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镍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3141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金属回收装置,特别是一种镍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镀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含镍清洗水,漂洗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镍离子,其中镍含量往往远超于国家的排放标准。一般该废水的镍含量0.3-1g/L,而国家的排放标准为0.5mg/L,如不加回收系统,会让废水中的镍离子白白的浪费,还会产生一定的处理费用。目前,该废水处理常采用调整pH 值后沉淀絮凝的方法来处理。该方法要求操作人手多,工序繁复,容易出错导致所排废水不达标。而且该法的絮凝固体产物为含镍危险物质,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无二次污染和回收效率高的镍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镍回收装置,它包括废液罐、过滤器A、清水罐、酸液罐A、镍液储存罐、电解装置和提镍装置,所述的废液罐的出液口与过滤器A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的过滤器A的出口设置有两根支管,其中一根支管连接有第一吸附塔、另一支管连接有第二吸附塔,所述的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的废液出口均连接有过滤器B,过滤器B的出液口与废水处理厂连接,所述的清水罐分别与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连接,所述的酸液罐A分别与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连通,所述的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的镍液出口均与镍液储存罐连接,所述的镍液储存罐与电解装置连接,所述的电解装置与提镍装置连接。

所述的过滤器B的入口端设置有检测镍含量的检测仪。

所述的电解装置还连接有酸液罐B。

所述的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内安装有离子交换树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镍回收装置,设置有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通过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能够实现废液的持续供应,从而实现镍离子的持续吸附,从而提高了镍离子的吸附效率,因此提高了镍回收的效率;采用离子交换树脂,通过膜分离技术实现了低能耗、无相变、无污染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废液罐,2-过滤器A,3-第一吸附塔,4-第二吸附塔,5-清水罐,6-酸液罐A,7-过滤器B,8-废水处理厂,9-镍液储存罐,10-电解装置,11-提镍装置,12-酸液罐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镍回收装置,它包括废液罐1、过滤器A2、清水罐5和酸液罐A6、镍液储存罐9、电解装置10、提镍装置11,所述的废液罐1的出液口与过滤器A2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的过滤器A2的出口设置有两根支管,其中一根支管连接有第一吸附塔3、另一支管连接有第二吸附塔4,所述的第一吸附塔3和第二吸附塔4内安装有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能够快速的吸附废水中的镍离子,所述的第一吸附塔3和第二吸附塔4的废液出口均连接有过滤器B7,过滤器B7的出液口与废水处理厂8连接,所述的清水罐5分别与第一吸附塔3和第二吸附塔4连接,清水罐5往第一吸附塔3和第二吸附塔4供给自来水,从而实现离子交换树脂清洗,所述的酸液罐A6分别与第一吸附塔3和第二吸附塔4连通,酸液罐A6往第一吸附塔3和第二吸附塔4内供给20%的硫酸,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酸洗,镍离子与硫酸结合,得到硫酸镍溶液,所述的第一吸附塔3和第二吸附塔4的镍液出口均与镍液储存罐9连接,所述的镍液储存罐9与电解装置10连接,所述的电解装置与提镍装置1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过滤器B7的入口端设置有检测镍含量的检测仪,当检测仪检测到镍含量超标后,则表示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量达到饱和,从而停止废水供给,在本实施例中,当废水处理量不大时,第一吸附塔3和第二吸附塔4不同时工作,当废水处理量大时,第一吸附塔3和第二吸附塔4间隔工作,即第二吸附塔4比第一吸附塔3延后工作,从而保证当其中一吸附塔的离子交换树脂达到饱和后,该吸附塔往该吸附塔供给废水时,另一吸附塔能够进行废水吸附,从而保证废水能持续、高效的处理,达到快速回收镍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解装置10还连接有酸液罐B12,电解装置10将镍溶液电解后,镍通过提镍装置提取,而酸液则储存在酸液罐B12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废液罐1中的废液通过过滤器A2进入到第一吸附塔3中或第二吸附塔4中,第一吸附塔3中或第二吸附塔4中的离子交换树脂达到饱和后,停止废液供给,然后清水罐5供给自来水,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冲洗,冲洗后的液体则经过过滤器B7进入到废水处理厂中,然后酸液罐A6往吸附塔中加入20%的硫酸,对吸附塔进行酸洗,得到硫酸镍溶液,硫酸镍溶液进入到镍液储存罐中,然后再进过电解装置和提镍装置得到高纯度的镍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