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草共生型生态浮床及其饲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921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鱼草共生型生态浮床,包括池塘(A)、水(B)、鱼类(C)和增氧设备(E),在池塘(A)内充满水(B)和饲养鱼类(C),增氧设备(E)充气一端伸入池塘(A)底部;

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栏护网(10)、浮力框架(20)和网箱(30);

在池塘(A)内,从上到下,栏护网(10)、浮床(20)和网箱(30)依次连接组成一半封闭整体;

水草(D)种植在网箱(30)内。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草共生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拦护网(10)包括上下连接的方形围网(11)和4根支撑条(12)。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草共生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浮床(20)包括框架(21)、固定器(22)和浮力棒(23);

四个固定器(22)分别夹住框架21的四角,且四个固定器(22)的伸出端分别插入四个浮力棒(23)的调节插孔中;

所述的框架(21)呈方形,由4根UPVC管和4个双通直角接头连接而成;

所述的固定器(22)是一种U形弹性夹;

所述的浮力棒(23)是一种长条形的泡沫柱,其上设置有第1、2……N调节插孔(231、232……23N),N是自然数,2≤N≤10。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草共生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网箱(30)包括方形钢圈(31)、网袋(32)、圆形钢圈(33)、种植网(34)和小重物袋(36);

方形钢圈(31)、网袋(32)和圆形钢圈(33)依次连接成一个整体,种植网(34)设置于网箱(30内),供水草(D)种植;种植网(34)通过细绳(35)和小重物袋(36)连接,起到平衡和牵拉种植网(34)的作用;

网袋(32)上方下圆,孔径为0.4cm;

种植网(34),孔径为边长5cm。

5.基于权利要求1-4所述鱼草共生型生态浮床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鱼种选择与投喂;

②水草选择与定植;

③鱼的病害防治;

④调节浮床浮力;

⑤清洗网箱;

⑥增氧设备的使用;

⑦理化指标测定。

6.按权利要求5所述鱼草共生型生态浮床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调节浮床浮力:

随着金鱼藻的生长,网箱内生物量增加,浮床负重增加,应及时调节浮力棒(23)的调节插孔,使浮力棒(23)下沉与固定器(22)固定,使浮床的框架(21)始终浮于水面;同样,水生植物收割后,浮床负重减弱,也需要使浮力棒(23)上升,使浮床的框架(21)始终浮于水面。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