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解析除氧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的解析除氧器木碳燃烧器置于容器外,除氧过程是将惰性气体与被除氧的水进行强烈混合,然后再将水通过气水分离器进行气水分离,分离出的气体被输送到燃烧器反应。这样的设备使用和连接过程繁琐,空间占用大,且分离的效果也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解析除氧设备,其目的是解决以往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真空解析除氧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燃烧器和带有入水口和出水口的真空除氧容器,燃烧器设置在真空除氧容器内或者设置在真空除氧容器外,当燃烧器设置在真空除氧容器外时,燃烧器与真空除氧容器内腔连通且所有连通的腔室均为真空。
在真空除氧容器内设置有填料。
填料为使得全部或部分水经填料后再移向出水口的结构。
在真空除氧容器内还设置有与入水口连接的将水均匀喷洒进真空除氧容器内的喷淋器。
在真空除氧容器内还设置有电解池,电解池设置在水经过的位置,使得全部或部分水经电解池流过。
燃烧器为木炭燃烧器。
木炭燃烧器为通过电热装置加热木碳的装置。
出水口连接将水排出的水泵。
水泵为潜水泵;潜水泵设置在真空除氧容器内或者真空除氧容器外侧。
电解池外接直流电源,阳极采用铁板、钢板或采用其它形式的钢、铁材料作为牺牲品;阴极亦采用铁板、钢板或采用其它形式的导电材料。
优点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解析除氧设备,具体优点如下:
1、设备简单
2、同在一个容器内减少中间环节不易进入空气。
3、容器内氧气内的分压始终为零,较比随性随性气体与水混合后的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解析除氧设备,真空解析除氧设备,该设备包括燃烧器和带有入水口8和出水口9的真空除氧容器1,燃烧器2设置在真空除氧容器1内或者设置在真空除氧容器1外,当燃烧器2设置在真空除氧容器1外时,燃烧器2与真空除氧容器1内腔连通且所有连通的腔室均为真空。
在真空除氧容器1内设置有填料6,填料6设置在水流由入水口8移向出水口9所经过的位置,使得全部或部分水经过填料6流过。填料6可以是设置在入水口8与出水口9之间。
在真空除氧容器1内还设置有与入水口8连接的将水均匀喷洒进真空除氧容器1内的喷淋器7。另外,有可以通过喷淋、折流、瓷环等来增加水的分散度。
在真空除氧容器1内还设置有电解池3。使得全部或部分水经电解池3经过。也就是说水可以自上而下流经电解池,也可以自下而上流经电解池。
电解池3外接直流电源,阳极可采用铁板、钢板或采用其它任何一种形式钢、铁材料作为牺牲品;阴极亦可采用铁板、钢板或采用其它任何一种形式的导电材料即可。在电解池的作用下
阳极:铁板失电子产生二价铁离子
Fe0→Fe+2+2e
阴极:氧在阴极得电子被消除产生氢氧根
O2+4e+2H2O→4OH—
水中:电化学产物为:
Fe+2+2OH—→Fe(OH)2
Fe(OH)2连续与水中溶解氧反应生成Fe(OH)3
4Fe(OH)2+O2+2H2O →4Fe(OH)3
由于除氧设备内设置了电解池,电解池工作电流大小人为任意设置,溶解氧指标可任意调节,所以当水进入除氧设备经真空解析、喷淋分散降低了大部分溶解氧后,再经电化学处理,剩余溶解氧指标可以任意调解至小于0.01毫克/每升。
当水温7度,水中溶解氧含量为9毫克/每升时,被处理后的水中溶解氧含量小于0.01毫克/每升。
燃烧器2为木炭燃烧器。
木炭燃烧器为通过电热装置10加热木碳的装置。
出水口9连接水泵。
水泵为潜水泵5。
潜水泵5设置在真空除氧容器1内或者真空除氧容器1外侧。
潜水泵5设置在真空除氧容器1内的底部。
真空除氧容器1为球形、椭圆形、圆罐或方形。其可以采用任何形状只要能承受负压满足强度要求即可。
另外,图中标号4为真空泵,A为极板。
真空除氧容器1内安置的喷头及填料用来增加水的分散度。而填料同时也减缓了水流移动的速度,以便增加除氧时间。
该除氧方法将真空除氧容器1置于真空除氧的负压系统内;即燃烧器可置于除氧器2内,也可置于除氧器外全密闭与除氧器通过连接管连接,但皆处于真空负压下工作,进入除氧器内的水经过喷淋增加分散度在容器内氧的分压为零的状态下解析出溶解氧,也就是说当被处理水的进入真空除氧容器1后水中溶解氧的分压大于容器内氧的分压,溶解氧析出,析出的氧和木碳燃烧使得容器内气体中氧的分压始终趋于零。之后水用潜水泵将负压下除氧器内的水抽出。
燃烧器2是通过电加热燃烧;燃烧器内的还原物质采用木炭,焦炭或无烟煤将除氧器内解析出来的氧燃烧生成氧化物,使得除氧器内氧气的分压趋于零。
真空除氧容器1与真空泵的抽真空管道连接。
喷淋器7可采用各种样式的喷头形式,喷头亦可朝上,也可朝下,或朝侧面皆可,如图2所示。
填料在喷淋器的下部设置。
以往的解析除氧是将惰性气体于被除氧的水进行强烈混合后除氧,本除氧方法是将燃烧器置于除氧系统内,让氧气燃烧,使除氧器内氧的分压趋于零,进而将水中的溶解氧在除氧器内解析出来,并燃烧消除。此除氧方法占地面积小,省燃烧介质、省电,除氧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