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洁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6930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清洁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清洁的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关于水污染的话题不断被提起,特别是地下水污染问题,浙江杭州、温州等地有农民或者企业家出资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以此来引起大家对水污染严重程度的关注,虽然各个环保局长都选择了沉默或者拒绝,但是民众环保意识的觉醒,对水污染的关切程度达到了空前。地表水污染显而易见,地下水的污染却是触目惊心。中国13亿人口中,有70%饮用地下水,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但是据介绍,全国90%的城市地下水已受到污染。而另一组数据亦表明,地下水正面临严峻挑战。2011年,北京、上海等9个省市对辖区内的857眼监测井进行过评价水质为i类、ii类的监测井占比2%,而iv类、v类的监测井多达76.8%。九个省市中,水质最好的当属海南省,以ii类为主,上海、北京次之,多为iii类,黑龙江及江苏则以iv类水占比最高,而吉林、辽宁、广东、宁夏四省区普遍只达到v类的水平。

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在使用完成后,表面容易积攒许多细菌或灰尘,长时间会导致水管堵塞,在清理过程中,由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庞大,清理十分不便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清洁的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洁的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在使用完成后,表面容易积攒许多细菌或灰尘,长时间会导致水管堵塞,在清理过程中,由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庞大,清理十分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洁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机体外壳,所述机体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机体外壳的另一侧上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机体外壳的另一侧下端设置有污泥排泄口,所述机体外壳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脚副脚,所述支撑脚副脚的一端设置有支撑脚接地轴,所述机体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内壁清理刷,所述内壁清理刷的一侧设置有清理刷弹簧,所述清理刷弹簧的一侧设置有清理刷主轴,所述清理刷主轴的上表面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下表面设置有活塞弹簧,所述活塞的上表面设置有活塞引线,所述水箱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清洁水入口,所述水箱的上表面另一端设置有引线保护管,所述水箱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外接杆。

优选的,所述支撑脚副脚的形状为“人”字形。

优选的,所述清理刷主轴的剖面形状为圆环形。

优选的,所述内壁清理刷的两侧均设置有圆形孔洞。

优选的,所述外接杆的一端设置有圆形孔洞,且孔洞内壁设置有螺纹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了安装在机体外壳内部的内壁清理刷便于清理污水处理系统内壁,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在使用完成后,因其本身原因所导致的清理不便的问题。

(2)通过设计了安装在支撑脚两侧的支撑脚副脚便于支撑污水处理系统,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支撑脚无法应对各种地形,使得污水处理系统不能很好的发挥其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支撑脚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口、2-机体外壳、3-支撑脚、4-支撑脚副脚、5-支撑脚接地轴、6-污泥排泄口、7-出水口、8-内壁清理刷、9-清洁水入口、10-水箱、11-活塞弹簧、12-清理刷主轴、13-活塞、14-清理刷弹簧、15-活塞引线、16-引线保护管、17-外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洁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机体外壳2,机体外壳2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1,机体外壳2的另一侧上端设置有出水口7,机体外壳2的另一侧下端设置有污泥排泄口6,机体外壳2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脚3,支撑脚3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脚副脚4,支撑脚副脚4的一端设置有支撑脚接地轴5,机体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内壁清理刷8,内壁清理刷8的一侧设置有清理刷弹簧14,清理刷弹簧14的一侧设置有清理刷主轴12,清理刷主轴12的上表面设置有水箱10,水箱10的内部设置有活塞13,活塞13的下表面设置有活塞弹簧11,活塞13的上表面设置有活塞引线15,水箱10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清洁水入口9,水箱10的上表面另一端设置有引线保护管16,水箱10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外接杆17。

为了便于支撑机体外壳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撑脚副脚4的形状为“人”字形。

为了便于输送水箱10内部的清水,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清理刷主轴12的剖面形状为圆环形。

为了便于与清理刷主轴12连接和排出清水,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内壁清理刷8的两侧均设置有圆形孔洞。

为了便于连接外接支撑拖动杆,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外接杆17的一端设置有圆形孔洞,且孔洞内壁设置有螺纹凹槽。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装置安装完成后,通过调节支撑脚副脚4与支撑脚3连接处的螺栓,来调节支撑脚副脚4的倾斜角度,使得机体外壳2不会倾斜,然后正常使用机器,当需要清理机体外壳2的内壁时,将外接的杆子与外接杆17连接,然后通过清洁水入口9向水箱10内部注入清水和清洁剂,待清水和清洁剂在水箱10的内部融合后,拉动活塞引线15使得活塞13打开,进而使得水箱10内部的水通过清理刷主轴12传送至内壁清理刷8,然后通过内壁清理刷8上的孔洞排至机体外壳2的内壁,这时只需要上下拖动与外接杆17相连的外接杆子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洁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机体外壳,所述机体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机体外壳的另一侧上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机体外壳的另一侧下端设置有污泥排泄口,所述机体外壳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脚副脚,所述支撑脚副脚的一端设置有支撑脚接地轴,所述机体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内壁清理刷,所述内壁清理刷的一侧设置有清理刷弹簧,所述清理刷弹簧的一侧设置有清理刷主轴,所述清理刷主轴的上表面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活塞;通过设计了安装在机体外壳内部的内壁清理刷便于清理污水处理系统内壁,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在使用完成后,因其本身原因所导致的清理不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勇;戴永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州市泰港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4
技术公布日:2018.0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