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冷水性鱼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9265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亚冷水性鱼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养殖池;

物理处理单元,与所述养殖池的抽吸口连接,用于过滤抽吸出的养殖池废水中的颗粒物;

生物处理单元,入水口与所述物理处理单元的出水口连接,用于进一步净化养殖池废水;

水温控制单元,入水口与所述生物处理单元的出水口连接,用于控制生物处理单元净化后的水体温度,以实现养殖池中水温的恒定;以及

水利驱动输送装置,入水口与所述水温控制单元的出水口连接,用于将控温水返回至所述养殖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冷水性鱼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氧装置,与所述养殖池连接,用于向所述养殖池输送氧;优选地,所述增氧装置为液氧塔或/和曝气设备;进一步地,所述曝气设备设置于所述养殖池的外部,通过管路与所述养殖池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亚冷水性鱼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质监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养殖池中,用于监测养殖池中的水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亚冷水性鱼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的抽吸口设置于所述养殖池底面中心处;优选地,所述养殖池的底面设置为中间低四周高的斜坡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亚冷水性鱼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处理子单元,经第一抽吸装置与所述养殖池的抽吸口连接,用于去除养殖池废水中的10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第二处理子单元,经第二抽吸装置与所述第一处理子单元的出水口连接,用于进一步去除来自所述第一处理子单元的废水中的3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以及第三处理子单元,经第三抽吸装置与所述第二处理子单元的出水口连接,用于进一步去除来自所述第二处理子单元的废水中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优选地,所述第一处理子单元为竖流沉淀器;所述第二处理子单元为鼓式过滤机;所述第三处理子单元为SDPP过滤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亚冷水性鱼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处理单元包括:生物滤池,经第四抽吸装置与所述物理处理单元的出水口连接,用于去除来自所述物理处理单元的水中的化学污染物,所述化学污染物优选为氨氮、亚硝酸;消毒杀菌池,经第五抽吸装置与所述生物滤池的出水口连接,用于进一步对来自所述生物滤池的水进行杀菌消毒;优选地,所述生物滤池中设置有填料,所述填料表面挂有用于降解氨氮和/或亚硝酸的微生物;优选地,所述填料为高密度聚乙烯填料,比重为0.95g/cm3,比表面积为500m2/m3;所述消毒杀菌池的上方和/或周边设有紫外线发射装置;所述水温控制单元为太阳能控温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亚冷水性鱼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利驱动输送装置,包括:水泵,入口与所述水温控制单元的出水口连接;和给水管道,入口与所述水泵的出口连接,所述给水管道将所述水温控制单元的水返回至所述养殖池;优选地,所述给水管道包括:引水管,与所述水泵出口连接;以及射流管,沿所述养殖池的高度方向向下设置且相对地设置于所述养殖池内的对角处;所述射流管入口与所述引水管出口连接;所述射流管管壁上设有多个孔,且所述孔上沿水平方向设有喷嘴管;更优选地,所述引水管的管径大于所述射流管的管径;进一步地,所述喷嘴管的直径为50mm,数目为4-6个;进一步地,所述射流管管壁上相邻孔之间的距离为200-300mm,且所述射流管管壁上最下面的孔与所述养殖池底面的最短距离为100-30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亚冷水性鱼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管与靠近该喷嘴管的所述养殖池的长度方向的池壁之间的夹角为0-50°;夹角优选为35-45°。

9.一种亚冷水性鱼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完成,包括:

养殖池废水的物理处理步骤,对抽吸出的养殖池废水进行颗粒物的去除处理;

养殖池废水的生物处理步骤,将物理处理后的养殖池废水进行净化处理;

控温处理步骤,对生物处理后的水进行控温处理;

返回步骤,将控温处理后的水返回至养殖池,实现养殖池内水体的恒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亚冷水性鱼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废水的物理处理步骤中,所述养殖池废水连续不断地被抽吸出来,抽吸出的养殖池废水的流量为7.5-20m3/h;优选地,在整个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水的循环流量为7.5-20m3/h;进一步地,所述养殖池中水体的溶解氧大于6mg/L以上,水体温度为18~22℃。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