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臭河道预处理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2559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黑臭河道预处理池。



背景技术:

澄清法是给水处理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按照污水的性质与所要求的处理程度的不同,沉淀处理工艺可以是整个水处理过程中的一个工序,亦可以作为唯一的处理方法。

澄清池中起到截留分离杂质颗粒作用的介质是呈悬浮状的泥渣。在澄清池中,沉泥被提升起来并使之处于均匀分布的悬浮状态,在池中形成高浓度的稳定活性泥渣层,该层悬浮物浓度约在3~10g/l。原水在澄清池中由下向上流动,泥渣层由于重力作用可在上升水流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原水通过泥渣悬浮层时,利用接触絮凝原理,原水中的悬浮物便被泥渣悬浮层阻留下来,使水获得澄清。清水在澄清池上部被收集。

泥渣悬浮层上升流速与泥渣的体积、浓度有关,因此,正确选用上升流速,保持良好的泥渣悬浮层,是澄清池取得较好处理效果的基本条件。

但现有的净水高效澄清池多出现沉淀效果不佳,而且淤泥简单的排放,没有作为絮凝的“帮手”,从而减少化学药剂的减少。因此提供一种既能高效沉淀又能利用淤泥絮凝而减少药剂适用的净水高效澄清池是十分必要的。

所以该净水高效澄清池通过回流淤泥,并进行加药,使水中的悬浮物形成大的絮凝体,增大了絮凝体的密度和半径,也就增加了它的沉淀速度。可以做到在水量一定的条件下,沉淀池容积大为减少且效果更佳。浓缩淤泥的外循环不仅保证了搅拌反应池的固体浓度,提高了进泥的絮凝能力,使形成的絮凝体更加均匀密实,而且采用了斜板沉淀原理,高效斜板的设置以及淤泥的回流强化了絮凝过程。斜板沉淀池中可用于泥水分离的面积为普通沉淀池的数倍,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相互独立的沉淀单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黑臭河道预处理池,其优点是能够对泥斗中排出的淤泥进行循环利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黑臭河道预处理池,包括反应区和澄清区,所述反应区包括混合反应区和推流反应区,所述混合反应区包括进水管,所述澄清区包括入口、斜管沉淀区和浓缩区,所述推流反应区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斜管沉淀区位于所述澄清区的上端,所述浓缩区位于所述澄清区的下端,所述浓缩区内设有泥斗,还包括淤泥循环系统和排污系统,所述淤泥循环系统包括淤泥循环管道和淤泥循环泵,所述淤泥循环管道一端与所述泥斗连通,所述淤泥循环管道另一端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淤泥循环管道上设有第一开关阀,所述排污系统包括排污管道和排污泵,所述排污管道与所述泥斗连通,所述排污管道上设有第二开关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原水与活性淤泥从进水管进入混合反应区,通过推流反应区进行慢速絮凝反应,结成较大的絮凝体后进入澄清区内,经过斜管沉淀区进行分离,澄清水从斜管沉淀区的上端进入下一个处理构筑物,沉淀物沉淀至浓缩区,从泥斗进入淤泥循环管道,通过淤泥循环泵将还可继续使用的淤泥抽入进水管内,继续对原水内的悬浮物进行吸附,使淤泥得以继续利用,减少了淤泥的浪费。当从泥斗中排出的淤泥过多时,关闭第一开关阀,打开第二开关阀,通过加药管道进行联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淤泥循环管道连接有循环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循环泵可以为淤泥循环管道提供保障,使淤泥得以持续正常循环利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合反应区包括缓流圆筒,所述缓流圆筒内穿设有搅拌器,所述缓流圆筒下端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缓流圆筒上端与所述推流反应区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缓流圆筒内,通过搅拌器的提升作用完成泥渣、药剂。原水的快速凝聚反应,然后进入推流反应区内进行慢速絮凝反应,搅拌器为聚合电解质的分散和絮凝提供需要的能量,达到快速凝聚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澄清区内设有刮泥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刮泥机将沉淀至浓缩区底部的淤泥进行刮除,使淤泥悬浮后进入泥斗中,使得淤泥的循环和排放效果更好,更加高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淤泥循环系统和排污系统的切换,对泥斗中的淤泥可以根据其活性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提高了淤泥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淤泥的浪费;

2、因为淤泥的高效利用和斜管的实用,大大提高了净水系统的出水指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区;11、混合反应区;111、进水管;112、缓流圆筒;113、搅拌器;12、推流反应区;13、加药管;2、澄清区;21、入口;22、斜管沉淀区;23、浓缩区;3、泥斗;4、刮泥机;5、淤泥循环系统;51、第一开关阀;52、淤泥泵;6、排污系统;61、第二开关阀;62、排污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黑臭河道预处理池,如图1所示,包括反应区1和澄清区2,反应区1包括混合反应区11和推流反应区12,混合反应区11包括进水管111和缓流圆筒112,缓流圆筒112的下端与进水管111连通,缓流圆筒112内穿设有搅拌器113,缓流圆筒112上端与推流反应区12连通。

澄清区2包括入口21、斜管沉淀区22和浓缩区23,推流反应区12与入口21连通,斜管沉淀区22位于澄清区2的上端,浓缩区23位于澄清区2的下端,浓缩区23的底部出口连接有泥斗3,浓缩区23的底部还设有用于将淤泥刮入泥斗3的刮泥机4。

净水高效澄清池还包括淤泥循环系统5和排污系统6,淤泥循环系统5包括淤泥第一开关阀51和淤泥泵52,淤泥管道一端与泥斗3连通,与所述进泥管连通,淤泥循环管道上设有第一开关阀51。淤泥循环管道51上还连接有循环泵52。

排污系统6包括排污第二开关阀61和排污泵62,排污第二开关阀61与加药管13连通。

工作过程:原水从进水管111进入混合反应区11,通过推流反应区12进行慢速絮凝反应,结成较大的絮凝体后进入澄清区2内,经过斜管沉淀区22进行分离,澄清水从斜管沉淀区22的上端进入下一个处理构筑物,沉淀物沉淀至浓缩区23,通过刮泥机4刮入泥斗3。淤泥从泥斗3进入淤泥循环管道中,被淤泥循环泵52抽入进进泥管内,循环利用,继续对出水内的浊度进行吸附;若检测合格则继续对淤泥进行循环,否则关闭第一开关阀51,打开第二开关阀61,通过加药管道进行联动而排出。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臭河道预处理池,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反应区和澄清区,反应区包括混合反应区和推流反应区,混合反应区包括进水管,澄清区包括入口、斜管沉淀区和浓缩区,推流反应区与入口连通,斜管沉淀区位于澄清区的上端,浓缩区位于澄清区的下端,浓缩区内设有泥斗,还包括淤泥循环系统和排污系统,淤泥循环系统包括淤泥循环管道和淤泥循环泵,淤泥循环管道一端与泥斗连通,淤泥循环管道另一端与进泥管连通,淤泥循环管道上设有第一开关阀,排污系统包括排污管道和排污泵,排污管道与所述泥斗连通,排污管道上设有第二开关阀。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对泥斗中排出的淤泥进行选择性循环利用,从而提高黑臭河道预处理的沉淀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严连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新奥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10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