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油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3460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油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油水分离装置,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业及餐饮生活中,经常会产生许多含有油水混合物的废液。这些废液如果处理不当直接排入下水道,会给城市地下污水处理增加负担,也会造成资源浪费,甚至会危害人类健康。

相比之下,如果能将这些废液合理利用,进行油水分离,将很好地起到废物利用的效果。例如,谭辉铁(CN201020299Y)利用输送带机械装置,通过滚筒带式进行油水分离;方亚明(CN2848323Y)在机箱里固定设有电机和磁性转轮将油带出实现油水分离。

目前市场上许多油水分离器都如上述专利内容通过电机运转实现油水分离,如果能发明一种无动力油水分离器,而且能快速高效地实现油水分离,将会使分离装置得到更好地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油水分离装置,用于油水废液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油水缓冲区、油水分离区及油水疏导区;油水缓冲区为四棱柱结构,中心设有隔板将缓冲区分成两部分,左侧上方为入口,下方为缓冲板,左、右两侧通过隔板中部的通孔连接,右侧下方为导液口,在导液口上方的板上设有连通孔;所述导液口与下部的油水分离区相通,油水分离区左侧设有分离槽板,分离槽板将油水分离区分隔成蓄水腔和蓄油腔;油水缓冲区外侧为圆筒形的油水疏导区;油水疏导区内设有挡板将疏导区分成导油区和导水区,油水疏导区与油水分离区之间通过疏导板隔开。

上述装置中,所述的油水缓冲区的隔板上的通孔距离缓冲板为12~25mm。

上述装置中,所述的油水分离区的缓冲板距离底板为1.6~2.6mm。

上述装置中,所述导油区和导水区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导油口和导水口,导油口的圆心与导水口的圆心高度相等,导油口及导水口下端距离疏导板0~6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速油水分离装置,有益效果如下:

(1)利用重力与气压实现无动力油水分离,降低能源损耗。

(2)设置油水缓冲区,使油水混合物在油水分离区能更快处于静置状态,快速实现油水分离。

(3)在油水缓冲区与油水分离区中有连通孔,使得富集在缓冲区的废液能流入分离区,提高废液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等轴测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5为油水缓冲区的立体图

图中1为油水缓冲区,2为缓冲板,3为导液口,4为连通孔,5为油水分离区,6为分离槽板,7为蓄水腔,8为蓄油腔,9为油水疏导区,10为疏导板,11为导油口,12为导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快速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油水缓冲区1、油水分离区5及油水疏导区9;油水缓冲区1为四棱柱结构,中心设有隔板将缓冲区分成两部分,左侧上方为入口,下方为缓冲板2,左、右两侧通过隔板中部的通孔连接,右侧下方为导液口3,在导液口3上方的板上设有连通孔4;所述导液口3与下部的油水分离区5相通,油水分离区5左侧设有分离槽板6,分离槽板6将油水分离区5分隔成蓄水腔7和蓄油腔8;油水缓冲区1外侧为圆筒形的油水疏导区9;油水疏导区9内设有挡板将疏导区分成导油区和导水区,油水疏导区9与油水分离区5之间通过疏导板10隔开。

所述导油区和导水区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导油口11和导水口12,导油口11的圆心与导水口12的圆心高度相等。

下面通过具体的操作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况: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油水分离器,所述油水缓冲区(1)包括缓冲板(2)、导液口(3)及连通孔(4),所述油水分离区(5)包括分离槽板(6)、蓄水腔(7)及蓄油腔(8),所述油水疏导区(9)包括疏导板(10)、导油口(11)及导水口(12)。隔板的通孔设在缓冲板上方25mm,竖直油水分离板距离底板距离2.6mm,导油口及导水口下端距离导液板0mm。当使用上述油水分离装置,将油水混合废液完全倒入装置后,48s左右即可从导油口放出油,经检测,油纯度达到90%。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油水分离器,所述油水缓冲区(1)包括缓冲板(2)、导液口(3)及连通孔(4),所述油水分离区(5)包括分离槽板(6)、蓄水腔(7)及蓄油腔(8),所述油水疏导区(9)包括疏导板(10)、导油口(11)及导水口(12)。隔板的通孔设在缓冲板上方18mm,竖直油水分离板距离底板距离2.1mm,导油口及导水口下端距离导液板3mm。当使用上述油水分离装置,将油水混合废液完全倒入装置后,37s左右即可从导油口放出油,经检测,油纯度达到92%。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油水分离器,所述油水缓冲区(1)包括缓冲板(2)、导液口(3)及连通孔(4),所述油水分离区(5)包括分离槽板(6)、蓄水腔(7)及蓄油腔(8),所述油水疏导区(9)包括疏导板(10)、导油口(11)及导水口(12)。隔板的通孔设在缓冲板上方12mm,竖直油水分离板距离底板距离1.6mm,导油口及导水口下端距离导液板6mm。当使用上述油水分离装置,将油水混合废液完全倒入装置后,30s左右即可从导油口放出油,经检测,油纯度达到9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