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浮岛污水净化一体化景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1824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生物浮岛污水净化一体化景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生物浮岛污水净化一体化景观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问题越来越关心,周边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水环境的质量和水上自然景观状况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城市绿化美化工作的快速发展,景观水体不断增多,由于新鲜水源不足,一些城市内湖、河流或景观水体水质不断恶化,水体呈现富营养化,引发藻类过量生长、鱼类大量死亡,严重破坏了水生态环境。人工浮岛、生物载体、曝气系统是景观水体治理中的常规手段,但现有技术中通常只采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即使三者配合使用时也是各自独立存在或将其中两者组合成一个系统,还未出现三部分一体化的系统。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浮岛一般都是不可拆卸的,操作不便,装备生产成本高,运行费用也高。采用“生物浮岛”“景观”关键词,搜索到62篇相关专利,其中,中国专利206460384552.7涉及环境工程和水处理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和园林景观水体美化的太阳能微动力自浇灌干式生态浮岛。本发明结合微生物技术、生态浮岛技术和太阳能技术优势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氮磷,同时,太阳能浇灌装置能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增强水体自净能力,达到更好的水生态修复效果。该干式浮岛可以种植多种类型的植物,对于丰富浮岛生态系统、促进鸟类及鱼类到浮岛栖息有着很好的作用,为浮岛转化为自然化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且对环境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中国专利206560583497.9提供了一种用于景观水体治理的一体化系统,设水体中,包括人工浮岛、曝气系统和生物载体,所述曝气系统和生物载体均一体化地设在人工浮岛中,所述曝气系统包括曝气主管和曝气支管,所述曝气主管有复数个并均通过空气输送总管与鼓风机连通,各曝气主管沿人工浮岛水平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曝气支管连接在曝气主管上,所述曝气支管有复数个,各曝气支管沿曝气主管平行间隔设置,并从人工浮岛的底部向水中延伸,所述生物载体从人工浮岛上向水中延伸并间隔排布。上述专利的结构均无法根据现场水位和水深情况,变更组装景观装置的方式。因此要必要涉及一种生物浮岛污水净化一体化景观装置,实现根据使用现场水位和水深情况,变更组装方式,可悬浮、沉底、拖带移动,操作方便,装备生产成本低,运行费用低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生物浮岛污水净化一体化景观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生物浮岛无法根据现场水位和水深情况,变更组装景观装置的方式并且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生物浮岛污水净化一体化景观装置,包括浮岛框架,所述浮岛框架内设有容腔,所述容腔内设有布膜,所述容腔的上部设有上部浮岛区,所述上部浮岛区内设有浮岛生物处理器,所述容腔内设有沉箱生物处理器,所述浮岛生物处理器包括浮岛景观植物,所述沉箱生物处理器包括位于所述容腔底部的滤食性水生动物以及位于所述容腔两侧的沉水植物网,所述沉水植物网上设有沉水植物;所述容腔的底层设有活性炭以及滤食性动物,所述容腔的侧壁上设有竖向滤食性动物养殖层,所述竖向滤食性动物养殖层内设有滤食性动物,所述竖向滤食性动物养殖层的顶部设有供所述滤食性动物吸附的滤食性动物吸附块,所述容腔的底部还设有LED光源以及与外部通气系统连通的通气孔。进一步地,所述沉水植物网竖向悬挂在所述容腔内。进一步地,所述容腔左侧分别设有竖向布置的养鱼层,所述养鱼层与所述竖向滤食性动物养殖层相对布置,所述养鱼层位于所述布膜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容腔与所述布膜之间设有渔网保护层,所述渔网保护层位于所述养鱼层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布膜包括若干个竖向布置在所述容腔内的无纺布条,且所述布膜的内端连接有生物质焦层。进一步地,所述浮岛景观植物的下端连接有水培种植槽,所述水培种植槽嵌入在所述上部浮岛区内。进一步地,所述浮岛景观植物包括水生木本植物以及水生草本植物。进一步地,所述水生木本植物包括大叶算盘子以及水翁。进一步地,所述水生草本植物包括美人蕉、长耳膜稃草以及鸢尾。进一步地,所述养鱼层和所述竖向滤食性动物养殖层的顶端分别设置有开关挡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浮岛污水净化一体化景观装置,通过在浮岛框架内设置浮岛生物处理器以及沉箱生物处理器,对污水进行生物净化,浮岛生物处理器以及沉箱生物处理器自由组装在框架内,用户可根据使用现场水位和水深情况,变更组装方式,可悬浮、沉底、拖带移动,操作方便,装备生产成本低,运行费用低廉,将植物净化和生物膜法水处理技术的有机结合,提高整个生物浮岛净化污水的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生物浮岛污水净化一体化景观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生物浮岛污水净化一体化景观装置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参照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生物浮岛污水净化一体化景观装置,可以运用在环境工程的建设中,实现植物净化和生物膜法水处理技术的有机结合。生物浮岛污水净化一体化景观装置,包括浮岛框架6,浮岛框架6内设有容腔,容腔内设有布膜,容腔的上部设有上部浮岛区,该上部浮岛区内设有浮岛生物处理器,该容腔内设有沉箱生物处理器,其中,浮岛生物处理器包括浮岛景观植物,沉箱生物处理器包括位于容腔底部的滤食性水生动物7以及位于容腔两侧的沉水植物网4,沉水植物网4上设有沉水植物,容腔的底层设有活性炭以及滤食性动物,容腔的侧壁上设有竖向滤食性动物养殖层11,竖向滤食性动物养殖层11内设有滤食性动物,竖向滤食性动物养殖层11的顶部设有供滤食性动物吸附的滤食性动物吸附块10,竖向滤食性动物养殖层11的顶端还设置有开关挡网;另外,容腔的底部还设有LED光源以及通气孔,该通气孔与外部通气系统连通。上述的生物浮岛污水净化一体化景观装置,通过在浮岛框架6内设置浮岛生物处理器以及沉箱生物处理器,对污水进行生物净化,浮岛生物处理器以及沉箱生物处理器自由组装在框架内,用户可根据使用现场水位和水深情况,变更组装方式,可悬浮、沉底、拖带移动,操作方便,装备生产成本低,运行费用低廉,将植物净化和生物膜法水处理技术的有机结合,提高整个生物浮岛净化污水的能力。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沉水植物网4竖向悬挂在容腔内,起到节约空间的作用。上述的容腔两侧分别设有竖向布置的养鱼层5,养鱼层5顶端设置有开关挡网,养鱼层5位于布膜的外侧,提高容腔的利用率,也提高了污水净化后的利用率。上述的开关挡网可以用于阻止鱼以及滤食性动物脱离对应养殖层。更进一步的,容腔与布膜之间设有渔网保护层3,该渔网保护层3位于养鱼层5的外侧。利用渔网保护层3对养鱼层5内的水起到净化和保护作用,提高鱼的生活环境。在本实施例中,布膜包括若干个竖向布置在容腔内的无纺布条8,且布膜的内端连接有生物质焦层9,生物质焦层9可以为水质起到净化作用。上述的浮岛景观植物的下端连接有水培种植槽2,该水培种植槽2嵌入在上部浮岛区内,对浮岛景观植物起到培养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浮岛景观植物包括水生木本植物以及水生草本植物。具体地,水生木本植物包括大叶算盘子以及水翁;水生草本植物包括美人蕉、长耳膜稃草以及鸢尾。在本实施例中,沉水植物包括苦草以及黒藻。滤食性水生动物7包括螺蛳、河蚌、蚬以及鱼。生物质焦层9为过滤性碳。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