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复氧生态湿地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781823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强化复氧生态湿地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类似于沼泽地的湿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经过人为干预下使污水沿一定方向流动,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净化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相对居住人口较少,分布广而且分散,排水管网的不健全,造成污水分散,难于收集,也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污水的产生量也随之增长,大量未经处理的农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已造成周边地表水、地下水的严重污染,使水污染形势日益严重,农村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日显突出。针对这些现状特点,采用人工湿地处理工艺进行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该工艺可就地处理分散型生活污水,有较强的适应性,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无需专人管理,处理效果好。但是现有的人工湿地系统在运行中经常会出现堵塞、污水排入量波动大,高耗能的问题,由于每天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的波动性较大,特别是暴雨天时,大量的雨污水流入人工湿地超过其自身污水治理负荷能力,而且污水的排入带入大体积大颗粒污染物堵塞管路等的现象,这些问题都会导致人工湿地生态污水治理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了强化复氧生态湿地系统,该系统基本上采用重力自流的方式,在处理分散型农村污水时能有效调控污水的排入量,处理过程中基本无能耗,无堵塞、运行费用低,且治理后的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B排放标准。本实用新型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强化复氧生态湿地系统,包括潜流人工湿地池,潜流人工湿地池内种植有湿地植物,人工湿地池的侧边设有调节酸化池,调节酸化池的一侧与人工湿地池通过虹吸管相连通,调节酸化池的另一侧通过进水管与格栅池相连接。所述潜流人工湿地池的底部设有防渗层,防渗层与湿地植物之间设有多级配料层,多级配料层内设有多根伸向外部的通气管,多级配料层8的下方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留有排空口。所述湿地植物的种植土壤上方设有与虹吸管出水口相接的布水管。所述格栅池内设有格栅。所述调节酸化池内填充有生物填料。本实用新型强化复氧生态湿地系统,由于设置了格栅池,污水经重力自流入格栅池并把大杂物过滤掉,设置的调节酸化池不仅能调节污水流入量,使污水能够稳定流入潜流人工湿地池,而且调节酸化池中大量的兼性微生物或厌氧微生物附着在生物填料上生长,能够增强消除有机物的能力;污水最后通过虹吸管及布水管定量均匀进入潜流人工湿地池,污水进入多级配料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土壤、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净化,多级配料层内部设置的通气管使得多级配料层内部保持充氧状态,大大提高了对N、P等有害物质去除率,同时湿地植物根系的微生物可以降解污水含N、P有机物质,进一步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格栅池,2、格栅,3、调节酸化池,4、生物填料,5、虹吸管,5-1布水管,6、潜流人工湿地池,7、湿地植物,8、多级配料层,9、防渗层,10、通气管,11、出水管,12、排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强化复氧生态湿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池1、调节酸化池3和潜流人工湿地池6;格栅池1内部设置有格栅2,格栅池1底部设置进水管与调节酸化池3的一侧相连接;调节酸化池3内部设置有生物填料4,调节酸化池的另一侧与人工湿地池6通过虹吸管5相连通;潜流人工湿地池6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湿地植物7、多级配料层8、防渗层9,湿地植物7的种植土壤上方设有与虹吸管5出水口相接的布水管5-1。潜流人工湿地池6的底部设有防渗层9,防渗层9与湿地植物7之间设有多级配料层8,多级配料层8内设有多根伸向外部的通气管10,多级配料层8的下方设置有出水管11,出水管11留有排空口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级配料层8为四层配料层,四层配料层从上往下依次为砂土层、砾石和高炉渣混合层、碎石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湿地植物7为香蒲、芦苇、美人蕉、灯芯草等4种组合的水生植物;本实用新型强化复氧生态湿地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污水经重力自流入格栅池1把大杂物过滤掉,污水经进水管进入调节酸化池3,调节酸化池3不仅能调节污水流入量,使污水能够稳定流入潜流人工湿地池6,而且调节酸池3中大量的兼性微生物或厌氧微生物附着在生物填料4上生长,能够增强消除有机物的能力;污水最后通过虹吸管5和布水管5-1定量均匀进入潜流人工湿地池6,当调节酸化池3的水位达到虹吸管5出口时,潜流人工湿地池6通过虹吸管5开始进水,只要调节酸化池3内有水,潜流人工湿地池6就会一直进水,虹吸管5控制污水流量,污水进入多级配料层8,通过利用土壤、植物、微生物的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净化,多级配料层8内部设置通气管10使得多级配料层8内部保持充氧状态,大大提高了对N、P等有害物质去除率,同时湿地植物根系的微生物可以降解污水含N、P有机物质,更进一步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