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草共生型生态浮床及其饲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9217阅读:979来源:国知局
鱼草共生型生态浮床及其饲养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环保渔业和资源循环有效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草共生型生态浮床及其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片面强调高产值和养殖规模的扩大,一些养殖池塘受污染的程度超过其自净能力,长期积累的负面效应引起生态系统的退化。近20年来,国内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集约化高密度精养池塘规模日益扩大。在此条件下,养殖过程中向池塘投放的各类饵料、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等物质,吸收和利用效率低,大多数与水产动物排泄物一起蓄积形成污染物,随着养殖废水的肆意排放,对整个生态环境也造成严重的面源污染,进而引发了蓝藻水华、病害频发、渔产品质量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引发的诸如上述环境和食品安全等问题,引起了全社会广泛重视,同时由于养殖废水的肆意排放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养殖环境的恶化、水体的污染又反过来制约了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水产养殖废水的净化和循环利用成为当前研究热点。

相关研究,将异育银鲫和菹草混养在室外池塘中,建立鱼草共生系统。通过监测水体主要理化因子的变化规律和测定异育银鲫的生长情况,网箱养草对养殖水体主要营养盐的去除效果,菹草具有明显的净化作用,可以有效地吸收TP(总磷)和TN(总氮),增加水体DO(溶解氧),稳定水体,并能促进异育银鲫的生长。

对传统精养池塘的结构进行改造优化,在精养鱼池中构建了由水生高等植物、水产养殖动物及微生物复合制剂组成的集成生物净化修复系统,以期通过三者协同作用,实现各自最佳的水质净化功能,提高养殖效益、降低养殖成本、减少养殖废水向外部环境的排放以及节水养鱼。

封闭式的循环流水水产养殖模式在资源需求、环境保护和生产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选择。水处理系统是循环流水水产养殖系统的核心,直接决定了系统的生产能力。由于立法的日益严格以及对养殖密度的苛求,发达国家的水处理系统日趋复杂化,直接提高了生产成本,极大限制了该技术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应用。利用养殖废水中的N、P等营养元素进行农业生产不仅是一种低成本的生态处理技术,而且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一直是本学科的前沿研究领域和国际热点。

现有浮床存在的问题:管理难;鱼草共生时,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常常啃食用于净水水生植物,导致效果不佳;对于河流、水库和湖泊等富营养化大水体净化,容易造成去污植物疯狂生长,破坏水体生态平衡的现象;以及去污植物因季节变化,死亡腐烂变质二次污染水体。

所以,发明一种具有制作简单、方便管理、可以防止水产动物对水生植物根茎叶的啃食和能有效改善水体水质等特点的一种鱼草共生型生态浮床及其饲养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鱼草共生型生态浮床及其饲养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鱼菜共生型生态浮床(简称浮床)

包括池塘、水、鱼类和增氧设备,在池塘内充满水和饲养鱼类,增氧设备充气一端伸入池塘底部;

设置有栏护网、浮力框架和网箱;

在池塘内,从上到下,栏护网、浮床和网箱依次连接组成一半封闭整体;

水草种植在网箱内。

二、基于鱼菜共生型生态浮床的饲养方法(简称方法)

本方法是:

①鱼种选择与投喂;

②水草选择与定植;

③鱼的病害防治;

④调节浮床浮力;

⑤清洗网箱;

⑥增氧设备的使用;

⑦理化指标测定。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

①浮床结构简单,成本低,收效显著;

②能有效改善水体水质,提高水体透明度,降低水资源的消耗量;

③可以防止水产动物对水草的根、茎和叶的啃食,保证水草能够良好生长,提高去污效果;

④能够有效地减少鱼病的发生,改善鱼肉品质;

⑤能够避免去污植物疯狂生长和破坏水体生态平衡的现象;

⑥适用于受污染的河流、水库和湖泊等富营养化水体,有利于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浮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栏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浮力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浮床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水草定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A—池塘,B—水,C—鱼类,D—水草,E—增氧设备;

10—拦护网,

11—方形围网,12—支撑条;

20—浮床体,

21—框架,

22—固定器,

23—浮力棒,

251、252……25N—第1、2……N调节插孔,N是自然数,2≤N≤10;

30—网箱,

31—方形钢圈,32—网袋,33—圆形钢圈,

34—种植网,35—细绳,36—小重物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一、浮床

1、总体

如图1,本浮床包括池塘A、水B、鱼类C和增氧设备E,在池塘A内充满水B和饲养鱼类C,增氧设备E充气一端伸入池塘A底部;

设置有栏护网10、浮力框架20和网箱30;

在池塘A内,从上到下,栏护网10、浮床20和网箱30依次连接组成一半封闭整体;

水草D种植在浮床20上。

2、功能部件

1)拦护网10

如图1、3,拦护网10包括上下连接的方形围网11(孔径为边长0.1cm的聚乙烯白色渔网)和4根支撑条12;

其功能是防止水面杂物和鱼类进入网箱30。

2)浮床20

如图1、5,浮床20包括框架21、固定器22和浮力棒23;

四个固定器22分别夹住框架21的四角,且四个固定器22的伸出端分别插入四个浮力棒23的调节插孔中。

(1)框架21

框架21呈方形,由4根UPVC管和4个双通直角接头连接而成。

(2)固定器22

如图2,固定器22是一种U形弹性夹;

其功能是紧夹于框架21上,其两伸出端插入浮力棒23的调节插孔中,将浮力传递给框架21。

(3)浮力棒23

如图4,浮力棒23是一种长条形的泡沫柱(密度18kg/m3),其上设置有第1、2……N调节插孔231、232……23N,N是自然数,2≤N≤10。

其功能是调节浮力。

3)网箱30

如图1、6,网箱30包括方形钢圈31、网袋32、圆形钢圈33、种植网34和小重物袋36;

方形钢圈31、网袋32和圆形钢圈33依次连接成一个整体,种植网34设置于网箱30内,供水草D种植;种植网34通过细绳35和小重物袋36连接,起到平衡和牵拉种植网34的作用。

网袋32上方下圆,孔径为0.4cm;

种植网34,孔径为边长5cm。

3、工作机理

本发明为一种鱼草共生型生态浮床,通过浮床中种植的水草D,吸收水中氮、磷等富营养因子,改善水质,使鱼类C在一个良好的水B中生长,从而减少鱼病的发生,能够改善鱼肉品质,增加产量;该发明结构简单、环保生态,操作方便,浮床适合多种去污水草D定植固定,方便受污染的河流、水库和湖泊等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过程采收,也可避免去污水草D的疯狂生长,破坏水体生态平衡的现象,有利于大力推广。

二、饲养方法

①鱼种选择与投喂

1)实验鱼种选择

实验鱼种选用河南鹤壁特有鱼种淇河鲫,选择当年的同一批夏花鱼种,体重为5g左右(同一实验平行鱼种体重差不能超过0.5g),鱼种无病无伤,鱼体健壮;

2)投喂

投喂浮性颗粒饲料,饲料要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适口性,要求新鲜、不变质、物理性 状良好、营养成份稳定;饲料加工均匀度、饲料原料的粒度符合饲料 加工的质量要求。坚持“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原则,5–9月份一般每天投喂 3 次,早、中、晚投喂;2–4、10–11月份每天投喂2次,早、晚投喂;冬季水温低于10℃停止投喂。

②水草选择与定植

1)水草选择与定植

实验水草选用金鱼藻,选择生长旺盛、无分支的金鱼藻顶端截取长度为20cm–25cm;2–3个顶端为一搓,用小规格尼龙扎带捆绑固定于种植网34的节点上,捆绑时动作要轻柔,不宜将尼龙扎带拉得太紧,以免造成植物的机械损伤;其他使用实验水草如狐尾藻、苦草、菹草等。

2)水草管理方法

定期观察金鱼藻的生长情况,打捞死亡的金鱼藻和栏护网10内的杂物;按照一定的生长密度收割,对冷暖季节型植物及时更替,以保证水质净化效果。

③鱼的病害防治

预防为主,严禁乱用药,用禁药。放养鱼苗、鱼种前,严格进行消毒,用2%–4%的食盐水浸浴5分钟,或20 mg L-1(2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 20–30 分钟,发现死鱼应及时捞出,诊断死亡原因,埋入土中;采取补救措施;

④调节浮床浮力

随着金鱼藻的生长,网箱内生物量增加,浮床负重增加,应及时调节浮力棒23的调节插孔,使浮力棒23下沉与固定器22固定,使浮床的框架21始终浮于水面;同样,水生植物收割后,浮床负重减弱,也需要使浮力棒23上升,使浮床的框架21始终浮于水面。

⑤清洗网箱

网箱30定期清洗(夏季每周清洗1次),主要清洗网袋32上丝状藻类和污物。清洗时,使用毛刷在水中轻轻刷洗网袋32外表面,将网片上附着的丝状藻类和污物刷洗脱落后,轻轻提起浮床,使浮床在水中上下涮洗2~3遍,使网袋32中的丝状藻类和污物排出,防止其大量附着网片,堵塞网孔,影响光照和水交换,从而影响金鱼藻的生长。

⑥增氧设备的使用

晴天中午开机2-3小时,提高饵料利用率及促进水循环;阴天清晨开机,连绵阴雨天气全天开机,防止浮头和提高摄食率。

⑦理化指标测定

每5天各测定一次溶氧、氨氮、总氮、总磷和亚硝酸盐等,对常规指标 应进行简单检测,如光照强度、透明度、pH 值和溶氧等。

三、试验情况

实验时间:6-9月份

实验地点: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基地

一)实验前准备

1、实验养殖桶

桶高100cm ,内径80cm;实验鱼下桶前,用高锰酸钾溶液彻底消毒,并注水曝气三天以上;

2、浮床

浮床覆盖水面积为30×30cm,将连接好的浮床用高锰酸钾溶液彻底消毒,备用;

3、鱼、草密度

1)鱼

每个养殖桶放养30尾;

2)草

每个浮床内种30株。

4、

四、实验结果

一种鱼草共生型生态浮床的饲养方法,经过6、7、8月份三个月的实验:

金鱼藻长势良好,对氮、磷吸收能力强,能够有效降低水中的氮磷含量;

水体透明度始终保持在30-45cm,pH 值为7-8,溶氧8-10mg L-1

能够有效减少鱼病的发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