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车主刷箱体积泥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2934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扫地车主刷箱体积泥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环卫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扫地车主刷箱体积泥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扫地车是将扫地、吸尘等功能相结合的一体化环卫清洁设备。主刷是扫地车上的重要部件,扫地车工作时通过主刷的旋转将灰尘和垃圾卷入垃圾箱内。

扫地车在扫地的过程中,通过主刷的顺时针旋转将地面的垃圾抛进垃圾箱中,在主刷顺时针旋转的过程中,灰尘及泥土会粘在主刷箱体的前挡板上,一段时间后前挡板上会粘有很厚的积泥而导致主刷在转动的时候负载增大,长时间负载增大的话主刷电机会烧坏,传动系统也会磨坏,主刷也会变形影响扫地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扫地车主刷箱体积泥清除装置,目的是避免主刷箱体上粘附积泥而影响主刷的正常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扫地车主刷箱体积泥清除装置,包括可移动设置且用于清除主刷箱体的前挡板上的积泥的刮板、设置于前挡板上且用于对刮板起导向作用的导向机构和与刮板连接且用于控制刮板沿前挡板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的刮泥控制机构,刮板位于前挡板与主刷之间。

所述刮板设置两个且两个刮板的移动方向相反,在所述刮泥控制机构的控制下,两个刮板作相向运动或相背离运动。

所述刮板和所述前挡板均为圆弧形板,刮板和前挡板为同轴设置。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前挡板上的上导轨和下导轨,上导轨位于下导轨的上方,所述刮板与上导轨和下导轨为滑动连接。

所述上导轨位于所述主刷的正上方,所述下导轨位于主刷的前方。

所述刮泥控制机构包括导向座、可移动的设置于导向座上的手柄以及与手柄和所述刮板转动连接的拉杆,手柄的移动方向与刮板的移动方向相垂直。

所述导向座为竖直设置于所述前挡板上且位于所述主刷箱体的外部,导向座具有让所述手柄嵌入的导向槽且该导向槽为沿竖直方向延伸。

所述拉杆设置两个,两个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手柄转动连接,两个拉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一个所述刮板转动连接。

本发明的扫地车主刷箱体积泥清除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可以快速清除主刷箱体的前挡板上粘附的积泥,确保主刷能够正常工作,降低故障率,减少主刷电机等各传动系统的损坏,减少主刷的磨损变形影响扫地效果,降低客户使用和售后成本。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发明扫地车主刷箱体积泥清除装置与主刷箱体和垃圾箱的装配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主刷的旋转方向;

图2是本发明扫地车主刷箱体积泥清除装置处于未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扫地车主刷箱体积泥清除装置处于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垃圾箱;2、后壳体;3、前挡板;4、主刷;5、上导轨;6、下导轨;7、刮板;8、导向座;9、手柄;10、拉杆;11、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扫地车主刷箱体积泥清除装置,是用于快速清除主刷箱体的前挡板3上因粘附的灰尘和泥土而形成的积泥,避免积泥对旋转的主刷4产生障碍,以确保主刷4的正常旋转。主刷箱体主要是由后壳体2和与后壳体2固定连接的前挡板3构成,主刷箱体罩住主刷4,主刷4位于前挡板3与后壳体2之间,在扫地车的长度方向上,前挡板3位于扫地车的车头和主刷4之间,后壳体2位于主刷4与扫地车的车尾之间。在沿扫地车的行径方向上,前挡板3并位于主刷4的前方,后壳体2位于主刷4的后方。扫地车在扫地的过程中,通过主刷4的顺时针旋转将地面的垃圾抛进垃圾箱1中(前挡板3、垃圾箱1和后壳体2在主刷4外侧沿顺时针方向依次设置),垃圾箱1位于后壳体2的上方且位于主刷4的后方,主刷4的旋转中心线处于水平面内且与扫地车的行径方向相垂直。本发明的扫地车主刷箱体积泥清除装置包括可移动设置且用于清除主刷箱体的前挡板3上的积泥的刮板7、设置于前挡板3上且用于对刮板7起导向作用的导向机构和与刮板7连接且用于控制刮板7沿前挡板3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的刮泥控制机构,刮板7位于前挡板3与主刷4之间。

具体地说,如图1至图3所示,由于主刷4在工作时是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地面上的被主刷4扫起的垃圾会沿着前挡板3被向后抛甩至垃圾箱1中,而垃圾中带有的灰尘和泥土会粘在前挡板3上的面朝主刷4的侧面上而导致容易形成积泥,因此,对于顺时针旋转的主刷4,需及时清理前挡板3上形成的积泥;而且由于前挡板3与主刷4之间形成让垃圾通过的通道,若前挡板3上存有较多积泥,会导致通道尺寸变小,导致较大的垃圾不容易通过通道而进入垃圾箱1中,影响扫地车的扫地效果,及时清理前挡板3上形成的积泥,可以确保扫地车的扫地效果。前挡板3的长度方向与主刷4的轴向相平行,在刮泥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刮板7沿着前挡板3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可以将前挡板3上的积泥刮去。

如图1至图3所示,刮板7设置两个且两个刮板7的移动方向相反,在刮泥控制机构的控制下,两个刮板7作相向运动或相背离运动。刮板7和前挡板3均为圆弧形板且刮板7与前挡板3相贴合,刮板7和前挡板3为同轴设置,刮板7和前挡板3的轴线并与主刷4的轴线(也即主刷4的旋转中心线)相平行,刮板7的圆弧形侧面与前挡板3上的面朝主刷4的侧面相贴合。圆弧形的前挡板3可对被主刷4扫起的垃圾起到引导作用,垃圾沿着前挡板3向后抛甩至垃圾箱1中。设置两个刮板7,两个刮板7同时工作,可以提高积泥的清除效率。而且将刮板7设置成圆弧形,与前挡板3的形状相匹配,可以提高前挡板3上积泥的清除效果,确保积泥都能够被刮去。

如图1至图3所示,导向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前挡板3上的上导轨5和下导轨6,上导轨5位于下导轨6的上方,刮板7与上导轨5和下导轨6为滑动连接。上导轨5和下导轨6固定设置于前挡板3上的面朝主刷4的侧面上,上导轨5和下导轨6为长条形构件,上导轨5和下导轨6的长度方向与前挡板3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且与前挡板3的长度大致相等,上导轨5和下导轨6具有让刮板7嵌入的滑槽,刮板7的上端嵌入上导轨5上所设的滑槽中,刮板7的下端嵌入下导轨6上所设的滑槽中。在上导轨5和下导轨6的作用下,可以确保刮板7能够沿水平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

作为优选的,如图1至图3所示,上导轨5位于主刷4的正上方,下导轨6位于主刷4的前方且下导轨6固定设置于前挡板3的下端,下导轨6与主刷4之间形成让垃圾进入上方通道中的垃圾入口。因此将上导轨5和下导轨6设置成距离较远,一方面可以避免导致前挡板3与主刷4的外圆面之间形成的通道尺寸减小,避免突出的上导轨5和下导轨6对移动中的垃圾产生阻碍,而且上导轨5与主刷4的外圆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前挡板3与主刷4的外圆面之间形成的通道的尺寸,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刮板7的长度设置的较大,从而可以提高前挡板3上的刮泥面积。另外,刮板7的宽度尺寸较小,刮板7的宽度方向与上导轨5和下导轨6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如图1至图3所示,刮泥控制机构包括导向座8、可移动的设置于导向座8上的手柄9以及与手柄9和刮板7转动连接的拉杆10,手柄9的移动方向与刮板7的移动方向相垂直。导向座8为竖直设置于前挡板3上且位于主刷箱体的外部,导向座8具有让手柄9嵌入的导向槽11,该导向槽11为在导向座8上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手柄9的一端嵌入导向槽11中且在外力作用下可使手柄9沿着导向槽11进行上下移动。导向座8的下端是在前挡板3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与前挡板3固定连接,导向座8位于两个刮板7的中间位置处,拉杆10位于前挡板3的外部且拉杆10设置两个,两个拉杆10为对称设置且两个拉杆10之间具有小于180度的夹角,两个拉杆10的一端与手柄9转动连接,两个拉杆10的另一端分别与一个刮板7转动连接。在手柄9沿着导向槽11向上移动时,手柄9可通过两个拉杆10带动两个刮板7作相向运动,使得两个刮板7逐渐靠近;在手柄9沿着导向槽11向下移动时,手柄9可通过两个拉杆10带动两个刮板7作相背离运动,使得两个刮板7逐渐远离。如图2所示,两个刮板7在初始位置时,两个刮板7分别位于前挡板3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两个拉杆10之间的夹角处于最大值;如图3所示,在两个刮板7作相向运动且移动至终点位置时,两个刮板7位于前挡板3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且两个刮板7相接触,两个拉杆10之间的夹角处于最小值。

在使用上述结构的扫地车主刷箱体积泥清除装置清除前挡板3上的积泥时,推动手柄9在导向座8上沿着导向槽11上下移动,通过两个拉动带动两个刮板7沿着上导轨5和下导轨6做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将前挡板3上的积泥刮掉。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