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固态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00027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固态复合微生物菌剂。



背景技术:

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中国423条主要河流、62座重点湖泊(水库)的968个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中,海河流域劣五类水质断面占约20%,其中许多水体出现了季节性或者终年性黑臭现象。城市河流的黑臭现象不仅导致了河流原有功能的退化,而且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正成为中国日益突出的水环境问题。中国政府于2015年4月颁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分阶段分期整治城市黑臭河流的目标。

国内外对于这类水体的治理通常采用混凝法、生态浮床、人工湿地等技术,的确对于黑臭水体的治理取得显著的效果。然而,这些技术耗时长、成本高、对土地空间的需求较大,因此需要一种更加简单快捷的技术手段以应对日趋严峻的河流重污染处理需求。利用微生物菌剂处理重污染河流在近几年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其效用主要体现在:①微生物菌剂中生物量高,单位质量或浓度下的有效活菌数通常达到上万甚至上亿,可快速形成优势功能菌种,加快对污染物的降解或去除速率;②微生物菌剂尤其是复合菌剂含有多种功能微生物,对河流中复杂繁多的污染物表现出极强的环境耐受性与针对性;③投加微生物菌剂可改善水体中本源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相对于混凝法、生态浮床、人工湿地等技术,该技术耗时短,便捷高效,成本低,占地少。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固态复合微生物菌剂,主要用于改善河流、湖泊水体的黑臭与富营养化现象,复合菌剂价格低廉,菌体繁殖速度快,可有效改善黑臭与富营养化水体的水质,有效降低水体中COD、NH3-N、TP、水体色度与臭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固态复合微生物菌剂,主要用于改善河流、湖泊水体的黑臭与富营养化现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从环境中筛选、分离、纯化获得毕赤酵母、假单胞菌和苍白杆菌,并分别在各自合适的培养基中富集培养,获得各菌种的种子液,将毕赤酵母、假单胞菌和苍白杆菌的种子液依次按1-1.5∶1∶1-1.5的比例混合,再将混合种子液置于液体培养基中发酵生产,培养基配方为1%的玉米粉、3%的豆饼粉和3%的鱼粉,经发酵生产后加入1%海藻酸钠、1%甘油和1%β-环糊精,离心、冷冻干燥后收集菌体,菌体生物量达5×107~6×107cells/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复合菌剂价格低廉,菌体繁殖速度快,可有效改善黑臭与富营养化水体的水质,有效降低水体中COD、NH3-N、TP、水体色度与臭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北京黑臭现象明显的沙河为实施对象。

从沙河中筛选、分离、纯化获得毕赤酵母、假单胞菌和苍白杆菌,并分别在各自合适的培养基中富集培养,获得各菌种的种子液,将毕赤酵母、假单胞菌和苍白杆菌的种子液依次按1-1.5∶1∶1-1.5的比例混合,单位比例的菌落数为8×105~9×105cells/gcells/mL。将混合种子液置于发酵生产培养基中发酵生产,培养基配方为1%的玉米粉、3%的豆饼粉和3%的鱼粉,在25℃,pH为7,溶解氧(DO)为2-4mg/L条件下发酵生产,之后加入1%海藻酸钠、1%甘油和1%β-环糊精,再经4000rpm/min条件下离心、冷冻干燥后收集菌体,含水率控制在2%以内,此时菌体生物量达5×107~6×107cells/g。将菌体投放入黑臭水体中,投放量为1%,在25℃,pH为7,120rpm/min摇瓶条件下反应24h,水体中COD、NH3-N、TP去除率分别为56%~61%、74%~80%和83%~85%,色度从32~64倍下降至2~4倍,臭度强度从4~5下降至0~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