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加热的浆水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2111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搅拌加热的浆水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污水处理设施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搅拌加热的浆水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行业生产中,通常在混凝土搅拌站集中搅拌混凝土,然后根据建筑工地需求将不同牌号的混凝土通过砼罐车运输到现场,每次砼罐车内会剩余或残留一部分混凝土,返回后将砼罐车内的混凝土排出并用水清洗干净砼罐车内部以便下次使用。排出后的混凝土经过砂石分离机将砂子和石子分开以回收利用。

授权公告号为CN20236954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砂石浆水分离回收系统,包括洗车场,洗车场的前方设有排水漏槽,排水漏槽的右侧设有砂石分离机,砂石分离机的后方设有砂堆置场,砂堆置场的右侧设有石碓置场,石碓置场的右侧设有沉淀池。该实用新型专利能够将废弃的混凝土进行砂子和石子分离回收利用,降低生产成本,但是存在以下不足,分离的浆水进入到沉淀池沉淀,当冬季气温较低达到冰点时沉淀池内的浆水结冰,无法起到沉淀效果,使得实际生产中沉淀池在冬季闲置,浆水外排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加热的降水回收系统,使得外部环境温度达到冰点甚至更低时仍能够利用集浆池回收并利用浆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搅拌加热的浆水回收系统,包括堆料区、砂石分离机和集浆池,所述砂石分离机的浆水出口与所述集浆池的浆水入口连通;所述集浆池上搭设有用于对所述集浆池内浆水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支撑在所述集浆池上方的驱动组件、由驱动组件驱动的搅拌轴、位于搅拌轴上的搅拌叶、位于所述搅拌轴内部的水管,所述水管与所述搅拌轴相对转动设置;所述集浆池边缘设有抽浆装置,所述抽浆装置包括水泵、一端深入到集浆池内且另一端与水泵的进口连接的抽浆管、与水泵的出口连接的排浆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堆料区处用水将砼罐车上的残留混凝土冲入到砂石分离机,混凝土被砂石分离机分离,分离后的砂子和石子可以作为新的混凝土原料再利用。分离后的浆水流入集浆池内,搅拌装置对浆水进行搅拌,减少浆水中水泥颗粒的沉积,降低清理次数。此外,搅拌轴内的水管可以通入热水,从而经过热传导将热量传递至集浆池内的浆水中,边搅拌边对浆水进行加热,其加热效果更加均匀。抽浆装置将浆水抽排到搅拌室内重新利用,避免浆水外排污染环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固定于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并固定于搅拌轴端部的从动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能够从侧面驱动搅拌轴转动,避免与水管产生干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搅拌轴内部的水管,所述水管与所述搅拌轴相对转动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轴内的水管可以通入热水,从而经过热传导将热量传递至集浆池内的浆水中,对浆水进行加热,其加热效果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管位于搅拌轴顶部的位置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搅拌轴之间通过轴承二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搅拌轴转动时使得水管不会随着搅拌轴转动,避免水管发生缠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管在搅拌轴内呈U型设置,一端进水一端出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水管内的热水能够流动,从而保持热量的持续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浆池上方设有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将浆水与外部环境相对隔离,减少集浆池内的浆水热量散失速率,具有保温效果;同时还能防止外部异物进入集浆池内,保持浆水相对干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浆池上方架设有支撑所述驱动组件的维修道,所述维修道的两端固定在所述集浆池两侧的地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固定牢靠,当驱动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时,维修人员可以通过维修道到达驱动组件位置进行维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维修道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设有护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维修人员走在维修道上可以手扶护栏保持身体平衡,避免掉入下方的集浆池内,提高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维修道的中央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方通过支柱固定有支撑台,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支撑台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台将驱动组件支起进一步远离浆水,防止搅拌过程中浆水溅射到驱动组件,对驱动组件有保护作用;当驱动组件的零件发生故障可方便的从支撑台上拆下更换,维护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浆池上方覆盖有位于所述维修道两侧并排设置的若干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将浆水与外部环境隔开,减少浆水的热量散失速率,具有保温作用,降低浆水结冰的可能性;此外,盖板还可以防止外部的异物掉落到集浆池内,保持浆水的相对干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由两块保温板通过合页连接,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所述维修道固定连接和另一端支撑在所述集浆池周围的地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可以打开或关闭,方便定期进入集浆池内进行清淤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浆池的底部及侧壁设有防渗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止浆水向集浆池周围的土壤渗透,避免对土壤及地下水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对集浆池内的浆水进行加热保温,使浆水在外部环境处于冰点甚至以下时仍保持液态,以便利用;2.集浆池的防渗结构避免浆水向地下渗透,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绿色环保;3.残余的混凝土在分离后各成分重新收集利用,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集浆池去掉盖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显示搅拌装置内部结构做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显示实施例的集浆池底部结构的A部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中显示搅拌装置与支撑台之间的安装结构的局部爆炸图;

图6为图3中显示水管在搅拌轴内部分布的B部放大图。

图中:1、堆料区;11、洗车场;111、挡墙;12、砂堆置场;13、石碓置场;14、隔墙;2、砂石分离机;21、泄水槽;22、砂出口;23、石出口;24、浆出管;241、进浆口;3、集浆池;31、混凝土层;32、加热层;321、固定件一;3211、卡条;3212、存放槽一;322、固定件二;3221、卡槽;3222、存放槽二;323、采暖管;3231、进水口一;3232、出水口一;324;反射膜;33、保温层;34、防水层;35、土层;4、搅拌装置;41、电机;411、螺杆;42、主动齿轮;43、从动齿轮;44、搅拌轴;441、轴承一;45、搅拌叶;46、水管;461、进水口二;462、出水口二;463、固定块;464、轴承二;5、抽浆装置;51、抽浆管;52、水泵;53、排浆管;6、盖板;61、合页;7、维修道;71、护栏;72、支撑台;721、支柱;73、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搅拌加热的浆水回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修建在地面上的堆料区1,在堆料区1里侧设置有砂石分离机2,在砂石分离机2的末端位置地面下方建有集浆池3,集浆池3的中央设有搅拌装置4,集浆池3的边缘设有抽浆装置5,集浆池3的上方搭设盖板6和维修道7,砂石分离机2排出的浆水进入到集浆池3内,搅拌装置4对浆水进行搅拌防止沉淀,抽浆装置5将浆水抽出并输送到其他位置进行再利用。

参考图1,堆料区1采用钢筋混凝土在地面上浇筑成型,具有较高的强度,减少砼罐车从其上经过造成的地面下沉程度。沿堆料区1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隔墙14,隔墙14为混凝土浇筑,隔墙14将堆料区1分隔为若干区间,其中两个分别为砂堆置场12和石碓置场13,其余的为洗车场11,以便砼罐车停在洗车场11处对残余的混凝土进行清洗。洗车场11靠近砂石分离机2一侧设有挡墙111,避免砼罐车倒车时撞到砂石分离机2从而起到防护作用。

砂石分离机2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砂石分离机2可以为同辉环保TH-GTX型砂石分离机,砂石分离机2包括泄水槽21、远离泄水槽21的一端依次设置的砂出口22、石出口23、浆出管24,泄水槽21与砂石分离机2焊接固定,提高泄水槽21与砂石分离机2的连接强度,避免泄水槽21在混凝土冲击下与砂石分离机2脱开;浆出管24与砂石分离机2螺纹连接,以便拆卸浆出管24。

泄水槽21一端设有冲水泵,泄水槽21自冲水泵一端向砂石分离机2一端高度逐渐降低,有利于冲水泵将倒入在泄水槽21内的废弃混凝土冲入砂石分离机2内。砂出口22位于砂堆置场12上方,石出口23位于石碓置场13位于上方,混凝土经过砂石分离机2分离后,砂子从砂出口22排出后落到砂堆置场12,石子从石出口23排出口落到石碓置场13,分离后的砂子和石子可以作为新的混凝土原料再利用,节约生产成本。

参考图2和图3,浆出管24的末端与集浆池3连通,浆出管24在集浆池3内设有进浆口241,以便分离后的浆水流入集浆池3内。集浆池3为顶面敞口的长方体地坑,结合图4,集浆池3的底面结构包括从表面向内部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层31、防水层34、加热层32、保温层33、土层35,混凝土层31由C30混凝土和钢筋制成,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防渗水性,减少浆水向地下渗透的能力,避免浆水渗透到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防水层34为防水布,也可以是其他防水材料如塑料布或防渗土工膜,如油毡,以进一步防止浆水向地下渗透污染地下水,同时能够对下方的加热层32进行保护。保温层33采用XPS挤塑板,内部呈蜂窝状结构,具有高抗压、吸水率低、防潮、导热系数低等优点,减少加热层32的热量向下传递,提高热量的有效利用率。

加热层32包括铺设在保温层33上的反射膜324、位于反射膜324上方通过交错卡固方式连接成板的若干固定件一321和固定件二322、位于固定件一321和固定件二322之间的采暖管323。反射膜324为真空镀铝聚酯反射膜,以防止热量从地下散失,从而有效的提高热量反射和辐射能力,使得热量集中向上传递,提高热量的有效利用。

固定件一321呈长条形,采用不锈钢制作,具有较高的强度,以提供良好的支撑性能,在其两侧沿长度方向分别设有两平行的卡条3211,两卡条3211之间设有弧形的存放槽一3212。固定件二322呈长条形,采用不锈钢制作,具有较高的强度,以提供良好的支撑性能,在其两侧沿长度方向分别设有两平行的卡槽3221,两卡槽3221之间设有弧形的存放槽二3222。卡槽3221与卡条3211相配合,使得固定件一321和固定件二322卡固,存放槽一3212和存放槽二3222拼接形成圆形孔。采暖管323为PVC软管,采暖管323存放在圆形孔中,采暖管323上设有进水口一3231和出水口一3231,进水口一3231与外部的热水源连接,采暖管323中通入循环热水,以对集浆池3加热。集浆池3的四周侧壁结构与底部相比减少了加热层32。

参考图2和图5,维修道7两端架设固定在浆水池3两侧的地面上,维修道7采用工字钢与不锈钢板焊接而成,具有较高的强度,以便人经过维修道7对搅拌装置4进行维护。维修道7的两侧设有护栏71,便于人手扶护栏71保持身体平稳,提高安全性。维修道7的中央设有开口73,开口73上方通过支柱721固定有支撑台72,支柱721与维修道7焊接固定。支撑台72的面积大于开口73面积,避免上方的异物掉入集浆池3内。

搅拌装置4包括通过螺杆411固定在支撑台72上的电机41、固定在电机41输出轴端部的主动齿轮42、与主动齿轮42啮合的从动齿轮43、与从动齿轮43固定连接并穿设于支撑台72设置的搅拌轴44、位于搅拌轴44上的搅拌叶45、位于搅拌轴44内部的水管46。搅拌轴44的内部中空,水管46深入到搅拌轴44内部。搅拌轴44与支撑台72通过轴承一441转动连接,从动齿轮43套设固定在搅拌轴44上。

搅拌轴44深入到集浆池3的底部,以便能够充分搅动集浆池3内的浆水。搅拌叶45为两个且呈双螺旋设置,使得集浆池3内的浆水上下翻滚,充分搅拌,降低浆水中水泥颗粒沉淀的可能性,相比于单螺旋,搅拌效率更高。搅拌叶45与搅拌轴44的接触位置通过焊接固定。

结合图3和图6,水管46为不锈钢管,具有较好的导热性。水管46在搅拌轴44内弯折,以增加散热面积。水管46上设有进水口二461和出水口二462,进水口二461连接外部的热水源,以便对搅拌轴44加热,然后水从出水口二462流出,使得水管46中持续通入热水。由于搅拌叶45与搅拌轴44连接,搅拌叶45也被加热,使得搅拌叶45在搅动浆水的过程中同时加热浆水,减少浆水在低温时结冰的可能。水管46位于从动齿轮43位置设有固定块463,固定块463与搅拌轴44之间通过轴承二464转动连接,以便搅拌轴44转动过程中保持水管46固定不动。

参考图1和图2,盖板6为若干块且并排设置在维修道7两侧,同一块盖板6由两块保温板通过合页61连接,保温板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加上其他的原辅料与聚含物,通过加热混合同时注入催化剂,然后挤塑压出成型而制造的硬质泡沫塑料板,降低浆水的散热速率,减小浆水结冰的可能性。盖板6的一端与维修道7固定连接和另一端搭设在集浆池3边缘,以便可以掀开盖板6对集浆池3定期进行清淤。

在集浆池3边缘的一块盖板6上设有过孔。抽浆装置5包括水泵52、一端穿设于过孔深入到集浆池3内且另一端与水泵52的进口连接的抽浆管51、与水泵52的出口连接的排浆管53,排浆管53的另一端通过输送管道连接搅拌室,以便浆水在水泵52的作用下被抽到搅拌室内,用作混凝土的原料。

该搅拌加热的浆水回收系统的使用方式如下:

砼罐车停在洗车场11处,用水将残留混凝土冲入到泄水槽21,混凝土被砂石分离机2分离,砂子从砂出口22排出后落到砂堆置场12,石子从石出口23排出口落到石碓置场13,分离后的砂子和石子可以作为新的混凝土原料再利用。分离后的浆水流入集浆池3内,集浆池3底部的加热层32对浆水加热,避免浆水结冰。搅拌装置4对浆水进行搅拌,减少浆水中水泥颗粒的沉积,降低清理次数。搅拌轴44内的水管46进一步对浆水进行加热,减少浆水结冰的可能。抽浆装置5将浆水抽排到搅拌室内重新利用,避免浆水外排污染环境。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