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湖泊河道生态修复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4554发布日期:2018-07-10 21:38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资源治理领域,具体是一种湖泊河道生态修复剂。



背景技术:

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一般地,水中总磷达到0.02mg/l,无机氮达到0.3mg/l的水体已处于富营养化。在自然条件下,随着河流夹带冲积物和水生生物残骸在湖底的不断沉降淤积,湖泊会从平营养湖过渡为富营养湖,进而演变为沼泽和陆地,这是一种极为缓慢的过程。但由于人类的活动,将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以及农田径流中的植物营养物质排入湖泊、水库、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后,水生生物特别是藻类将大量繁殖,使生物量的种群种类数量发生改变,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湖泊河道生态修复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湖泊河道生态修复剂,其原料按重量份的组分为:硝化细菌60-80份、斯氏杆菌20-30份、双歧杆菌20-30份、酵母菌16-20份、中性柠檬酸菌6-8份、枯草芽孢杆菌6-8份、放线菌6-8份、硫化细菌6-8份、嗜烃菌6-8份、蜡状芽孢杆菌6-8份、弯曲芽孢杆菌6-8份、类芽孢杆菌6-8份、桥石短芽孢杆菌6-8份、酿酒酵母6-8份、玉米粉6-8份、豆粕粉6-8份、氧化剂16-20份、絮凝剂10-12份、载体40-60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载体包括沉底载体和悬浮载体,沉底载体为膨润土和聚合氯化铝,悬浮载体为海泡石粉和稻壳,当沉底载体与上述原料混合后形成沉底修复剂,用于修复湖泊河道底部的生态环境,当悬浮载体与上述原料混合后形成悬浮修复剂,用于修复湖泊河道中水体的生态环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海泡石粉为150~200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氧化剂为过氧化钙或硝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氧化剂可以为过氧化钠,能够产生氧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絮凝剂为无机絮凝剂或有机絮凝剂,其中无机絮凝剂是选自硫酸亚铁、氯化亚铁、明矾、聚合氯化铝、碱式氯化铝、硫酸铝、氯化钙中的一种;有机絮凝剂是选自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聚苯乙烯磺酸盐、聚氧化乙烯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湖泊河道生态修复剂的制作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制备益生菌原液:将原料分别在ph7.0~7.5,温度33~37℃的环境系震荡培养12~16h,再混合,制备成益生菌原液;

(2)液态发酵培养:向在密闭式发酵反应器中加入发酵液,并加入玉米粉和豆粕粉并混合均匀,再将步骤(1)制备的益生菌原液进行接种发酵,发酵压力为0.1~0.25mpa,37℃发酵24h,制得发酵产物;

(3)喷雾干燥处理:上述步骤(2)所得的发酵产物喷雾到载体,干燥处理;

其中,步骤(1)所说的海水lb琼脂培养基和2116e培养基,均为《分子克隆实验指南》中培养基配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步骤(1)中益生菌原液的菌体浓度均为1×108cfu/ml。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步骤(3)中发酵产物喷雾干燥到吸附载体的方法为:发酵培养液与载体混合,干燥时间为12~24h,产物水份含量不高于5%。

本发明通过硝化细菌、斯氏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中性柠檬酸菌、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硫化细菌、嗜烃菌、蜡状芽孢杆菌、弯曲芽孢杆菌、类芽孢杆菌、桥石短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进行有机物分解,以及菌类相互抑制,构建水体中细菌生态链,同絮凝剂有效沉降水体中的固体颗粒物,并将部分菌类带入到河床,综合治理湖泊河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硝化细菌、斯氏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中性柠檬酸菌、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硫化细菌、嗜烃菌、蜡状芽孢杆菌、弯曲芽孢杆菌、类芽孢杆菌、桥石短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以对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分解吸收,切断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源,能够对水体富营养化进行快速的治理,同时配合不同的载体对水体和河床进行持续性的净化,从而保证治理周期的更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湖泊河道生态修复剂,其原料按重量份的组分为:硝化细菌60份、斯氏杆菌20份、双歧杆菌20份、酵母菌16份、中性柠檬酸菌6份、枯草芽孢杆菌6份、放线菌6份、硫化细菌6份、嗜烃菌6份、蜡状芽孢杆菌6份、弯曲芽孢杆菌6份、类芽孢杆菌6份、桥石短芽孢杆菌6份、酿酒酵母6份、玉米粉6份、豆粕粉6份、氧化剂16份、絮凝剂10份、载体40份。

载体包括沉底载体和悬浮载体,沉底载体为膨润土和聚合氯化铝,悬浮载体为海泡石粉和稻壳,当沉底载体与上述原料混合后形成沉底修复剂,用于修复湖泊河道底部的生态环境,当悬浮载体与上述原料混合后形成悬浮修复剂,用于修复湖泊河道中水体的生态环境。

所述海泡石粉为150目。

所述氧化剂为过氧化钙或硝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氧化剂可以为过氧化钠,能够产生氧气。

所述絮凝剂为无机絮凝剂或有机絮凝剂,其中无机絮凝剂是选自硫酸亚铁、氯化亚铁、明矾、聚合氯化铝、碱式氯化铝、硫酸铝、氯化钙中的一种;有机絮凝剂是选自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聚苯乙烯磺酸盐、聚氧化乙烯中的一种。

所述湖泊河道生态修复剂的制作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制备益生菌原液:将原料分别在ph7.0,温度33℃的环境震荡培养12h,再混合,制备成益生菌原液;

(2)液态发酵培养:向在密闭式发酵反应器中加入发酵液,并加入玉米粉和豆粕粉,再将步骤(1)制备的益生菌原液进行接种发酵,发酵压力为0.1mpa,37℃发酵24h,制得发酵产物;

(3)喷雾干燥处理:上述步骤(2)所得的发酵产物喷雾到载体,干燥处理;

其中,步骤(1)所说的海水lb琼脂培养基和2116e培养基,均为《分子克隆实验指南》中培养基配方。

步骤(1)中益生菌原液的菌体浓度均为1×108cfu/ml。

步骤(3)中发酵产物喷雾干燥到吸附载体的方法为:发酵培养液与载体混合,干燥时间为12h,产物水份含量不高于5%。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湖泊河道生态修复剂,其原料按重量份的组分为:硝化细菌70份、斯氏杆菌25份、双歧杆菌25份、酵母菌18份、中性柠檬酸菌7份、枯草芽孢杆菌7份、放线菌7份、硫化细菌7份、嗜烃菌7份、蜡状芽孢杆菌7份、弯曲芽孢杆菌7份、类芽孢杆菌7份、桥石短芽孢杆菌7份、酿酒酵母7份、玉米粉7份、豆粕粉7份、氧化剂18份、絮凝剂11份、载体50份。

载体包括沉底载体和悬浮载体,沉底载体为膨润土和聚合氯化铝,悬浮载体为海泡石粉和稻壳,当沉底载体与上述原料混合后形成沉底修复剂,用于修复湖泊河道底部的生态环境,当悬浮载体与上述原料混合后形成悬浮修复剂,用于修复湖泊河道中水体的生态环境。

所述海泡石粉为175目。

所述氧化剂为过氧化钙或硝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氧化剂可以为过氧化钠,能够产生氧气。

所述絮凝剂为无机絮凝剂或有机絮凝剂,其中无机絮凝剂是选自硫酸亚铁、氯化亚铁、明矾、聚合氯化铝、碱式氯化铝、硫酸铝、氯化钙中的一种;有机絮凝剂是选自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聚苯乙烯磺酸盐、聚氧化乙烯中的一种。

所述湖泊河道生态修复剂的制作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制备益生菌原液:将原料分别在ph7.2,温度35℃的环境下震荡培养14h,再混合,制备成益生菌原液;

(2)液态发酵培养:向在密闭式发酵反应器中加入发酵液,并加入玉米粉和豆粕粉,再将步骤(1)制备的益生菌原液进行接种发酵,发酵压力为0.8mpa,37℃发酵24h,制得发酵产物;

(3)喷雾干燥处理:上述步骤(2)所得的发酵产物喷雾到载体,干燥处理;

其中,步骤(1)所说的海水lb琼脂培养基和2116e培养基,均为《分子克隆实验指南》中培养基配方。

步骤(1)中益生菌原液的菌体浓度均为1×108cfu/ml。

步骤(3)中发酵产物喷雾干燥到吸附载体的方法为:发酵培养液与载体混合,干燥时间为18h,产物水份含量不高于5%。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湖泊河道生态修复剂,其原料按重量份的组分为:硝化细菌80份、斯氏杆菌30份、双歧杆菌30份、酵母菌20份、中性柠檬酸菌8份、枯草芽孢杆菌8份、放线菌8份、硫化细菌8份、嗜烃菌8份、蜡状芽孢杆菌8份、弯曲芽孢杆菌8份、类芽孢杆菌8份、桥石短芽孢杆菌8份、酿酒酵母8份、玉米粉8份、豆粕粉8份、氧化剂20份、絮凝剂12份、载体60份。

载体包括沉底载体和悬浮载体,沉底载体为膨润土和聚合氯化铝,悬浮载体为海泡石粉和稻壳,当沉底载体与上述原料混合后形成沉底修复剂,用于修复湖泊河道底部的生态环境,当悬浮载体与上述原料混合后形成悬浮修复剂,用于修复湖泊河道中水体的生态环境。

所述海泡石粉为200目。

所述氧化剂为过氧化钙或硝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氧化剂可以为过氧化钠,能够产生氧气。

所述絮凝剂为无机絮凝剂或有机絮凝剂,其中无机絮凝剂是选自硫酸亚铁、氯化亚铁、明矾、聚合氯化铝、碱式氯化铝、硫酸铝、氯化钙中的一种;有机絮凝剂是选自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聚苯乙烯磺酸盐、聚氧化乙烯中的一种。

所述湖泊河道生态修复剂的制作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制备益生菌原液:将原料分别在ph7.5,温度37℃的环境下震荡培养16h,再混合,制备成益生菌原液;

(2)液态发酵培养:向在密闭式发酵反应器中加入发酵液,并加入玉米粉和豆粕粉,再将步骤(1)制备的益生菌原液进行接种发酵,发酵压力为0.25mpa,37℃发酵24h,制得发酵产物;

(3)喷雾干燥处理:上述步骤(2)所得的发酵产物喷雾到载体,干燥处理;

其中,步骤(1)所说的海水lb琼脂培养基和2116e培养基,均为《分子克隆实验指南》中培养基配方。

步骤(1)中益生菌原液的菌体浓度均为1×108cfu/ml。

步骤(3)中发酵产物喷雾干燥到吸附载体的方法为:发酵培养液与载体混合,干燥时间为24h,产物水份含量不高于5%。

具体实验方法为,取水库水样,按照不同的添加量添加修复剂,然后对比水体中的有机物、p元素、n元素以及固体颗粒物的含量。

表1治理前后水质变化表:

由上述表格可知,随着施用量的增加,整体的有机物、p元素、n元素以及固体颗粒物的含量明显减小,施用量与治理呈正关系。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