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用水分质供水或中水分质回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3466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水及中水回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饮用水分质供水或中水分质回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生活饮用水水系统,由于管道老化腐蚀、渗漏,或者中间水池等环节会对水质造成污染,用水端的二次净化势在必行。另外,中水回用因用水性质不同,对水的净化要求也不一样。现阶段还无法做到高质量供水及完全更换管网系统,所以,对原水的分质供水是一种经济合理的二次供水方式。

现有供水使用要求及技术一般对应三种水质:低端的如冲厕、冲洗地面、绿化用水;中端的去除固体颗粒物及悬浮物,胶体、细菌等的微滤出水——如清洗、生活用水;高端的如可直饮及回用到生产的RO反渗透出水。现有分质供水工艺,一方面会产生需要单独排放的过滤冲洗水及反渗透浓离子水, 这二部分单独排放的水往往作为废水直接排放,是一种水资源的浪费,而且定期冲洗不但清洗效果有限,也给使用者带来操作麻烦。另一方面,无废水排放分质供水系统又比较复杂,增加了使用难度和成本,一部分采用电控的工艺存在故障隐患。因此,有需要对现有的分质供水工艺及方式进行有效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饮用水分质供水或中水分质回用系统,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浪费冲洗水,浓水,且使用复杂,有后期维护等缺陷。

对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饮用水分质供水或中水分质回用系统,其包括低级用水点管路、中级用水点管路和高级用水点管路,所述饮用水分质供水或中水分质回用系统包括射流器、微滤单元和RO(Reverse Osmosis,反渗透)膜单元,所述微滤单元包括入水口、微滤出水口和冲洗水出口,所述射流器的入口与原水水源连接,所述射流器的出口与微滤单元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冲洗水出口与低级用水点管路连接,所述微滤出水口与中级用水点管路连接;所述微滤出水口还与RO膜单元的入水口连接,所述RO膜单元的纯水出水口与高级用水点管路连接;所述RO膜单元的浓水出水口通过单向阀与射流器的入口连接。其中,所述微滤单元为采用微滤膜进行水处理的单元。所述RO膜单元为采用RO膜进行水的反渗透处理的单元。其中的低级用水点可指冲厕、冲洗地面、绿化用水;中级用水点为去除了固体颗粒物及悬浮物,胶体、细菌等的微滤出水,用于清洗、生活用水;高级用水点可直饮及回用到生产的RO膜反渗透出水。

采用此技术方案,将原水经过分级处理后分别供给低级用水点管路、中级用水点管路和高级用水点管路,从而实现了将原水合理地分配应用到各级用水点,无废水产生,使原水真正实现“物尽其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RO膜单元的出水口设有背压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其包括第一压力贮液罐,所述RO膜单元的浓水出水口通过背压阀与第一压力贮液罐连接,所述第一压力贮液罐的出水端与单向阀连接至射流器的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包括第二压力贮液罐,所述RO膜单元的纯水出水口与第二压力贮液罐连接,所述第二压力贮液罐与高级用水点管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压力贮液罐的背压小于第二压力贮液罐的背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滤单元的冲洗水出口通过单向阀与低级用水点管路连接;尤其是在低水压环境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RO膜单元的入水口设有加压水泵;尤其是在低水压环境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饮用水分质供水或中水分质回用系统,根据用水性质不同而分别提供相应水质,使用可靠的机械控制,简单、节能、可靠,将原水合理地分配应用到各级用水点,无废水产生,使原水真正实现“物尽其用”,且便于实施。与现有在用工艺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装置不仅不产生和外排废水,可以运行中自动利用水流清洗过滤单元,延长使用时间,无需人工操作,而且不需要额外的用电设备,简单,节能,可靠且便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饮用水分质供水或中水分质回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饮用水分质供水或中水分质回用系统,其包括低级用水点10管路、中级用水点20管路和高级用水点30管路,所述饮用水分质供水或中水分质回用系统包括射流器1、微滤单元2和RO膜处理单元3,所述微滤单元2包括入水口21、微滤出水口22和冲洗水出口23,所述射流器1的入口与原水水源连接,所述射流器1的出口与微滤单元2的入水口21连接,所述冲洗水出口23与低级用水点10管路连接,所述微滤出水口22与中级用水点20管路连接;所述微滤出水口22还与RO膜处理单元3的入水口连接,所述RO膜处理单元3的出水口与高级用水点30管路连接;所述RO膜处理单元3的浓水出水口通过单向阀4与射流器1的支入口连接。

所述RO膜处理单元3的入水口21设有加压水泵5。所述RO膜处理单元3的出水口设有背压阀6。所述饮用水分质供水或中水分质回用系统包括第一压力贮液罐7和第二压力贮液罐8,所述RO膜处理单元3的浓水出水口通过背压阀6与第一压力贮液罐7连接,所述第一压力贮液罐7的出水端与单向阀4连接至射流器1的支入口;所述RO膜处理单元3的纯水出水口通过第二压力贮液罐8与高级用水点30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压力贮液罐7的背压低于第二压力贮液罐8的背压。所述微滤单元2的冲洗水出口23通过单向阀4与低级用水点10管路连接。

原水接入系统装置,首先通过射流器1,射流器1的出口连接至微滤单元2的入水口21,微滤单元2的冲洗水出口23安装一个单向阀4后,接至低级用水点10管路,微滤单元2的出水接中级用水点20管路。RO膜处理单元3的原水取自微滤单元2的出水,其出水接第二压力贮液罐8后接高级用水点30。富含离子的浓水首先接一个背压阀6,然后接入第一压力贮液罐7,然后接一个单向阀4,然后接入射流器1支入口。

当任一点用水时,原水经射流器1流入,由于射流器1的作用,支管压力下降,第一压力贮液罐7内水被吸入。当中级用水时,原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及悬浮物,胶体、细菌等被微滤膜的中空纤维膜层截留,保障用水水质;当低级用水时,水流错流通过微滤单元的微滤膜的中空纤维管,纤维膜管内压力比膜外的管道压力低,截留的固体颗粒物及胶体等会因压力差脱离膜表面,被冲洗带走,恢复膜层的过滤通量,所以无须定期冲洗。当高级用水时,水泵5运行,当RO膜处理单元3过滤阻力升高至背压阀6设定值时,背压阀6打开,浓水排至第一压力贮液罐7中,此时,因第二压力贮液罐8中保有压力,会使纯水反方向冲洗RO膜处理单元3,使RO膜处理单元3通量恢复。其产生的浓离子水在任一环节用水时,通过射流器1进入原水,在中级用水点20、低级用水点10中稀释利用。清洗过程在使用中自动完成,不需要人工操作。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