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化载体微生物的污水处理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86840发布日期:2018-06-02 05:29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化载体微生物的污水处理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化载体微生物的污水处理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解决河湖富营养化以及黑臭河道的主要手段就是靠微生物制剂来净化分解,但是现有的微生物制剂状态主要为粉剂或液体,在河湖富营养、黑臭水体的治理过程中,投撒的微生物制剂极易随流水冲走,另外,投撒的微生物主要是集中作用在水体的上层部分,被污染的下层水体和底泥部分,投撒的微生物起到净化降作用,导致下层污水和底泥不能够被处理净化,整体处理效果差,不能有效地解决内源污染问题,另外微生物自身的繁殖能力普遍较差,需要不断地投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固化载体微生物的污水处理剂及制备方法,本处理剂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化学和生物稳定性强的优点,具有超强的吸附性,离子交换性,耐酸耐热性能,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固化载体微生物的污水处理剂,它包括复合铝硅酸盐和复合微生物,所述复合铝硅酸盐包括长石、云母、高岭土、沸石、火山岩中的两种或者多种,所述复合微生物包括硝化菌、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芽孢菌中的任意两种或多种。

一种固化载体微生物的污水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第一步,选取复合微生物菌种的原液,备用;第二步,选取复合铝硅酸盐,在400度高温烧制8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40度,过50-100目筛后,取筛上物备用;第三步,用第一步中的微生物菌种原液往第二步中的复合铝硅酸盐上喷浆2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备用;第四步,将第三步中的喷浆后铝硅酸盐矿石浸泡在第一步的微生物原液中,浸泡24小时后,备用。

本发明的一种固化载体微生物的污水处理剂及制备方法,本处理剂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化学和生物稳定性强的优点,具有超强的吸附性,离子交换性,耐酸耐热性能,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产品的好氧降解途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产品的厌氧降解途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

一种固化载体微生物的污水处理剂,它包括复合铝硅酸盐和复合微生物,复合微生物包括:硝化菌、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芽孢菌等,复合铝硅酸盐包括长石、云母、高岭土、沸石、火山岩中的两种或者多种。

上述处理剂的制备方法为:第一步,选取上述复合微生物菌原液,备用。第二步,选取铝硅酸盐矿物,矿物主要有:长石、云母、高岭土、沸石、火山岩中的两种或者多种,400度高温烧制8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40度,过50-100目筛并取筛上物备用;第三步,用第一步中的微生物原液往第二步中的复合铝硅酸盐矿石上喷浆2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备用;第四步,将第三步中的喷浆后铝硅酸盐矿石浸泡在第一步的微生物原液中,24小时后备用。

本产品的复合微生物提取包含目的环境中取样,富集培养或模拟特定环境进行选择性培养,分离目的菌群或单菌落,然后进行微生物的生态、生化指标分析,选出目的菌株做种属鉴定,最后进行目的菌群的配伍、优化和固化。通过载体技术以多孔性材料为培养基的微生物修复剂,兼具好氧,厌氧通用特征。载体微生物针对黑臭河道底泥,内源污染释放严重问题,可原地快速分解黑臭底泥中的多种污染物,减少底泥内源污染,实现生物清淤。同时,亦可避免因机械清淤对河道原生态产生影响,更可以节省环境治理成本。

本产品特征与优势:1、兼具好氧,厌氧通用特性:在溶解氧较低的情况下,无需曝气装置即可净化大范围的环境污染,而普通的微生物大都是好氧菌,使用范围较窄,须配置曝气装置才能发挥作用;2、效果好:可有效改善底泥底质,降低总磷,总氮,COD等指标,净化水质;3、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黑臭河道,湖泊,海滩,港湾及各类水产养殖场所;4、易操作:只需泼洒,载体颗粒尺寸可大可小,且具有一定比重,能够在流动的水体中沉淀而不易被冲走;5、效率高,泼洒后快速与底泥作用形成覆盖层,可有效抑制污染物的释放,净化持续时间比一般的微生物长;6、成本低:泼洒后不需要任何形式的管理,已疏浚清淤工程相比,不用担心废弃物处理,没有有害气体导致扰民现象。

本发明的产品去除污水中有机物的原理为: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根据环境可以分为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个过程:

1、好氧处理:在有氧条件下,有机物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分解,有机物浓度下降,微生物量增加。在这一过程中,有机物的降解、微生物的增殖、溶解O2的消耗这三个过程是同步进行的,也是控制好氧生物处理成功与否的三个关键过程。图1为有机物好氧降解的一般途径。

2、厌氧处理: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多种厌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和少量细胞物质的过程。厌氧生物处理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水解,发酵,产乙酸,产甲烷。这些无机物质主要是大量的生物气体即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和CO2。图2为有机物好氧降解的一般途径。

本发明的产品投撒到污水臭黑河中后,其中微生物不断以腐败细菌为食源不断消化分解有机质,增殖、释放,扩散进入底泥表层,“吃”掉黑臭污染物,作用一段时间后微生物扩散至底泥内部,更厚底泥变为土黄色,适宜沉水植被存活。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1:培养由硝化菌、光合菌、乳酸菌组成的复合菌液,选长石、云母、高岭土组成的复合铝硅酸盐,400度高温烧制8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40度,过50-100目筛并取筛上物,用微生物原液喷浆2小时后冷却至室温,最后浸泡在微生物原液中,24小时后将其投放至某污染河流,黑臭河道中。处理前,污水中COD为110,氨氮为20,总磷为3,投撒本产品10天后,污水中COD为35,氨氮为2,总磷0.5,处理效果很明显。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2:培养由乳酸菌、酵母菌、芽孢菌组成的复合菌液,选高岭土、沸石、石榴石组成的复合铝硅酸盐,400度高温烧制8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40度,过50-100目筛并取筛上物,用微生物原液喷浆2小时后冷却至室温,最后浸泡在微生物原液中,24小时后将其投放至某污染河流。处理前,污水中COD为78,氨氮12,总磷2.7,投撒本产品10天后,污水中COD为20,氨氮为1.6,总磷0.34,处理效果很明显。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3:培养由硝化菌、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芽孢菌组成的复合菌液,选长石、云母、高岭土、沸石、石榴石组成的复合铝硅酸盐,400度高温烧制8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40度,过50-100目筛并取筛上物,用微生物原液喷浆2小时后冷却至室温,最后浸泡在微生物原液中,24小时后将其投放至某污染河流。处理前,污水中COD为82,氨氮14,总磷3.2,投撒本产品10天后,污水中COD为16,氨氮0.4,总磷0.4,处理效果很明显。

本发明的目的包埋微生物载体及其制作方法,本处理剂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化学和生物稳定性强的优点,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