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自然水体中的太阳能厌氧反应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4667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厌氧反应器装置,具体涉及利用水体土著反硝化细菌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重金属和硝态氮的一种应用在自然水体中的太阳能厌氧反应器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水体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一直是当前最常见的复合污染。富营养化是当前常规污染中的重要表现,随着人类对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活动日益增加,特别是工农业生产的大规模发展,大量含有氮、磷营养元素的污水排入附近的天然水体,增加了这些水体的营养物质负荷量,其本质问题是水体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由此造成系统丧失自我维持、自我调节的能力与系统平衡失稳,加速了水体富营养化的速度。而且在污水的排放过程中,污染物重金属在水体水体中的存留也日益增多,重金属在水体中的存留、积累及迁移性等特点增加了水体重金属净化的难度。同时,由于重金属有来源广、残留时间长、具有积累性、不可降解、能沿食物链转移等特点,不仅危害着渔业水环境和水生生物,也危害人类健康。因此迫切需要对硝态氮和重金属复合污染的水体水体进行治理和修复。

现有的对于受污染水体的治理方法,可以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生态修复四大类,并且很多水处理方法工艺流程已经很成熟,但对于水体、河流等开放水体的治理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从经济成本及资源化等角度出发,探索经济高效、节能环保的水体重金属净化方法及装置是当前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在自然水体中的太阳能厌氧反应器装置。

一种应用在自然水体中的太阳能厌氧反应器装置,包括厌氧反应器、进水干管、出水干管、内回流管、泵、蓄电池、光电控制器、逆变器和发电机;所述的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釜、电加热组件和太阳能光伏组件,厌氧反应器顶部设置有单向排气阀;所述反应釜为竖直设置的密闭罐体,反应釜分为反应釜上部、反应釜中部和反应釜下部,反应釜上部内设置三相分离器,反应釜上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与所述的出水干管连接;所述的反应釜中部内设有填充格;反应釜下部内设置有布水器,布水器通过所述的泵与所述的进水干管连接,所述的进水干管与出水干管之间设置有所述的内回流管;所述的厌氧反应器侧壁内设置有空心夹层,所述的电加热组件设置在空心夹层内并均匀分布在厌氧反应器侧壁上;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与所述的蓄电池连接,蓄电池与所述的光电控制器连接,光电控制器与逆变器连接,逆变器与所述的发电机的控制系统连接,发电机与电加热组件和泵连接。

而且,所述的填充格径向设置为10~30个,轴向设置为15~40个,填充格主要功能是填充填料。

而且,所述的出水干管上设置有出水调节阀,出水干管的另一端连接待处理水体出水口;所述的进水干管上设置有进水调节阀,进水干管的另一端连接待处理水体进水口;所述的内回流管上设置有回流调节阀。

而且,所述的反应釜上部和反应釜下部的外表面是圆弧形,反应釜上部和反应釜下部高0.2~0.4m,底部高0.2~0.4m;反应釜中部为圆柱形,直径为0.5~1m,高1~3m。

而且,所述的反硝化细菌活化填充料采用分格填充的办法填充在反应釜中部内,密填总高度为反应釜总高度的75%~90%,反硝化细菌活化填充料与反应釜顶部的距离为反应釜总高度的10%~25%,工艺起始阶段一次性投加量1000~4000 mg/L。

而且,所述的电加热组件由n组并联的电热丝构成,10≤n≤40,电热丝在竖直方向上呈S型,并且电热丝整体沿反应釜轴向环绕呈环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在太阳能厌氧反应器中利用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净化方法,通过激活水体本土的反硝化细菌,使得反硝化细菌数量呈几何级数增值,并且用水体本身代替传统的有限生物反应器,大大释放了反硝化细菌生长空间,充分发挥反硝化细菌大量繁殖过程中对硝态氮产生的强大的分解能力,提高反硝化细菌的有效生物量和功能性,重组、完善和优化水体微生物生态系统,进而强化建立微生物中心枢纽作用,促进水体恢复自我调节能力,从而高效去除诱发藻类过度生长的N、P等相关污染物,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悬浮藻类、悬浮颗粒含量,降低浊度,增加透明度,提升水体溶解氧水平,从根本上改善水质和水体生态系统的物料平衡状态,最终达到并保持水体自净的生态修复目的。

(2)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运行管理方便,投资和运行费用低,适应条件范围广,可在各种天然水体甚至人工水体的生态修复中广泛应用。

(3)本技术中涉及的太阳能厌氧反应器,对于现存在的其他形式的厌氧反应器的保温方法有着明显的优势,无需能耗、无污染、无运行成本、通用性好,不仅绿色环保,且不破坏某些水体具有的景观功能。该装置使用条件很广,除了寒冷地带常年不见阳光的地方不能使用,免维护使用后不造成二次污染,是真正的清洁能源,能源质量高,获得能源的时间短。系统一次性投资可保持连续供电 20年。

(4)反硝化细菌增殖的过程中,Fe2+在此过程中起到明显促进作用的同时,被氧化生成的三价铁氧化物有可以大量的吸附水体中的重金属,有效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其中:1为厌氧反应器,2为出水口,3为出水干管,4为反应釜上部,5为反应釜中部,6为反应釜下部,7为出水调节阀,8为待处理水体,8-1为待处理水体出水口,8-2为待处理水体进水口,9为进水调节阀,10为进水干管,11为回流调节阀,12为内回流管,13为泵,14为填充格,15为布水器,16为三价铁氧化物及重金属排出口,17为蓄电池,18为光电控制器,19为发电机,20为逆变器,21 为反应釜,22为太阳能光伏组件,23为空心夹层,24为反应釜,25为三相分离器, 26为单向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应用在自然水体中的太阳能厌氧反应器装置,包括厌氧反应器1、进水干管10、出水干管3、内回流管12、泵13、蓄电池17、光电控制器18、逆变器20 和发电机19;所述的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釜24、电加热组件22和太阳能光伏组件 21,厌氧反应器顶部设置有单向排气阀26;所述反应釜为竖直设置的密闭罐体,反应釜分为反应釜上部4、反应釜中部5和反应釜下部6,反应釜上部内设置三相分离器25,反应釜上部设置有出水口2,所述的出水口与所述的出水干管3连接,所述的反应釜中部内设有填充格14,填充格充满反硝化细菌活化填充料,反应釜下部内设置有布水器15,布水器通过所述的泵13与所述的进水干管10连接,所述的进水干管与出水干管之间设置有所述的内回流管12;所述的厌氧反应器侧壁内设置有空心夹层23,所述的电加热组件设置在空心夹层23内并均匀分布在厌氧反应器侧壁上;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与所述的蓄电池17连接,蓄电池与所述的光电控制器18连接,光电控制器与逆变器20连接,逆变器与所述的发电机19的控制系统连接,发电机与电加热组件和泵连接。

而且,所述的出水干管上设置有出水调节阀7,出水干管的另一端连接待处理水体出水口8-1;所述的进水干管上设置有进水调节阀9,进水干管的另一端连接待处理水体进水口8-2;所述的内回流管上设置有回流调节阀11。

而且,所述的反应釜上部和反应釜下部的外表面是圆弧形,反应釜上部和反应釜下部高0.2m,底部高0.2m;反应釜中部为圆柱形,直径为0.8m,高3m。

而且,所述的反硝化细菌活化填充料采用分格填充的办法填充在反应釜中部内,密填总高度为反应装置总高度的85%,反硝化细菌活化填充料与反应釜顶部的距离为反应装置总高度的15%,工艺起始阶段一次性投加量3000mg/L。

而且,所述的电加热组件由35组并联的电热丝构成,电热丝在竖直方向上呈S型,并且电热丝整体沿反应釜轴向环绕呈环状。

而且,所述的填充格径向设置为13个,轴向设置为18个,填充格主要功能是填充填料;将按照以下制备方法制备的反硝化细菌活化填充料填充在上述一种应用在自然水体中的太阳能厌氧反应器装置中:将质量比为3:0.5:0.5:4的无机搭载体硅胶、无机絮凝物聚合氧化铝、无机金属盐氯化钠、活性炭,将其充分混合分散于70℃水中,待上述悬浊液冷却至40℃,加入反硝化细菌激活剂(激活剂由氯化亚铁、醋酸钠、蛋白胨、酵母膏、葡萄糖、氯化钠、琼脂、硝酸钾组成,各成分添加时质量比依次为1:2:15:3:1:6:12:2;加入所述的反硝化细菌激活剂时体系须冷却至30℃),控制其与无机搭载体的比例为3,然后在充分搅拌的同时以3ml/min的速度滴入溶解于95℃水中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醇,用于固定反硝化细菌激活剂于无机搭载体表面,最终实现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与无机搭载体的质量比为0.5:8,待混合液冷却至室温沉淀后,弃去上清液,下部沉积物制得的特异性反硝化细菌活化填充料;填充料装填完毕后,将该装置装置置于待处理水体岸边,运行该装置,打开进水调节阀和回流调节阀,关闭出水调节阀,利用太阳能产生的动力从待处理水体引入进水(利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得该水体水体中土著反硝化细菌的数量为106-107copies/L),实现工艺起始阶段系统内部的自循环,时间为24小时,在此阶段反硝化细菌微生物进行挂膜培养,控制水力停留时间为8小时,通过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得到加入待处理水体反应24h后反硝化细菌活化填充料中的反硝化细菌数量约为107-108copies/g(即土著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实现10倍增长);最后,保持进水调节阀和回流调节阀打开,再打开出水调节阀,控制正常运行时进水流量0.9m3/h,控制水力停留时间为9 小时,通过调节进水调节阀、出水调节阀和回流调节阀控制进出水比例和内循环比例为400%。反硝化细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去除待处理水体中的硝态氮,并且氧化Fe2+形成Fe3+以无定形Fe3+矿物为主,菌体沉积物中无机组成以Fe为主,含有少量重金属As5+,在Fe2+氧化殆尽的情况下NO3-的平均去除率可达40~60%, As的平均去除率可达40~70%。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