,先穿过所述裁纸刀和砧板之间的缝隙,再覆盖在传送带1的上表面。作为优选,条形纸带的一端(即自由端)要伸出传送带1的边缘1~5cm。如图1所示,断纸机构4布置在传送带1的左侧、夹送辊布置在传送带1的右侧,则条形纸带的一部分覆盖在传送带1的上表面时,其一端(即自由端)伸出传送带1的右侧边缘1~5cm。当所述传送带1将载玻片传送到条形纸带下方(即所述第一位置)时,传送带1停顿,所述裁纸刀将条形纸带切断,使得被切断的一段条形纸带覆盖在载玻片的上表面。

所述清洁液滴加装置位于传送带1上方。实施例中,清洁液滴加装置包括一个内装有乙醚的腔体,还有一个滴管2。所述滴管2的出口位于传送带1的上方。当覆盖了条形纸带的载玻片被传送到清洁液滴加装置的滴管2下方(即所述第二位置)时,传送带1停顿,通过所述滴管2向条形纸带滴加乙醚。

所述取纸系统包括安装在传送带1的一侧的夹送辊,当载玻片被传送到与所述夹送辊平齐的位置(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载玻片上覆盖的一段条形纸带被所述夹送辊夹住后拖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送辊包括安装架5和上辊筒6,以及位于所述上辊筒6下方的下辊筒7。所述上辊筒6和下辊筒7的轴线平行于传送带1的运动方向。使用时,为了实现夹送辊的功能,上辊筒6和下辊筒7的旋转方向相反,即站在传送带1的起始端向末端方向看,位于传送带1右侧的上辊筒6逆时针旋转、下辊筒7顺时针旋转。

实施例中,所述上辊筒6和下辊筒7为圆柱形筒体,其首尾两端分别为圆柱体的上下底面。需要说明的是,传送带1的前进方向为一个水平方向,即从传送带1的起始端指向其末端的方向。上辊筒6和下辊筒7安装好之后,所述上辊筒6和下辊筒7的首端背向传送带1的前进方向、尾端面向传送带1的前进方向,即所述首端面向传送带1的起始端,所述尾端面向传送带1的末端。所述上辊筒6和下辊筒7的尾端连接在安装架5上,上辊筒6和下辊筒7的首端不与其他部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5上安装有两根平行于传送带1上表面的转轴,所述上辊筒6和下辊筒7的尾端安装在这两根转轴上,使得。作为优选上辊筒6和下辊筒7在所述转轴驱动下旋转,所述上辊筒6和下辊筒7之间具有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所述上辊筒6和下辊筒7的首端为圆锥头,即使得上辊筒6和下辊筒7之间的间隙入口处具有较宽的空间,便于覆盖于载玻片之上的纸带被卷入上辊筒6和下辊筒7之间的间隙,进而脱离载玻片。

作为优选,所述上辊筒6和下辊筒7之间的间隙宽度为0.1~2mm,更优选地为0.9mm。进一步,上辊筒6和下辊筒7是两个大小系统的圆柱体,该圆柱体一端被加工成锥头。实施例中,所述上辊筒6和下辊筒7之间的间隙与传送带1的上表面平齐,且该间隙(即上辊筒6和下辊筒7的轴线)与传送带1边缘之间的距离优选为1~10cm,更为优选的为2~3cm。如前文所述,由于所述条形纸带的端头伸出传送带1的侧边缘,当所述裁纸刀将条形纸带切断后,被切断的一段条形纸带覆盖在载玻片的上表面时,该段条形纸带的长度要大于传送带1的宽度。即条形纸带的一端伸出传送带1的边缘1~10cm,在载玻片随着传送带1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条形纸带伸出传送带1的边缘的一端进入上辊筒6和下辊筒7之间的间隙,被旋转的上辊筒6和下辊筒7卷出,即通过外力将擦镜纸制成的条形纸带从载玻片的一侧拖出。更进一步,所述上辊筒6和下辊筒7与传送带1之间安装有安全挡板,所述安全挡板的上端比传送带1的上表面高出1~5mm,以防止条形纸带被卷出时,载玻片被拖出。

进一步地,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只需要将载玻片放在传送带1的起始端上表面,之后的操作可以实现自动化,无需人工干预。即在所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处安装检测装置,用以监控载玻片是否通过该位置。当监测到载玻片到达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传送带1均停顿一定时间,如1~60s,用以执行断纸或滴加乙醚等操作。而载玻片在所述第三位置时,传送带可以不停止,夹送辊也可以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一直滚动,无需额外控制。综上,由于本装置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可以在本装置外部安装一个玻璃罩,只使得传送带1的起始端和末端留在玻璃罩的外部,这样就使得乙醚的使用过程发生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有效地减少其挥发到工作环境中。进一步地,在玻璃罩的出入口处,即玻璃罩靠近传送带1的起始端和末端的地方设置空气幕,更进一步地防止了乙醚挥发到工作环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