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田重金属污染的微生态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5829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农田重金属污染的微生态修复用组合物,其配比如下:第一阶段:50~200目的木炭粉3~10重量份,假丝酵母2~8重量份,啤酒酵母2~8重量份,枯草芽孢杆菌2~8重量份,沼泽红假单胞菌2~8重量份,微生物混合培养基10重量份;第二阶段:假丝酵母2~8重量份,啤酒酵母2~8重量份,枯草芽孢杆菌2~8重量份,沼泽红假单胞菌2~8重量份,微生物混合培养基10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重金属污染的微生态修复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段和所述第二阶段中所述假丝酵母,啤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组成的微生物复合菌总计用量均为8-32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田重金属污染的微生态修复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木炭粉为农作物秸秆、林业剩余物制成的炭粉,或者采用木材、植物残体经过高温高压缺氧的条件下形成,且经过粉碎后细度在50~200目的碳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农田重金属污染的微生态修复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假丝酵母菌、啤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邵泽红假单胞菌为工业菌株,啤酒酵母为菌种保藏编号CICC1928,假丝酵母为菌种保藏编号CICC1268,沼泽红假单胞菌为菌种保藏编号CICC 23812,枯草芽胞杆菌R31为菌种保藏编号CCTCC M209261;假丝酵母菌、啤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和邵泽红假单胞菌中的有效活性芽孢的含量大于10~20亿个活性孢子/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田重金属污染的微生态修复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假丝酵母菌、啤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邵泽红假单胞菌总量为10重量份;所述微生物混合培养基为牛肉汤蛋白胨、葡萄糖、可溶性淀粉和黄豆粉,其比例0.5~1重量%、2~3重量%、1~2.85重量%、0.2~1.5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田重金属污染的微生态修复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假丝酵母菌:啤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邵泽红假单胞菌之间的重量比为3:3:3:1,2:2:3:3,4:4:1:1,3:3:2:3或2:3:4:3。

7.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农田重金属污染的微生态修复用组合物,在农田重金属污染的微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8.一种农田重金属污染的微生态修复方法,其步骤如下:

(1)种植农作物前,随着土壤翻耕,将木炭粉、微生物混合菌液施入土壤中;

(2)在植物生长的中期,将微生物混合菌液和微生物混合培养基,通过喷淋的形式,施入地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农田重金属污染的微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土壤为0~25cm的土壤;所述步骤(1)中所述微生物混合菌液包括部分活菌及发酵废弃物;所述步骤(2)中所述微生物混合培养基为牛肉汤蛋白胨、葡萄糖、可溶性淀粉和黄豆粉,其比例是0.5~1重量%、2~3重量%、1~2.85重量%、0.2~1.5重量%;所述步骤(1)中所述木炭粉的加入量为3~10kg/亩;微生物混合菌液的加入量为5~15kg/亩;所述步骤(2)中所述微生物混合菌液的加入量为5~10kg/亩;所述微生物混合培养基的加入量为10L/亩;所述步骤(1)中所述木炭粉为农作物秸秆、林业剩余物制成的碳粉,或者采用木材、植物残体经过高温高压缺氧的条件下形成,且经过粉碎后细度在50~200目的碳粉;所述步骤(1)和所述步骤(2)中所述微生物混合菌液中的菌为假丝酵母菌、啤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和邵泽红假单胞菌;所述步骤(1)和所述步骤(2)中所述微生物混合菌液中的菌为假丝酵母菌、啤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和邵泽红假单胞菌的有效活性芽孢的含量大于10~20亿个活性孢子/克;所述假丝酵母菌:啤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邵泽红假单胞菌之间的重量比为4:2:1:1~2:4:3: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农田重金属污染的微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假丝酵母菌:啤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邵泽红假单胞菌之间的重量比为3:3:3:1,2:2:3:3,4:4:1:1,3:3:2:3或2:3:4:3;所述啤酒酵母为工业菌株,菌种保藏编号CICC1928,假丝酵母的工业菌株,菌种保藏编号CICC1268,沼泽红假单胞菌为菌种保藏编号CICC23812,枯草芽胞杆菌R31为菌种保藏编号CCTCC M209261。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