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用纸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87821阅读:10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活用纸生产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生活用纸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属于生活用纸生产处理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活用纸指为照顾个人居家,外出等所使用的各类卫生擦拭用纸,包括卷筒卫生纸、抽取式卫生纸、盒装面纸、袖珍面纸、纸手帕、餐巾纸、擦手纸、湿巾和厨房纸巾;生活用纸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废水,废水主要来自制浆车间的打浆、冲渣、筛浆、浓缩以及抄纸车间的净化筛选和纸机的湿部脱水等工序;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主要包括半纤维素、木素及其衍生物、细小纤维、无机填料、染料等污染物。木质素及其衍生生物、半纤维素等是形成COD及BOD的主要成分;细小纤维、无机填料等主要形成;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来自洗浆过程中原材料纤维悬浮物和原材料化学药品的流失,这些废水具有浓度变化大,有机物含量高等特点,直接排入水体,将造成水环境严重污染,严重时将引起水体缺氧,从而影响水环境生态平衡;为此,需要对生产生活用纸造成的废水进行净化处理,现有的处理方法众多,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10057776.7,公开了一种基于膜集成技术处理造纸废水及回用的工艺方法,以实现造纸废水的高效处理,并使之回用到生产过程中。该工艺方法集成了膜生物反应器、连续膜过滤与反渗透三种单元膜过程;造纸废水包括制浆生产废水、废纸回收脱墨废水、造纸生产废水和生产上的其它废水以及生活污水和异常雨水混合以后的废水,废水经过转鼓过滤工艺和絮凝沉淀去除大部分悬浮物体和胶体类物质,然后经缺氧/好氧生化处理,再经过膜分离单元过滤出水,渗透液再经连续膜过滤和反渗透膜处理,反渗透渗透液经检测满足造纸生产用水。该方法特别适合于常规污水处理方法难以达到回用标准的造纸废水处理;但其运行压力大,无法实现对废水中的纤维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生活用纸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先回收废水中的纤维,既能够降低生化系统负荷,同时能够将纤维分类回收再次利用,而过滤后滤液中的纤维则直接压缩滤除。

本发明的生活用纸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如下:

第一步,分项初步回收处理,分别将多个纸浆回收系统分别安装到制浆系统、造纸系统和白水系统产废水端;并将多个纸浆回收系统收集的纸浆回送至制浆系统、造纸系统和白水系统输入端;

第二步,废水收集均质,将纸浆回收系统排废端均送至均质池完成均质;

第三步,高效浅层净水,将均质池充分均质后的废水用定量泵定量提升至超效浅层离子气浮净水系统,往气浮池反应区定量投加片碱、混凝剂PAC和絮凝剂PAM溶液,开启搅拌系统反应20min后,废水的固体悬浮物进一步聚合形成较大颗粒的絮体,在离子溶气水的作用下,通过释放器骤然减压,快速释放,产生大量微细气泡粘附于经过混凝反应后废水中的絮体上,使絮体上浮,通过刮渣机刮至污泥槽排出,从而迅速去除水中的油脂、细小纤维等污染物,出水自流至水解酸化池;

第四步,水解酸化,利用水解池内悬浮层污泥上的厌氧、兼氧微生物将废水中难生化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质转化成易生化的、小分子量物质,水解酸化池内装有空气搅拌系统,使池内微生物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充分接触;

第五步,氧化沟接触氧化,水解酸化池出水自流至接触氧化沟,接触氧化沟内装有潜水曝气器,沟内培养好氧微生物,当废水流经管道到达底层时,通过射流曝气器曝气好氧微生物可吸附、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接触氧化沟内采用射流曝气器进行充氧;

第六步,二沉淀,接触氧化沟内的出水自流至沉淀池,沉淀池对污泥进行沉淀后将污泥输送到污泥池。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气浮池内浮渣、二沉池内污泥定期排至污泥浓缩池,用污泥泵将污泥抽至带式压滤机脱水,干泥人工打包装袋,并运至指定地点堆放,滤出液则流回均质池。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纸浆回收系统为斜筛、重力自流式筛网过机、普通旋转过滤机和反切单向流旋转过滤机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纸浆回收系统其水力负荷为10~15m3/ m2.h,筛网目数80~1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用纸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碱、混凝剂PAC和絮凝剂PAM溶液与气浮池反应区水量比为0.01~0.03、0.03~0.05、0.03~0.05、10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高效浅层净水得到的净水送至清水池。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片碱、混凝剂PAC和絮凝剂PAM溶液放置于搅药罐,所述搅药罐通过药流量计连入超效浅层离子气浮净水系统。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二沉池其底部通过回流泵流入氧化沟。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氧化沟处连接有鼓风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生活用纸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先回收废水中的纤维,既能够降低生化系统负荷,同时能够将纤维分类回收再次利用,而过滤后滤液中的纤维则直接压缩滤除;废水中的BOD5/CODCr约0.45,可生化性较好,而对于废水中难降解的纸张填料、少量油脂等采用水解酸化,先将污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去除或将其转化为易降解的物质,再进行好氧处理,确保出水CODCr控制在120mg/L以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工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生活用纸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如下:

第一步,分项初步回收处理,分别将多个纸浆回收系统分别安装到制浆系统、造纸系统和白水系统产废水端;并将多个纸浆回收系统收集的纸浆回送至制浆系统、造纸系统和白水系统输入端;

第二步,废水收集均质,将纸浆回收系统排废端均送至均质池完成均质;

第三步,高效浅层净水,将均质池充分均质后的废水用定量泵定量提升至超效浅层离子气浮净水系统,往气浮池反应区定量投加片碱、混凝剂PAC和絮凝剂PAM溶液,开启搅拌系统反应20min后,废水的固体悬浮物进一步聚合形成较大颗粒的絮体,在离子溶气水的作用下,通过释放器骤然减压,快速释放,产生大量微细气泡粘附于经过混凝反应后废水中的絮体上,使絮体上浮,通过刮渣机刮至污泥槽排出,从而迅速去除水中的油脂、细小纤维等污染物,出水自流至水解酸化池;

第四步,水解酸化,利用水解池内悬浮层污泥上的厌氧、兼氧微生物将废水中难生化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质转化成易生化的、小分子量物质,水解酸化池内装有空气搅拌系统,使池内微生物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充分接触;

第五步,氧化沟接触氧化,水解酸化池出水自流至接触氧化沟,接触氧化沟内装有潜水曝气器,沟内培养好氧微生物,当废水流经管道到达底层时,通过射流曝气器曝气好氧微生物可吸附、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接触氧化沟内采用射流曝气器进行充氧;

第六步,二沉淀,接触氧化沟内的出水自流至沉淀池,沉淀池对污泥进行沉淀后将污泥输送到污泥池。

所述气浮池内浮渣、二沉池内污泥定期排至污泥浓缩池,用污泥泵将污泥抽至带式压滤机脱水,干泥人工打包装袋,并运至指定地点堆放,滤出液则流回均质池。

所述纸浆回收系统为斜筛、重力自流式筛网过机、普通旋转过滤机和反切单向流旋转过滤机中的一种。

所述纸浆回收系统其水力负荷为10~15m3/ m2.h,筛网目数80~100目。

所述片碱、混凝剂PAC和絮凝剂PAM溶液与气浮池反应区水量比为0.01~0.03、0.03~0.05、0.03~0.05、100。

所述高效浅层净水得到的净水送至清水池。

所述片碱、混凝剂PAC和絮凝剂PAM溶液放置于搅药罐,所述搅药罐通过药流量计连入超效浅层离子气浮净水系统。

所述二沉池其底部通过回流泵流入氧化沟。

所述氧化沟处连接有鼓风机。

本发明的生活用纸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先回收废水中的纤维,既能够降低生化系统负荷,同时能够将纤维分类回收再次利用,而过滤后滤液中的纤维则直接压缩滤除;废水中的BOD5/CODCr约0.45,可生化性较好,而对于废水中难降解的纸张填料、少量油脂等采用水解酸化,先将污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去除或将其转化为易降解的物质,再进行好氧处理,确保出水CODCr控制在120mg/L以下。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