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释型复合菌微胶囊净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4196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释型复合菌微胶囊净水剂及其制备方法,用于对水体进行净化。



背景技术:

聚磷菌(pao)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中一类特殊的细菌,在好氧状态下能超量地将污水中的磷吸入体内,使体内的含磷量超过一般细菌体内的含磷量的数倍,这类细菌被广泛地用于生物除磷。硝化细菌(nitrifyingbacteria)是一种好氧性细菌,包括亚硝酸菌和硝酸菌,硝化细菌对于自然界中氮的循环转换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将有机氨氮氧化成亚硝酸氮或硝酸氮,然后通过反硝化作用去除,这对水体中氮污染的去除起重要作用。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bacteria)是地球上出现最早、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的总称,是一类没有形成芽孢能力的革兰氏阴性菌,是以光作为能源、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氨等作为供氢体兼碳源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光合细菌施入水体后,它可降解水体中的有机物颗粒,还能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氨、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subtilis),是芽胞杆菌属的一种,单个细胞0.7~0.8×2~3微米,着色均匀,无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革兰氏阳性菌,芽孢0.6~0.9×1.0~1.5微米,椭圆到柱状,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芽孢形成后菌体不膨大;枯草芽孢杆菌具有很强的清理水中垃圾小颗粒的作用,对水产中的弧菌、大肠杆菌和杆状病毒等有害微生物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还能够改善有害蓝藻泛溢造成的水质浑浊问题。这四种微生物联合使用能够发挥出更大的净水效果。

当前,国内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利用生物净化水体的技术备受重视,特别是微生物净水菌剂。然而,传统的净水菌剂通常在投入水中很短的时间内就将微生物全部释放出来,短期内净水效果较好,但难以持续发挥净化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净水菌剂投入水中后作用时间短,难以持续发挥净化作用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释型复合菌微胶囊净水剂,包括微胶囊和复合菌的发酵液,所述复合菌为聚磷菌、硝化细菌、光合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所述微胶囊包括按浓缩发酵液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21‰~25‰的乙基纤维素、0.8‰~1.2‰的酪蛋白钠、0.9‰~1.3‰的吐温80、0.5‰~1.0‰的泊洛沙姆、0.2‰~0.5‰的明胶。

进一步的,上述微胶囊包括按浓缩发酵液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23‰~25‰的乙基纤维素、1.0‰~1.2‰的酪蛋白钠、1.1‰~1.3‰的吐温80、0.8‰~1.0‰的泊洛沙姆、0.4‰~0.5‰的明胶。

进一步的,上述微胶囊包括按浓缩发酵液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25‰的乙基纤维素、1.2‰的酪蛋白钠、1.3‰的吐温80、1.0‰的泊洛沙姆、0.5‰的明胶。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缓释型复合菌微胶囊净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发酵液中加入聚磷菌、硝化细菌、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发酵;

2)步骤1)发酵完成后过滤掉发酵液中的固体物,对发酵液进行低温浓缩;

3)在浓缩后的发酵液中,加入乙基纤维素、酪蛋白钠、吐温80、泊洛沙姆、明胶,搅拌溶解均匀后经乳化、喷雾干燥制成缓释型复合菌微胶囊净水剂。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1)中聚磷菌菌种与发酵液质量比为0.5~0.7‰,硝化细菌菌种与发酵液质量比为0.3~0.4‰,光合细菌菌种与发酵液质量比为0.1~0.2‰,枯草芽孢杆菌菌种与发酵液质量比为0.1~0.2‰。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2)中低温浓缩的温度为30~40℃。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2)中低温浓缩采用减压蒸馏,浓缩后的浓度为15~20%。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3)中乳化过程在高速剪切分散乳化机中进行。

本发明的微胶囊采用喷雾干燥的方式形成,乙基纤维素本身不溶于水,作为微胶囊壁材的主要成分,再加入少量亲水性壁材,在水中可实现微胶囊整体不崩解,囊壁上逐渐形成小孔缓慢释放囊内微生物的效果;酪蛋白钠和吐温80作为乳化剂,经剪切分散乳化后,可以使微胶囊壁材稳定包裹菌团,避免出现壁材大量聚集而没有包裹菌团的情况;泊洛沙姆亲水性强,也具有一定的乳化作用,在水中可以溶解并使微胶囊囊壁上逐渐形成小孔,囊内微生物通过小孔缓慢释放到水中;明胶可提高微胶囊囊壁的强度,减少破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缓释型复合菌微胶囊净水剂在水中能够缓慢释放出净水微生物,发挥持久净水作用,而且采用四种不同净化作用的菌种构成复合菌剂,多种菌种之间可相互协同作用,提高净化效率。

(2)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缓释型复合菌微胶囊净水剂采用高分子材料在复合菌表面形成一层微胶囊保护膜,可以将复合菌剂与外界环境隔离开,延长复合菌剂的储存时间,并提高了其细菌活性。

(3)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缓释型复合菌微胶囊净水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微胶囊技术将复合菌剂包裹,制备过程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缓释型复合菌微胶囊净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1000g发酵液中加入0.5g聚磷菌、0.3g硝化细菌、0.1g光合细菌、0.1g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发酵;

2)步骤1)发酵完成后,过滤掉发酵液中的固体物,并在30℃的温度下采用减压蒸馏的方式对发酵液进行低温浓缩,浓缩后的浓度为15%;

3)在浓缩后的发酵液中,加入与发酵液的重量比为21‰的乙基纤维素、与发酵液的重量比为0.8‰的酪蛋白钠、与发酵液重量比为0.9‰的吐温80、与发酵液的重量比为0.5‰的泊洛沙姆,与发酵液的重量比为0.2‰的明胶,使用高速剪切分撒乳化机进行乳化,最后喷雾干燥制成复合菌微胶囊净水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缓释型复合菌微胶囊净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1000g发酵液中加入0.6g聚磷菌、0.35g硝化细菌、0.12g光合细菌、0.15g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发酵;

2)步骤1)发酵完成后,过滤掉发酵液中的固体物,并在35℃的温度下采用减压蒸馏的方式对发酵液进行低温浓缩,浓缩后的浓度为17%;

3)在浓缩后的发酵液中,加入与发酵液的重量比为23‰的乙基纤维素、与发酵液的重量比为1.0‰的酪蛋白钠、与发酵液重量比为1.0‰的吐温80、与发酵液的重量比为0.6‰的泊洛沙姆,与发酵液的重量比为0.3‰的明胶,使用高速剪切分撒乳化机进行乳化,最后喷雾干燥制成复合菌微胶囊净水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缓释型复合菌微胶囊净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1000g发酵液中加入0.7g聚磷菌、0.4g硝化细菌、0.15g光合细菌、0.2g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发酵;

2)步骤1)发酵完成后,过滤掉发酵液中的固体物,并在40℃的温度下采用减压蒸馏的方式对发酵液进行低温浓缩,浓缩后的浓度为20%;

3)在浓缩后的发酵液中,加入与发酵液的重量比为25‰的乙基纤维素、与发酵液的重量比为1.2‰的酪蛋白钠、与发酵液重量比为1.3‰的吐温80、与发酵液的重量比为1.0‰的泊洛沙姆、与发酵液的重量比为0.5‰的明胶,使用高速剪切分撒乳化机进行乳化,最后喷雾干燥制成复合菌微胶囊净水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缓释型复合菌微胶囊净水剂,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成,其在水中能够缓慢释放出净水微生物,发挥持久净水作用,而且采用四种不同净化作用的菌种构成复合菌剂,多种菌种之间可相互协同作用,提高净化效率。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